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动态

「泄密王」 王腾被辞退,小米要反思什么?

昨日 (9 月 8 日) 深夜,小米一份内部通报邮件引发行业震动:中国区市场部员工王腾因 「泄露公司机密信息」 和 「存在利益冲突」 等严重违规违纪行为被辞退。

 

随后王腾本人在微博回应:「很惭愧跟大家说声抱歉,过去犯了一些错误,接受该有的代价。」

 

据社交媒体上流出的通报原件显示:小米依据 《小米集团员工违规违纪行为处理办法》 和 《小米集团诚信廉洁守则》 等制度规定,决定给予王腾辞退的处分,且强调公司对违规违纪行为坚持 「零容忍、全覆盖、无禁区」 态度。

 

虽然王腾在今天 (9 月 9 日) 早些时候称 「没有窃取公司机密出售,没有收人钱财」,但内部通报中 「严重违规违纪」 的表述说明王腾此次泄密大概率不是普通泄密事件,而关乎到公司的切身利益。

 

回顾王腾在小米的职业生涯,其从一名产品经理做起,一路升迁至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Redmi 品牌总经理,足见其业务能力过硬。但身居如此高位却也出现 「严重违规违纪」,折射出小米在公司治理层面难以回避的短板。

 

有 「前科」 的 「太子」:习惯性泄密?

 

作为小米的核心高管之一,王腾履历横跨产品、市场、区域管理,而后全面负责 Redmi 品牌,甚至因雷军对其十分器重,一度被市场认为是小米 「太子」。

 

据公开信息显示,王腾 2016 年加入小米,先后担任产品总监、河南分公司负责人等职位。2024 年王腾升迁速度进一步加快:2 月出任 Redmi 品牌总经理,5 月兼任小米中国区市场部副总经理,分管电商与零售市场;直至 2024 年 12 月,他正式晋升为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同时仍兼任 Redmi 品牌总经理。

 

至此,王腾已成为小米中高层管理团队中的核心人物,距离公司最高管理层仅一步之遥。

 

但回顾其历史言论,会发现 「泄密」 情形并非第一次发生。早在 2022 年,他就曾因泄露新品信息引发内部震动,并收到过正式处分。

 

2022 年 2 月 17 日,当网友在微博评论区问出 「腾哥,标准版什么时候发布呢?」 时,王腾一句随性的 「下个月」 ,直接将 Redmi K50 标准版 3 月发布的机密公之于众。彼时他担任小米河南省分公司总经理,却在拥有百万粉丝的社交账号上将未公开的产品发布时间轻易公之于众。

 

小米内部对此反应迅速,最终认定该行为构成 「二级泄密」 ,并开出一系列罚单:给予警告处分、取消年度晋升、扣除个人绩效奖金 5000 元,同时扣除季度考核分 10 分。

 

但王腾的反应却显得有些玩世不恭,其在微博转发相关消息并调侃:「这公司保密咋做的,人人皆知了是吗?」

 

图源:微博

 

据媒体报道,王腾曾多次在小米公司宣传视频中被点名 「泄密」,2024 年 8 月的一场直播中,雷军就曾提到:「除了我们滕总 (王腾) 动不动泄密被罚款以外,我的口碑还是可以的。」 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也以幽默的口吻建议王腾 「自我检讨」,粉丝们则调侃王腾是 「爆料大王」。

 

如此一来,泄密与违规更像是 「网红高管」 的个性标签。在市场的认知里,王腾虽然经常 「泄密」,但并未收到过较严重的责罚,某种程度上说明这是一种玩梗或营销手段,以炒作新品发布、提升销量。但事实却是,这次王腾被辞退说明其确实存在僭越红线的行为。

 

从 「泄密罚款」 的玩梗,到 「利益冲突辞退」 的行业震动,公司管理层态度快速转变背后折射出 「无伤大雅」 的泄密调侃可以部分包容,但面对触及商业伦理的严重违规,公司制度刚性则不可动摇,这是小米公司治理做得好的部分。

 

但值得小米公司检讨的是,在早年王腾因泄露新品信息而引发关注时,公司并未严格追责,而是由雷军、王化以半开玩笑的方式公开回应,事件被 「人情化」 地化解。

在当时的小米文化氛围中,或许能够被解读为 「扁平化管理」「创业氛围」 的体现。可从治理角度看,却可能埋下隐患:当制度红线被模糊化,团队成员很容易形成 「边界是可以商量的」 的心理预期。

 

这也正是此次事件的警示意义所在:制度与执行必须统一。小米虽然在制度文件中一再强调 「零容忍」,但在早期的治理实践中却出现了 「人情化处理」,导致治理体系缺乏刚性。这种 「宽容—模糊—纵容」 的累积效应,最终可能成为此次治理事故的导火索。

 

