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三国杀结局未定,轰轰烈烈的平台补贴大战对阿里巴巴、美团、京东三家上市公司业绩影响几何?
摩根士丹利于 7 月 10 日发布研究报告,将阿里巴巴美股目标价从 180 美元下调至 150 美元。该行指出,预计阿里巴巴在截至 6 月的第一财季,于外卖和闪购业务上的投入已达约 100 亿元,这将导致其短期盈利承压。
摩根士丹利进一步预计,阿里在第二财季的相关投入可能翻倍至 200 亿元,将拖累其淘天集团与本地生活集团的 EBITA 同比下跌超过 40%。尽管如此,该行仍看好阿里巴巴 AI 赋能的潜力,并维持其电商偏好排序:阿里 > 美团 > 京东。
此次目标价下调的背景是阿里巴巴、美团、京东三大平台在即时零售领域展开的激烈竞争,尤其是围绕 「外卖」 业务的补贴大战。截至发稿,今日阿里巴巴港股股价下跌 0.68% 至 102.2 港元,京东股价下跌 2.47% 至 122.2 港元,美团股价下跌 1.43% 至 117.5 港元。
同样关注阿里近期动向的开源证券,在其 7 月 7 日的研报中表示,尽管淘天集团短期内因加大闪购投入而面临压力,但电商技术服务费贡献的收入增量,以及积极投入 AI 基础设施建设有望推动云业务增长提速,可部分对冲资本开支 (capex) 增加的影响。该机构看好阿里中长期在用户、供应链及物流方面的优势,有助于其抢占即时零售市场份额。基于此,开源证券下调了阿里 2026-2027 财年的调整后净利润预测至 1631 亿元至 1828 亿元 (前值为 1707 亿元至 18 91 亿元),但维持其 「买入」 评级。
7 月 2 日,淘宝宣布闪购将在 12 个月内直补消费者及商家共 500 亿。对此开源证券认为,此举有望在短期内推动闪购单量持续增长并带动淘宝主站流量提升;随着未来订单密度的增加,单均亏损情况有望改善,但需持续关注履约稳定性及商家供给的增长。
尽管利润或将承压,但阿里巴巴对投入闪购业务的决心不小。此前,阿里电商事业群 CEO 蒋凡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在淘宝闪购的增长中能看到即时零售业务的高频场景对淘宝用户活跃度的提升,他认为,从长期来看,「远场」「近场」 电商结合可能通过把淘宝用户转变为即时零售的新用户,重新升级阿里电商的商业模式。而短期内,阿里电商会将投资重点放在即时零售带来的新用户上,「会非常积极地投入这个业务。」
同样处于竞争漩涡中心的美团和京东也受到机构密切关注。
7 月 9 日,交银国际发布研报,维持对美团的目标价 165 港元,并给予 「买入」 评级。该行认为,尽管补贴战可能持续至年底,美团有机会实现运营利润持平。
交银国际分析指出,美团在外卖领域的领先优势以及其在商户和骑手端的强大运营能力,是维持其市场份额的核心因素。同时,该行也提示,补贴退潮后用户黏性的变化仍需观察。
美团在 7 月 5 日发布战报显示,当日即时零售日单量突破 1.2 亿单,其中餐饮外卖超 1 亿单。交银国际认为这一峰值得益于行业补贴战的推动,尤其是在阿里宣布淘宝闪购投入 500 亿元后,美团率先突破 1 亿日单量大关。从历史数据来看,2020 年至 2024 年美团外卖日单峰值从 4000 万升至 9800 万,而 2025 年三季度均值/峰值比例或在 65% 左右,日单均值约为 7500 万单,同比增速为 11% 至 12%。随着三季度初补贴战的开启,美团的日单同比增速或达双位数,预计三季度本地核心商业收入增速或维持在 10%。
京东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 7 月 8 日,京东外卖上线 4 个月已有近 200 个餐饮品牌在京东外卖销量破百万。瑞幸、库迪、蜜雪冰城等成为京东外卖首批销量破亿品牌。霸王茶姬、古茗、塔斯汀、华莱士等超 10 个品牌销量破千万。
6 月 20 日,高盛发布研报称,给予京东 「买入」 评级,12 个月目标价为 87 港元。报告指出,京东 618 表现强劲,交易用户同比增长 100%,远高于行业水平。京东宣布总订单量达 22 亿单,日均约 1150 万单 (含京东零售线上+线下订单,以及峰值达 2500 万单的外卖订单),外卖与京东零售商品的交叉销售表现良好。
淘宝和京东已明确投入计划。淘宝闪购启动 500 亿元补贴;京东外卖则推出 「双百计划」,将投入超百亿元扶持品牌;美团虽未明确给出投入的目标,但是交银国际表示美团优选关闭亏损区域可能释放 30 至 40 亿元亏损,这部分资金或将用于后续外卖补贴投入。
对于这场竞争的持续性,在部分机构看来,竞争会持续至年末。
瑞银预期,今年中国即时零售 (撇除外卖) 潜在市场规模可达到 7600 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 30%,总额占电商市场的约 4% 至 5%。虽然加码拓展即时零售业务,尽管加码即时零售能为平台创造交叉销售机会,但考虑到庞大的投资额,短期内企业盈利预测面临下调压力,相信当前竞争形势至少会持续至今年双 11,竞争压力加大可能将令京东、美团及阿里未来数月股价表现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