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2 日 9 时 38 分 50 秒
股市风云

降息步伐得加紧?全球央妈开始直面新 「敌人」:动荡的金融市场

在过去的一年里,各国央行一直在权衡通胀率过高的风险和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而现在,央行决策者们可能需要考虑一个新的动态因素:动荡的金融市场。

世界各地的央行决策者对 「黑色星期一」 股市大跌的初步反应显示,官员们并没有受到太大惊吓——澳洲联储周二仍将利率维持在 12 年来的高位,并拒绝在未来几个月内降息;美国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周一仅表示将在 「未来几个季度」 内降息,并指出市场可能过度朝一个方向发展了;日本央行、财务省和金融监管机构周二虽然开会讨论了市场问题,但普遍认为日本经济正在复苏的观点没有改变。

似乎也是受到了这些央妈们流露出的处变不惊的态度的提振,周二,从东京到纽约,各地股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弹。

不过,一些市场交易员眼下仍提醒投资者,不要就此断定动荡已经结束。

布朗兄弟哈里曼公司的全球策略师就表示,在更确切的数据显示美国没有陷入衰退之前,「由于恐惧占据主导地位,预计所有市场的波动性都会加剧」。

近来的情况其实已表明,金融条件的收紧将对经济增长形成新的制约,通胀率下降已经意味着央行高利率的实际影响越来越大,而当前,市场的高波动可能会促使央行在年底前采取更大力度或更频繁的宽松举措。

事实上,根据美银的统计,在截止 7 月底的三个月时间里,全球央行们已经累计进行了多达 35 次降息,这一数量已创下了 2020 年疫情初期以来之最。在过去 25 年来,三个月滚动周期中全球央行降息次数最多的一回是截止 2020 年 5 月时,当时各国央妈们在三个月时间里共降息了 92 次。相比之下,2009 年金融危机最严重时,全球央行在截止当年 4 月的三个月里共实施了 76 次降息。

image

可以预见的是,这一数字 (35 次降息) 在接下来几个月的时间里,很可能还会进一步攀升。

ING Financial Markets 首席国际经济学家 James Knightley 表示,尽管当前的信息仍然表明软着陆是可能的。但为了实现软着陆,各国央行 (不仅仅是美联储),将需要比他们之前所建议的更快地将政策利率调整到更加中性的水平上。"

财联社相关背景报道:一文读懂:全球各大央行降息都到哪一步了?还有谁没行动?

此番股市暴跌的诱因之一是美国 7 月份非农就业报告弱于预期,尤其是失业率触发了预示经济衰退的 「萨姆规则」 门槛。这让人们开始认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及其联储同僚在 7 月 30 日至 31 日的会议上未能降低利率是错误的。

虽然更广泛的数据显示,眼下几乎没有人担心信贷紧缩。美联储周一调查显示,上一季度收紧贷款标准的银行数量减少,同时商业和工业贷款需求不再恶化。不过,任何风险资产的持续低迷,都可能削弱企业的招聘欲望和消费者的持续消费意愿,从而增加经济衰退的危险——在过去三周的时间里,全球股市市值一度缩水了约 6.4 万亿美元。

花旗集团高级全球经济学家 Robert Sockin 表示,疲弱的经济活动和衰退担忧的叙事可能会自我强化。

利率期货市场的数据显示,尽管周二市场交易员对美联储大幅降息的预期已略有降温,但目前仍预计美联储在年底前至少会降息整整 100 个基点。投资者还增加了对英国央行和欧洲央行的降息押注,这两家欧系央行今年早些时候都已进行过一次降息。

image

注:绿色和红线代表 2024 年和 2025 年降息幅度预期值,可以看见 8 月 6 日对年内降息幅度预期降低近 40 基点

野村全球市场研究主管 Rob Subbaraman 曾在 2008 年金融危机期间供职于雷曼兄弟。他表示,经济增长放缓、利率仍然高企、市场估值昂贵以及情绪突然波动等因素交织在一起,是一个 「一切都有可能崩坏」 的环境。

他警告称,「在这种环境下,违约问题可能会开始变得更加严重,这可能会反作用于经济。我们还没有遇到这种情况。但我觉得这种环境正变得愈发成熟,我们可能会开始看到金融体系的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的周期其实已经见证过由市场驱动的灾难性事故。例如,人们很容易便能唤起对 2023 年 3 月的回忆,当时美国一些地区性银行在借贷成本上升的压力下倒闭,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更广泛的信任危机,进而拖垮了百年大行瑞士信贷……

推荐阅读

日本发动机全球领先,我国拆解百台无法仿制,中日发动机有何差距

admin

社保基金最新持仓动向揭秘!Q2 新进 71 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榜,苏试试验获增持家数最多

admin

一晚上 6 大重磅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