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 9 月 12 日讯 (记者 闫军)和以往创新产品新发不同,二批 14 只科创债 ETF 发行氛围 「稍冷」。
9 月 12 日,二批科创债 ETF 集体开售,14 家基金公司同台竞技,没有铺天盖地的海报,没有到点的销售量报数,甚至多家基金公司在自家官方社交平台都没有宣传,直至发行结束,各家也心照不宣,没有结募战报。
二批 14 只科创债 ETF 在 8 月 20 日上报,9 月 8 日获批,9 月 9 日公告定档 12 日发行。根据发行公告,14 只产品发行上限均是 30 亿元,来自行业消息显示,各家计划均不超过 30 亿元,避免启动比例配售。
财联社记者获悉,在发行前乃至产品上报时,已有不少基金公司提前敲定资金。各家在下午开始控股规模,多家接近 30 亿元,以此计算,14 只产品依然有望吸金约 400 亿元。
根据基金公司安排,二批科创债 ETF 有望在 9 月下旬上市。
首批 10 只科创债 ETF 上市不足 2 个月已经成为市场第二大债券 ETF 品类,最新规模突破 1230 亿元,随着产品扩容,品类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
二批科创债 ETF 低调发行,约 400 亿资金入场
就在 9 月 8 日,二批 14 只科创债 ETF 获批,其中,上交所上市的华泰柏瑞、摩根、泰康、国泰、永赢、汇添富、兴业、中银等 8 家基金公司旗下科创债 ETF;深交所上市的则有工银、华安、天弘、大成、银华、万家等 6 家旗下产品。
发行节奏打满,距离获批仅间隔 3 天就迎来了发行,其中华泰柏瑞、摩根、永赢、汇添富、兴业、中银、工银、华安、银华等 9 家公司在发售公告中披露,该产品仅售 1 天,其他家则计划最长 5 个交易日、最短两个交易日。
「今日首发,各家基本都是机构资金,希望未来持营过程中,能够在机构与个人端均有发力。」 某基金公司表示,基金产品最好的状态是持有人结构健康,只有散户或只有机构都不利于产品发展。
尽管有个别基金公司在发售公告中设置了较长的发行期,但此前市场消息显示,14 只产品仅售一天,泰康基金已经率先发布了提前结募的公告。泰康基金表示,为保障基金平稳投资运作,保护基金持有人利益,公司决定提前结束募集。
这一次发行,各家有默契地均不愿触及比例配售,在 30 亿限额之前主动停止销售,原因为何?
多家基金公司表示,一方面是 「轻首发、重持营」 的监管要求,不希望在首发阶段过分渲染 「一日售罄」「日光基」 等氛围;另一方面是根据基金合同,债券 ETF 不同于股票,债券需要折算份额,一旦启动比例配售,那么会出现不足 1 份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基金公司可能要进行补齐差价,并且带来净值的变动。
债券 ETF 受政策催动,6000 亿小目标近在咫尺
二批科创债能够在一日售罄,除了机构资金提前敲定之外,政策的利好起到了助推作用。
日前,销售费用新规发布征求意见稿,对于赎回费率的调整影响了机构对主动债基的配置热情。根据新规,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 FOF 等产品卖出基金的门槛提高,投资者只有持有超过 6 个月,才能 0 赎回费。如果持有不超过 7 天,惩罚性赎回费是收取投资者资产的 1.5%,这对于债基投资者而言,投资体感则会明显变差,也引发了近期机构的抛售行为,短期资金、「保壳」 等帮忙资金迅速撤离债基。
ETF 基金仍保留 7 天免赎回的优势,债券 ETF 将成为对债券有配置需求资金的新去处。
今年以来,债券 ETF 也是整体 ETF 规模增量的最大贡献者之一。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11 日,债券 ETF 板块共获得 3371.36 亿元资金净流入,总规模已达到 5714.5 亿元。39 只债券 ETF 中,已有 25 只规模突破百亿。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债券 ETF 无疑也将成为规模利器。比如博时可转债 ETF 最新规模达到 636.62 亿元、海富通短融 ETF 规模回归 600 亿元,富国政金债 ETF 规模近 460 亿元,此外,鹏扬旗下 30 年国债 ETF 规模超 314 亿元,是国内市场规模最大的超长期国债 ETF。
随着二批科创债 ETF 上市,债券 ETF 迎来了更多的玩家,加快债券 ETF 参与主体、产品类型的扩容成为当下基金公司的共识。
有意思的是,首批科创债 ETF 在 7 月 17 日上市后,将债券 ETF 规模推上 5000 亿元门槛,随着二批 400 亿元的增量资金,不出意外有望将债券 ETF 送向 6000 亿元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