商业动态

明确补偿机制,这家 A 股公司拟主动退市

在宣布拟主动撤回公司股票上市后,*ST 亚星最新公告。

8 月 4 日,*ST 亚星公告称,为充分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公司本次终止上市事项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拟由控股股东潍柴 (扬州) 投资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潍柴扬州」) 向在现金选择权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其他 A 股股东提供现金选择权,且现金选择权的行权价格拟在本次停牌前 30 个交易日的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的算术平均值与停牌前最后 1 个交易日收盘价的基础上给予一定溢价。

此前,公司在 8 月 2 日晚间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基于当前市场环境及公司情况,提议主动撤回公司股票上市。

拟向其他股东提供现金选择权

8 月 2 日晚间,*ST 亚星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潍柴扬州的函件,基于当前市场环境及公司情况,提议公司以股东大会决议方式主动撤回公司股票在上交所的上市交易。

在当晚公告后,就有多位投资者发出 「主动退市后,股东怎么补偿」 的疑问。

今日,*ST 亚星进一步公告称,为充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公司本次终止上市方案拟对全体中小股东设置股东保护机制。公司本次终止上市事项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拟由潍柴扬州向除潍柴扬州外的其他在现金选择权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 A 股股东提供现金选择权 (限售或存在权利限制的股份等情形除外)。

*ST 亚星表示,公司筹划本次终止上市停牌前 30 个交易日的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的算术平均值为 5.75 元/股,停牌前最后 1 个交易日收盘价为 5.84 元/股,结合市场案例情况,现金选择权的行权价格拟在 5.84 元/股基础上给予一定溢价,具体价格以提交复牌申请时的相关公告为准。

同时,*ST 亚星表示,截至目前,公司直接控股股东潍柴扬州已履行完毕内部决策程序并推动上级股东相关国资监管审批程序。本次终止上市事项尚需提交公司独立董事专门会议、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 (除须经出席股东大会的全体股东所持有效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外,还须经出席会议的中小股东所持有效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并取得相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批准。

根据此前的公告,公司股票将自 2024 年 8 月 5 日 (星期一) 开市起停牌,预计于股票停牌时间不超过 5 个交易日后披露相关公告并复牌。

公司近年来业绩承压

*ST 亚星是潍柴集团旗下主要从事客车类业务的上市公司,目前拥有 「亚星」「扬子」 两个品牌 20 多个系列百余个品种,产品覆盖大、中、轻型,高、中、普档客车。公司实控人为山东省国资委。

公司近几年来业绩持续承压。2020 年,公司营收下降 31.68% 至 18.50 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 1.58 亿元;2021 年,公司营收再降 48.64% 至 9.50 亿元,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2022 年公司营收增长 55.48% 至 14.77 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亏损 1.96 亿元;2023 年公司营收又下降 18.11% 至 12.10 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 3.37 亿元。

公司此前发布的半年报预告称,上半年预计净利润约-2700.0 万元至-1800.0 万元。公司表示,受益于前期海外市场的开拓,2024 年公司出口业务增幅较大,上半年销售收入预计为 10 亿元至 13 亿元,同比增幅为 161%—239%。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使得公司经营业绩趋好,2024 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700 万元至-1800 万元,亏损金额较去年同期有所降低。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是由于公司诉讼、发往海外的一批货物至今未送达客户,公司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预估了相关损失。

金杜研究院指出,主动退市,或可为公司提供更多空间、时间等不同维度,逆境求生、转换机制,通过重组、改革等举措实现新的发展机遇,焕发新的动能和活力,退一步或翼展新生、海阔天空。

A 股主动退市案例仍较少

今年 1 月,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司长郭瑞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证监会关注到市场上 「A 股退市率不高」 的观点。退市改革的核心是坚持 「应退尽退」,在退得下的同时还要退得稳,也并不是退得越多越好。

郭瑞明进一步表示,以美国为代表的境外市场退市以私有化、被其他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为主,是自愿退市为主,有些市场自愿退市占总退市比例超过 90%,真正强制退市的比例也不高。这些公司退市是自身公司战略考量,主动作出的市场化选择。A 股强制退市的公司不少,但重组退市、主动退市案例大幅度少于境外市场。

对于下一步监管动作,郭瑞明明确提出,证监会将按照改革要求,持续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继续畅通多元化退出渠道,支持通过吸收合并等方式有效整合资源,推动完善破产重整制度。

近年来,A 股主动申请退市的案例在增加,但对比强制退市公司而言,占比仍然较低。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除了*ST 亚星外,截至目前,A 股上市公司中,主动提出申请退市的还有*ST 二重、*ST 航通、*ST 上普和经纬纺机等,其中,*ST 二重、*ST 航通、*ST 上普均因经营困难等问题,选择主动退市,经纬纺机则是在财务上没有触发任何退市条件情况下,公司主动申请退市,为 A 股首例。

除了上述公司大股东主动申请退市外,上市公司间吸收合并、要约收购退市等也是主动退市方式。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9 年以来,已有小天鹅 A、营口港、葛洲坝、首商股份、ST 平能、中航机电等因吸收合并退出了 A 股市场。

东方证券指出,主动退市给了公司上市之后的 「第二次选择」,特别是对于小市值公司来说,再融资难度的增加,以及二级市场投资交易活跃度的下降,都使得主动退市成为大股东可以考虑的选择之一。

东方证券预计,主动退市将是 A 股的必经之路,注册制的推行使得上市身份不再稀缺,主动退市或成为市场实现良性投融资循环的必经之路。

推荐阅读

购房办房贷,竟然收到 5 克金条!上海已叫停,「房贷返点」 有什么风险?

admin

美银:金价将涨至 4000 美元,「大而美」 法案是关键

admin

50 亿利好,白酒巨头分红 「双响炮」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