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振楼市、促进社会消费,广州再次出手。
7 月 2 日,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公布 《广州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转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实施办法 (暂行)》(征求意见稿)。
该征求意见稿提出,为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支持保障作用,减轻缴存人住房贷款利息负担,促进社会消费,结合广州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办法。
按照实施办法,当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率低于 75% 时启动商转公贷款;当个贷率达到 85% 及以上时可采取防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实行商转公贷款额度管控、预约申请等措施;当个贷率达到 90% 及以上时暂停。
关于贷款额度、期限,办法明确,商转公贷款额度按申请时广州市公积金贷款政策核定,同时不得高于商转公贷款申请时原商业贷款余额与未来 3 个月应还本金的差额,且不得超过购房总价款的 60%。购房总价款以房屋原购买价格与房屋重新核查 (重新评估) 价中的较低者为准。对于借款人实际可申请的商转公贷款额度不足以全额偿还原商业贷款本息的,需先补足资金。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介绍,商贷可转为纯公积金贷款,此前市场诉求比较强,但一直未实施。近期扶持政策出现一些新变化,即从传统的刺激措施,转向促消费、惠民生、降成本。
「住房回归居住属性、一般商品或大宗商品属性后,市场买家以刚需、刚改为主导,这部分需求对价格、购房成本比较敏感。同时,各地推出各种展销会、以旧换新等措施,反映出近期住房政策向普通消费品促销的导向,广州出台 『商转公贷款』 办法,也是属于此一序列。」 李宇嘉称。
其进一步表示,在公积金缴存余额较高的情况下,个贷率低于警戒线 (低于 85%) 的贷款人可申请 「商转公」,此举可降低购房人的月供负担。「在就业和收入前景存在不确定性情况下,购房人对支出的节约敏感度提升,即便是小幅的月供节约,也能提高其入市积极性。」
对于哪些人可以办理 「商转公贷款」,广州设定了相当明确的条件。
实施办法强调,借款人目前在广州市缴存住房公积金,在全国范围内未使用过住房公积金贷款 (含贴息贷款、商转公贷款)。在申请商转公贷款时,除符合广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相关规定,还应同时符合多个条件。
这其中包括,申请商转公贷款时,原商业贷款已放款 5 年以上且已获得原商业贷款银行同意转为纯公积金贷款;申请商转公贷款时,贷款房屋是产权人家庭在广州市的唯一住房;原商业贷款在申请前 24 个月内没有逾期记录,以及在广州市开户并累计缴存住房公积金满 60 个月及以上等。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只有纯商贷的自住房、唯一住房,才符合申请 「商转公贷款」 的前置条件。
「这部分人群很大程度上是之前购房的年轻人或新市民,他们不具备公积金贷款条件,或当时因商品房销售政策限制 (例如 2017 年市场火热时,当时很多楼盘不接受公积金贷款),以及申请冗余而未能进行公积金贷款。按新办法,这部分人群可申请 『商转公贷款』,从中可以看出,相关部门降成本、促消费的政策用意较为明显。」 李宇嘉表示。
对于广州将实施 「商转公贷款」 措施,业内人士认为,这或与当地市场行情变化有关。
58 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指出,从统计局公布的房价数据看,广州是一线城市中房价下行压力相对较大的城市,今几年以来一二手房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过程中。
据麟评居住大数据研究院今日公布的监测数据,广州 6 月份二手房成交活跃度有所上升,但二手房价格仍维持下跌局势,6 月广州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 0.7%,同比跌 4.9%。
一位房地产分析师介绍,近期广州市场成交出现转弱的迹象,近两个月广州二手房交易套数降至 1 万套以下,同比涨幅收窄,新房成交同比下滑,去化周期拉长。
「一些成交数据并不理想,但也应看到,广州次中心区位及外围区域,近期交易量出现较为明显的增长,这几个区域近几年以来房价调整较为充分,其成交占比也在提升。这显示出,房价经过调整达到一定的水平后,新市民等刚需 『上车』 的入市积极性,被激发出来。」 李宇嘉补充道。
事实上,公布 「商转公贷款」 实施办法前,广州在取消限购性政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今年 6 月,广州发布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关于房地产方面提到,有序减少消费限制。优化房地产政策,全面取消限购、限售、限价,降低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
中指院华南分院研究主管陈雪强认为,广州提出将取消限制性政策范围扩展至限售和限价,并强调降低首付比例和利率,是对已实施政策的全面确认,向市场传递了强烈的宽松信号,将对提振市场起到重要作用。
在张波看来,今年是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的 「过渡期」,为进一步稳定市场,部分城市可能会进一步放宽限购、限贷政策,加大对多孩家庭、新市民等群体的购房支持力度。
「不同城市以及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域市场之间,虽然表现会不同,但市场会在分化中逐步形成新的平衡,在调整中孕育新动能。」 张波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