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动态

深圳硬科技双雄,互攻腹地

文 | 品牌工厂 BrandsFactory

大疆与影石,都是中国硬科技出海的标杆企业,它们的总部距离甚至不到 10 公里,坐深圳地铁 5 号线,从留仙洞到宝华,全程只要短短 30 分钟。

如今,这两家巨头正贴身肉搏,直刺对方的核心腹地。

7 月 31 日,大疆推出其首款全景相机 Osmo 360;而就在几天前,影石高调宣布进军无人机市场,并计划于 8 月发布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

战火一开始就走向了白热化。影石是全景相机霸主,大疆是无人机王者,双方在核心品类都占据全球约 70% 的市场份额,这些领地是绝对的 「命脉」,不容有失。

而大疆 Osmo 360 直接对标影石 4 月才发布的旗舰 Insta 360 X5,定价却低至 2999 元。影石不得不应战,在大疆发布前 2 小时就宣布该型号降价 500 元。如此迅速且大幅度的旗舰降价,是此前从未有过的。

事实上,过去两年间,大疆一直对影石很警惕,不断发起价格战围剿。如影石云台产品卖 900 元,大疆便将同类产品从九百多降至七百多;影石运动相机定价 450 美金,大疆对标款随即降至 300 美金。

不过,此前的竞争都在彼此核心领域之外,烈度相对可控。但现在,双方已亮明底牌,剑指彼此根基。这场 「战争」 的惨烈程度,或许会远超外界预期。

从暗战到明争

影石与大疆或许终有一战,它们之间擦出火花要比想象中更早。

在宣布进军无人机后,影石创始人刘靖康坦言,其实在 5 年前就已经做出这个决策,也想过这一动作会刺激大疆以全景相机 「抄家」。但即便以此为代价,影石也选择启航,足见其决心。

专利布局印证了这点,自 2020 年起,影石便持续申请 「无人机」、「全景无人机」 相关专利。而据品牌工厂了解,其无人机项目在三四年前就已悄然启动。

这显然触动了行业霸主的神经。坊间有传言称,当影石尚在研发无人机技术与打磨原型机时,大疆误判其即将量产,旋即决定发起强力反击。而大疆自身的全景相机项目,正是在 2022 年正式启动。

如果说此前还属暗中较劲,那么到 2023 年,双方首次在运动相机领域开始了局部冲突。

大疆入局运动相机其实更早。2019 年,当行业龙头 GoPro 因产品昂贵、体验不佳而陷入困境时,大疆敏锐捕捉到机会,推出首款运动摄像机 Osmo Action,凭借三轴平衡系统和创新前置屏设计,迅速撕开市场一角。

反观影石,其主要精力在于全景相机,直到 2023 年才正式推出广角运动相机 Ace 系列,切入当时最主流的运动相机赛道,并且直接对标大疆的 Osmo Action。

这也是影石有意避免过早与大疆直接竞争的选择。刘靖康曾表示:「长远看,激烈的竞争不可避免,但我的初衷是这件事越晚到来越好。」 

此后,双方在运动相机领域正面交锋。或许得益于对影像市场的独特理解,影石后发先至,反超大疆。 影石招股书显示,全球运动相机市场格局中,GoPro 依然是第一,影石已跃居第二,而大疆则位居第三。

虽然运动相机并非双方核心命脉,竞争烈度尚在可控范围,但影石的崛起无疑为大疆敲响了警钟。 有大疆员工表示,创始人汪滔对影石高度警惕,去年就曾极度焦虑,如果影石上市反攻,无人机也同时成功,对大疆而言将是一个横空出世的敌人。「严防死守」 已成内部共识。

汪滔的担忧绝非杞人忧天。今年 6 月 11 日,历经四年长跑,影石成功登陆科创板,开盘股价暴涨近 3 倍,市值一举突破 700 亿元。上市募集的巨额资金,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影石体量上的短板,为其提供了充足的 「弹药」。

如今,影石一口气推出两个无人机品牌,自有品牌和第三方共同孵化的新品牌。而从其专利截图来看,显然是与大疆进行对标的,如 Insta360 无人机,其外观设计就与大疆的 Avata 2 颇为接近。

显然,大疆不会坐看影石攻入自己腹地,据消息人士爆料,除全景相机之外,大疆已秘密孵化全景无人机项目,工程样机打磨完成,正处于软件系统调试阶段,预计年底就将正式发布。

据了解,大疆的全景无人机方案,是将新发布的 Osmo 360 全景相机与现有无人机 (极可能基于 Mini 系列改造) 深度融合,打造一体式产品。

此举一旦成功,意味着大疆将完成智能影像市场的全品类拼图——覆盖航拍无人机、运动相机、手持相机、全景相机及全景无人机,一个围绕影像创作的完整生态闭环呼之欲出。

但更关键的是,这标志着大疆与影石的缠斗,已从局部市场的摩擦,升级为了一场席卷核心领域的全面战争。

都有难念的经

有趣的是,在这场日渐升级的对抗中,从先手来看,似乎是影石更显主动地选择直接竞争,而大疆则像被迫回击。

然而,影石看似激进的姿态,背后也蕴含着深刻的无奈。 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是:影像设备市场的天花板,太低了。

影石在招股书中揭示,2023 年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仅 50.3 亿元,目前市场容量较小,即便是整个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也仅为 364.7 亿元。

目前,影石在全景相机领域已然触顶。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其 2024 年市占率已高达 81.7%。然而,即便如此称霸细分市场,影石 2024 年总营收也只有 55.7 亿元,净利润还不到 10 亿元。

