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18 日 22 时 55 分 14 秒
基金财讯

月内多只基金产品提前结募、比例配售

文章来源:天天财经

  Wind 资讯数据显示,10 月份以来,基金发行市场保持热度,截至 10 月 16 日,已有 103 只基金计划在月内发行,其中权益类 (股票型+混合型) 基金多达 78 只。

  目前,已有 74 只基金启动发行,其中,易方达港股通科技混合、鹏华制造升级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富国医药精选混合 (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平安盈享多元配置 6 个月持有混合发起式 (FOF)A 等基金提前结束募集,部分产品同步启动比例配售,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多只基金启动比例配售

  基金发行市场的热度,首先体现在权益类产品的提前结募与比例配售上。

  10 月 16 日,易方达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恒生生物科技 ETF 易方达自 9 月 22 日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为 10 月 31 日,根据有关规定,决定将该基金募集截止日期提前至 10 月 15 日。

  不止是提前结束募集,还有多只基金同步启动配售。例如,鹏华制造升级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原计划募集至 10 月 30 日,但仅 10 月 9 日、10 月 10 日两个交易日,其募集金额便突破 20 亿元上限。根据 10 月 14 日鹏华基金公告,旗下鹏华制造升级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对于 10 月 10 日有效认购申请采用 「末日比例确认」 的原则予以部分确认实现规模的有效控制,该基金于 10 月 10 日有效认购申请确认比例为 57.064364%。

  聚焦全球医药资产的富国医药精选混合 (QDII),布局港股科技板块的易方达港股通科技混合,也同步启动配售。

  「这轮发行回暖是市场赚钱效应的直接体现。」 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公募产品经理朱润康向 《证券日报》 记者表示,近期 A 股市场重新站上 3900 点,叠加权益类基金业绩表现突出,显著提振了投资者信心。同时,销售渠道的精准推介与便捷服务,进一步推动基金迅速达到募集目标,加速了资金入市节奏。另外,为把握结构性行情中的投资机会,公募机构可能会主动适当缩短募集时间,避免错失最佳建仓时机,同时控制产品规模以防摊薄收益,进而优化投资者的持有体验。

  「多只新基金实行比例配售,往往是投资者热情、基金公司控规模、产品属性限制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晨星(中国) 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代景霞在接受 《证券日报》 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般来说,若投资者普遍看好某类资产,会扎堆认购相关新基金,直接推高总认购金额,触发规模上限。

  从产品特征看,配售基金多具备 「热门赛道+绩优经理」 的双重标签。拟任基金经理闫思倩管理的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 A 年内净值增长率超 95%,西部利得基金盛丰衍、财通基金金梓才等绩优基金经理的新产品亦受追捧。赛道方面,医药、港股科技等领域也是市场热点,部分 QDII 产品还因可配置海外资产具备稀缺性,成为资金聚焦的目标。

  配售产品类型更趋多元

  比例配售并非新鲜事物。《证券日报》 记者梳理 2015 年以来的历史数据发现,2020 年进行比例配售的产品数量最多,达 55 只,这可能与当年的市场环境较好与投资者情绪较高等多种因素有关。此外,2021 年、2023 年、2024 年,包括今年以来,比例配售的产品数量居前,并且与过往相比,今年以来配售产品的投资类型更趋多元,包括科创债 ETF、混合型 FOF、专注科技领域的股票型基金等。

  从基金投资类型分布来看,混合型基金进行比例配售的产品数量最多,达到 80 只,这可能意味着混合型基金在市场上比较受投资者欢迎,发行时容易出现超额认购的情况。而 QDII 基金进行比例配售的产品数量最少,仅为 4 只,可能反映出这类基金的受众相对较窄,或者其发行规模、投资策略等未获得投资者高度认可。

  代景霞介绍,基金公司设定募集上限并实行配售,本质是主动控制规模,为后续基金经理管理业绩 「留空间」,避免因规模失控损害现有投资者利益。而且部分基金类型本身存在规模限制,比如 QDII 基金受外汇额度限制,规模提升空间有限。另外,相比全市场基金来说,行业或者主题基金能够承载的管理规模也相对较小。

  值得关注的是,比例配售只是一个结果,可作为观察市场热度的参考,但不能作为是否投资该基金的核心依据。代景霞认为,投资者更应关注基金的底层赛道逻辑 (如医药、科技的长期增长潜力)、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 (如过往管理同类产品的经验和业绩等),而非单纯因 「需要配售」 就盲目跟风,避免陷入 「越热越买、越买越套」 的误区。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月内多只基金产品提前结募、比例配售)

(责任编辑: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