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2 日 19 时 10 分 43 秒
股市风云

年内第三家评级机构受处罚,监管持续加强

财联社 8 月 28 日讯 (编辑 杨斌)在评级行业新规发布三年之际,监管对评级机构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明显加大,今年已有三家头部机构收到处罚。

今日,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 「联合资信」) 因同一对象使用两套评级标准,违反一致性原则,收到了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自律处分。

交易商协会的自律处分信息指出,联合资信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同时运行 3C 评级和发行人委托评级,对同一对象的评级使用两套不同的评级标准,违反了评级一致性原则。根据银行间债券市场相关自律规定,经自律处分会议审议,交易商协会对联合资信予以严重警告,责令其针对本次事件暴露出的评级一致性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整改。

2022 年 8 月,五部门联合发布的 《关于促进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 正式实施,推出 「取消强制评级要求」、「定期披露评级质量检验结果」、「强化市场监督和约束」 等重要举措,颠覆了评级行业原先的商业模式,倒逼评级机构提升评级质量。

在取消强制评级后,为提升评级质量、做好投资者服务,联合资信等行业头部机构近年在评级业务上做了不少创新。

据财联社从业内了解,全球人民币评级体系技术 (简称 3C 评级技术体系) 是由联合见智发起、与联合资信开展技术合作,双方共同研发的、覆盖中国债券市场全行业发行人的、高区分度的信用评级。

3C 评级体系突破了传统的 「经营风险+财务风险」 的二维分析框架,新增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分析,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企业信用水平。3C 评级样本涵盖了工商、公用和金融板块 36 个行业 5500 多家企业,基本覆盖全市场全行业公开数据可得的样本。从评级结果分布来看,级别中枢相当于 A-级,整体区分度高,能够为债券市场的参与者提供更好的信用风险服务。

尽管收到了处罚,有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表示,3C 评级体系升级了现行的评级框架,有一定价值,但违反评级一致性原则确实是不被允许的。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上周发布的 2025 年二季度信用评级机构业务运行及合规情况通报,从业务集中度看,排名前三评级机构的业务量占比分别为 30.66%、26.29% 及 12.20%(未具体透露排名前三机构的名字)。而一季度的通报显示,排名前三的机构是中诚信国际、联合资信与中证鹏元,业务量占比分别为 33.92%、20.9%、13.02%。

据财联社了解,联合资信研发 3C 评级技术体系起因是基于当初中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区分不高等现象。恰逢 2021 年 8 月五部委 《关于促进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 出台,要求评级机构 「2022 年底前建立并使用能够实现合理区分度的评级方法体系」。根据这一通知的精神,联合资信加快了新评级技术体系的研发。

业内人士认为,3C 评级技术研发和建设过程中仍沿用了原来的常规组织模式,利用联合资信的现有人员力量来推进 3C 评级体系的研发和建设工作,进而与委托评级业务之间产生了一致性问题。

今年,监管对评级机构的处罚力度明显提升,已至少有 3 家头部机构受到监管处罚。其中,有 2 家是收到交易商协会的自律处分。

就在 8 月初,交易商协会已发布对中证鹏元的自律处分,且违规行为较多,包括:一是向潜在受评对象发送级别提升建议方案。二是在评级协议签订前,评级分析人员与市场营销人员共同与企业接触,未按要求进行有效隔离。三是在评级协议签订前,评级分析人员实质开展评级作业。四是在某企业相关核心资产尚未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前出具评级等级,评级依据充分性、可靠性不足。

根据银行间债券市场相关自律规定,经自律处分会议审议,交易商协会对中证鹏元予以警告;责令其针对本次事件中暴露出的市场营销、评级作业等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整改;对相关责任人员予以通报批评。

推荐阅读

A 股指数集体低开:沪指跌 0.91%,AI 医疗、有色金属等板块跌幅居前

admin

困扰全球金融市场的问题!华尔街热议:美元究竟还能涨多少?

admin

A 股指数集体低开:沪指跌 0.14%,乳业奶粉、华为海思等板块跌幅居前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