增长焦虑,尤其是净利润下滑的阴影,正笼罩着影石。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净利润同比增速从 2023 年的 103.7% 断崖式跌至-2.5%,净利率也从 22.8% 大幅缩水至 13.0%。

影石此前也做出了风险提示,「若未来行业市场容量增长受限,且公司未能拓展丰富产品线和应用场景,业务增长将受到限制。」

从产品来看,全景相机 (贡献 58.2% 营收) 与运动相机 (29.1%) 两大支柱品类,合计占影石总营收近九成。而拓展的 AI 手机云台、视频会议摄像头等品类尚未成气候,前景不明。对影石而言,杀入无人机等全新领域,已是刻不容缓。

另一边,稳坐无人机霸主地位的大疆,同样难言轻松,其核心市场也已触及天花板。 

综合 Frost & Sullivan、Gartner 等机构数据,2023 年全球无人机市场增长率仅 5% 左右,消费级无人机销售额更是连续三年下滑,To C 市场饱和态势明显。

其实早在 2016 年,汪滔就表示,当公司年营收到达 200 亿元时,可能就会触达天花板。不过后来随着短视频的爆发,为无人机与影像赛道打开了新的增长通道。

但如今类似机遇显然难以再现,大疆也因此放缓了产品的迭代节奏,以致于近年来,用户对其产品的质疑声渐起,被吐槽 「学苹果一样挤牙膏」,戏称为 「牙膏厂」。

这背后,或许映射出每个高技术品牌都无法回避的长期命题:当完成第一阶段核心技术的闭环,硬件层面的 「颠覆式创新」 空间急剧收窄。技术演进的边际价值递减,让企业必须选择 「留力」 与 「控节奏」,以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维持利润。

因此,当无人机与运动相机两大引擎增长乏力,为自身寻找新的增长极,便成为大疆无法回避的战略抉择。

近日发布的大疆 ROMO 扫地机器人,同样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即便扫地机器人赛道已成红海,但其拥有庞大市场规模,哪怕占据一小部分份额,也能带来可观的业绩增长。

「大疆只要下场的领域,不管他东西好不好,都要吃掉 10-20% 的份额,因为品牌在这里」,有业内人士对品牌工厂说道。

商业上有 「后发优势」 的说法,大疆如今的风格就是如此。不急于在行业初期入局,等到市场格局稳定、技术迭代趋缓、用户需求明朗,再凭借强大的品牌、技术和资源储备精准切入,攫取可观份额。 对巨头而言,这无疑是风险可控、回报可期的稳健打法。

争夺航拍市场

大疆与影石真正的终极 「战场」,或许既非全景相机,也非传统无人机,而在于一个新兴品类——全景无人机。这本质上是一场对 「未来航拍体验」 定义权的争夺。

近几年来,传统航拍的边际吸引力正逐渐下滑,不复过往 「另一种视角」 的张力。城市鸟瞰、人物环绕、海边延时等经典航拍镜头被过度使用,观众对此早已产生 「审美疲劳」,投入产出比急剧下降。

这意味着,传统 「看风景」 的俯拍镜头不够了,用户渴望更有趣的画面、更新奇的玩法、更独特的视角。

全景无人机正是破局之道,其全景画面捕捉能力和智能化剪辑功能,契合了 「轻松创作差异化内容」 的新需求。

近期一位国外旅行视频博主使用大疆无人机搭配影石全景相机,捕捉了冰岛瀑布的 360 度鸟瞰视频,一周内获得 50 万次观看,便是用户需求的生动印证。

此前刘靖康也直言,进军全景无人机的重要原因,是有大量的客户需求未被满足,有机会可以创造市场增量。而这个需求显然就是重构航拍体验。

事实上,影石对 「全景航拍」 早已有过尝试。2022 年,其就推出了一款外挂全景相机 「瞳 Sphere」,虽然因兼容性局限 (仅适配特定大疆机型) 和操作复杂、使用门槛太高等原因,最终被淘汰,却也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后来指明了战略方向。

如今即将推出的影翎 Antigravity 全景无人机,正是这一产品的延续和升级。它定位为全球首款面向日常用户的 360 度全景无人机,主打 8K 拍摄和 「隐形无人机」 效果 (飞行器在画面中自动消失),要 「重新定义」 飞行体验。

Antigravity 全景无人机的核心在于延续影石标志性的 「先拍摄,后取景」 理念:完整记录 360 度场景,用户后期再自由选择角度构图。这彻底解放了传统航拍时对构图的苛求,配合 AI 剪辑工具,大幅降低了航拍内容的创作门槛。

正如 Antigravity 所言:「当其他公司还在规格上竞争时,我们却颠覆了传统,重新构想了无人机的功能。最终,我们打造出一款能够激发真实情感,让每个人都能体验自由、创造和探索的无人机。」

而在这个新战场中,大疆与影石某种程度上也是站在了相对平等的起跑线上。大疆的壁垒在于顶尖的飞控、避障与导航等无人机技术;影石的核心优势则是影像算法与画面拼接等全景相机技术。而全景无人机的成功,关键在于两种技术的深度融合与适配,谁胜谁负,尚未可知。

可以说,大疆与影石的全景无人机之战,争夺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 「航拍硬件市场」,而是 「谁能定义下一代航拍内容方式」 的终极较量。

推荐阅读

--sz300748

admin

洗一次头上千元,网红洗头店 JolieJolie 突然批量闭店,有人前三天刚刚充值

admin

亚太市场,剧烈波动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