披露透明度与制度建设需重视

 

此次事件中的一个疑点是小米并未披露违规违纪的细节。

一般而言,高管的利益冲突往往出现在几个领域:与供应链合作方的交易;与竞争对手的潜在接触;利用内部信息进行个人收益行为。

 

但根据王腾最新表态,其并不存在利益输送情节,留给市场的遐想空间较大。商道咨询合伙人郎华对虎嗅表示:「对上市公司而言,涉及如此重要高管的人事变动需要给出更透明合理的说明。更清晰的表达是对品牌一种积极的保护,同时也能规避后续的舆论风险。

 

翻阅小米在 2024 年年底发布的 ESG 报告可以发现,其在 「利益冲突管理」 一项上做了如下表述:小米集团要求员工及商业伙伴尽力避免个人利益与集团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制定了 《小米集团利益冲突管理制度》,并将利益冲突融入廉洁教育培训。

图源:小米 2024 年 ESG 报告

 

此外,小米集团每年 4 月到 6 月还会组织利益冲突专项报备, 报备类别包括礼品礼金、招待娱乐、持有其他公 司股权等权益、与小米集团发生关联交易、外部雇佣关系和员工亲属在小米集团任职等情况。2024 年,集团未发生利益冲突负面事件。

 

显然,王腾的案件应该是发生在 2025 年。「从 ESG 报告中的表述来看,小米的政策落实是好的,」 郎华指出:「但后续应该就王腾事件的管理决定及细节做披露,究竟是违反了哪项规定?惩处措施是如何执行安排的?明确对外披露能够避免舆论进一步发酵。」

 

如前文所述,早年对王腾失言 「泄密」 的惩罚显得有些不痛不痒,且后续王腾继续 「泄密」 并酿成更大危机,其中 「人情化处理」 的事实反映出小米在公司制度层面存在缺陷。针对此,郎华进一步指出:「企业对外发言理应需要分清界限,什么层级的人应该对外说什么信息?尤其是在营销规范上能否做到统一口径,都反映出企业内部的治理水平。」 谁能对王腾在社交媒体上的发言进行管理?目前是没有答案的。

 

另一方面,郎华认为企业对于高风险岗位上的员工需要强化培训,尤其是场景化的预演,比如在什么情况下算利益冲突等,从制度到培训再到场景化预演,尽量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这一事件再次提出一个企业面临的长期困境:在 「扁平化管理」 与 「制度刚性」 之间,企业应如何平衡?

王腾的 「网红化」 个性曾帮助小米赢得品牌热度,但最终却因越界行为触发制度雷区。这表明在规模化企业中,个性化表达无法凌驾于制度之上,创业文化也不能替代纪律约束。而好的制度建设,永远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Redmi 短期内或面临冲击

 

自加入小米以来,王腾主导的 Redmi K40 系列曾凭借性价比 「血洗」 中端市场,推动 Redmi 品牌累计出货量超 10 亿台,覆盖全球超 100 个国家和地区。他既是品牌的 「功勋人物」,也是小米内部 「快速晋升逻辑」 的受益者。

 

但在王腾遭遇辞退后,其对小米的短期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作为 Redmi 品牌总经理,他不仅直接参与产品规划、营销策略,还掌握大量敏感的财务与供应链信息。他的突然离职可能会使 Redmi 业务面临 「战略真空」,例如原定于下半年发布的 K90、Redmi Turbo 5 等机型,其营销节奏可能不得不重新调整。

 

「一方面,小米可能要思考如何做好后续的安排,对于掌握大量核心信息的高管肯定要做一些约束,否则会面临品牌资产流失的风险,」 郎华补充道:「另外,对于业务部门而言也面临着新领导管理风格变化、用人制度调整的转变。」

 

郎华进一步指出,无论对于王腾还是小米而言都是 「双输」 的,王腾失去了美好的前程,而小米也不得不面临新领导上台带来的一些摩擦。

 

总结来看,对于小米来说这既是一次治理危机,更是一场制度建设的考验。只有当制度真正成为最高约束、文化能够兼容纪律时,小米才能在全球市场中建立起更牢固的信任壁垒。

2025「可持续品牌典范」 榜单评选火热申报中,我们希望找到并彰显那些真正将 ESG 理念融入血脉的公司,创造出 「市场可感、价值可见」 的商业典范。点击下方图片,立即申报:

文章标题:「泄密王」 王腾被辞退,小米要反思什么?

文章链接:

阅读原文:「泄密王」 王腾被辞退,小米要反思什么?_虎嗅网

推荐阅读

证监会首次明确将科创板 ETF 纳入基金投顾范围,引发行业热议

admin

一汽奔腾引战落地、增资超 85 亿 央企汽车集团进入混改 「深水期」

admin

吴京,咋又火了?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