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动态

非洲虽然穷,但租个好店面可不便宜

非洲大城市就像云南的某些高山,「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这里的大城市是种集所有等级文明于一体的怪物。

非洲大城市整体是贫穷的,但这里也有豪华商场,冰激凌 18 人民币一支,两百平高级公寓月租 4500 美元。在大片贫民窟的包围下,这些豪华商场和豪华公寓,就像肥皂泡泡里的玩具小城堡,这个小泡泡就是金钱罩。金钱是贫富两个世界的结界,无影无形,却真实存在,不可逾越。

在非洲大城市里,极富与极贫常常比邻而居。

比如在我工作的 mall 里,店面月租是 40 美元每平,在国内新一线城市租个店,也到不了这价格吧?mall 的隔壁,是没有开发的空地,看门的黑人在那里搭了一些铁棚子住着,一毛租金不花,还能挣工资。当地妇女在那里用漆黑的平底深锅煮玉米和香蕉卖,为了多煮几个,锅里堆得冒了尖,用香蕉树叶子做锅盖,烧起火来浓烟滚滚。我经常看见几个小孩,衣衫褴褛,蹦蹦跳跳。

我做这么多铺垫是要告诉你,非洲虽然穷,但租个好店面,可不便宜。

我们在维多利亚 mall 租了个新门面,开第二家 Uhome 电器店,面积大概二百五六十平。那个 mall 是乌干达旧都恩德培唯一的商业综合体,人流不错,但月租一次付三个月的,加上保证金,上来先干了十几万人民币进去。

这儿的租金很疯狂。

那么,租便宜的不行吗?

那得火眼金睛,一般人干不了这个活儿。

开零售店第一要素是位置,位置选错,一切白费。

位置有多么重要呢?就是差一步都不行。相隔两百米,别人家门庭若市,你这儿门可罗雀。

就是这么奇妙,我在乌干达最繁华的 lugogo 商业区看了好久,这里有两个 mall,一个是 lugogomall,一个是 forestmall,像兄弟俩组成的连片开发商区。

其中哥哥 mall 集合了家乐福、Chinatown 和当地一家最有名的餐馆,所以人流很大。但旁边的弟弟 mall 极其可怜,最好的人流被哥哥吃掉了,弟弟 mall 一楼最好的位置也只好给一些家电批发小店、小饭店,二三楼更是跟鬼城一样,一片败相。

两边租金差一倍,但弟弟 mall 里的位置租不出去,哥哥 mall 里找不到位置租。逼得哥哥 mall 在自己背面开发商铺,物业经理拉我去看,我看了脑袋差点摇掉,这儿开店要能挣钱,起码十年以后。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非洲的商业形态还处在初级阶段。在国内,大商场一楼一般是金银珠宝化妆品,但是在非洲,一楼大部分是餐馆。所有的 mall 无一例外,如果有 KFC,那它一定占据门口的最佳位置,当地的知名餐馆依次排列,然后一楼最大的好位置是家乐福,二楼三楼是些衣服店、化妆品店,顶楼是影院。

我感觉在乌干达,未来几年,这个商业形态也难以改变。家乐福和 Chinatown 这种商场包罗万象,跟他们经营同类产品的小店没有竞争力。在 mall 里,除了衣服店和餐馆,只有一些专业小店,比如药店、化妆品、眼镜店、理发店能活着,而且一律贵得你怀疑人生。

吃穿第一,其他先靠边边。

所有店都往最好的 mall 里钻,所以租金堪比北上广,导致这里的商业综合体一直在膨胀,不光租金贵,服务也差。

本地的物业管理员普遍有一种英式傲慢,同时又有中国古代士的风范。简单说,就是我的工作不可能出错,出了错你不能骂我,士可杀不可辱。

我曾经对物业经理大喊大叫过一次。得不偿失。

不得不说,他们的管理确实很完善。租个 260 平米的店,签两份 50 页的合同,把所有坑全部挖好,这套制度完善到让管理者认为,绝对不可能犯错。即便犯了错,也有一万七千种方法推卸责任。

在这套规则下,你根本干不过他。

有一次管理员发邮件:你店里卖一些小百货,违反合同,立即撤下,否则采取法律手段。然后盖章发函,弄得跟真事似的。

我看了匪夷所思,你管我卖啥。我查了查合同,真有这条规定。我惊呆了。

我找到管理员,嬉皮笑脸,跟他套近乎,问他原因。

「是不是家乐福投诉我?」

「没有。」

「那你发这玩意干啥?」

「sir,这是我的工作职责。」

「那原因是啥?是你们 mall 为了防止同类商家竞争吗?」

「有这个考虑。」

「你得了吧。咱们 arenmall 里,一共不到 30 家店,有 6 家餐馆、8 家衣服店,你不怕他们恶性竞争吗?」

他嘿嘿笑。

「谁写的这个邮件和函?」

「我。」

我拖起他的手,走走走!咱俩去吃个饭。

这种事呢。也不着急。我也有一些智慧,就是拖,拖着拖着,不了了之。请他吃个饭,吃完饭,塞点。一般就没事。

开第二个店更有意思。他们交房晚了,我去跟他们干了一仗,总经理承诺我延期一个月,7 月 1 日交房。

7 月 2 日,我跟总经理发消息,「还没交啊,哥」。

总经理回消息,「玻璃门延迟了,马上交」。

然后接下来一周,他下面的物业经理就开始发邮件找我要各种图纸,有些图纸要得莫名其妙,电路图,门牌设计、店内 3D 布局图。我一个小店,要个毛的 3D 设计图,这玩意都在脑子里。

对方又发邮件,总之就是要。晚交了房是你们的责任。

哦。在这儿等着我呢。

到了交房的日子,我要求派双方工程师测量面积。对方一看,唷,中国冤大头学聪明了啊。

一量,别说,人家还真挺讲规矩,只算实用面积,店内柱子都量了刨出去不算。量完,差十平米。

那修改合同吧。

对方说,没问题,签个补充协议。

两天以后,收到消息,对方告诉我们,需要重新测量,这回要算上外墙面积。

他们早晚学会公摊这一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刘行非洲,作者:刘有财

推荐阅读

拼多多学会了马科长的精髓

admin

四部门重磅!新一轮家电以旧换新实施细则发布

admin

存款利率全线跳水:5 年期大额存单 「超速」 俯冲,中长期限倒挂严重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