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1 日 21 时 33 分 53 秒
商业动态

带编制的中国神仙,在境外大杀四方

近几年,民间神仙文化备受瞩目,甚至与电音、激光等结合形成了 「赛博游神」 奇观。老百姓一手提着鸡,两脚蹦着迪,在 「世子天团」 身后虔诚地跟随,场面十分壮观,堪称互联网流量吸铁石。

而在海外,中国神仙也并非无人问津,甚至有的还吸纳了大量忠实信徒,日子 「滋润」 得多。比如越南的村社,每当 「礼会」 之日,全村的人都会聚集在一起祭祀城隍,从献祭到恭读、焚烧祭文,每个流程都十分讲究。

而每个月的朔望,人们也会例行拜神,这种频率在国内大部分地区已经非常少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中国有哪些神仙出了海?他们又过得怎么样?

热门编制神仙,中外通吃

想搞清楚这些,就需要初步了解中国神仙体系。从周代起,官方祭祀就将 「超自然」 的存在分为 「天神、地祇、祖鬼、物魅」 的等级,其中天地日月、黄河与长江、泰山等自然神,一直地位尊崇,而精魅则地位较为低下。

经过长时间的细化与丰富,再加上道教的出现、佛教的传入,如今中国神仙的数量级已经非常惊人,「出国驻扎」 的神仙也纷繁复杂。

为方便理解与梳理,我们不妨将这些神仙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 「编制内热门岗」,一类是 「编制内边缘岗」,还有一类是彻底没 「编制」 的。

神仙也有编制?不仅有,而且需要挤破了头去 「考」。

清代袁枚所著 《子不语》 记载了一则 《狐生员》 的故事:一个官员夜宿时遇到赶考的狐狸,听那狐狸介绍,群狐每年都要参与泰山娘娘举办的考试,「取其文理精通者」,考过了就是生员,考不过就是野狐学渣。只有生员有资格修成神仙,野狐则一直都是小妖。

由此可见,至少在明清时期,神仙采用的是 「准入制」。谁批准呢?故事里是泰山娘娘,也就是道教的碧霞元君,是与南方妈祖齐名的顶级女神仙。

而在现实中,神仙的 「编制」 就是历代官方信仰体系。除了天地等 「标配」 外,每个时代的祭祀名单都有不同,他们或来自佛道,或是历代官方追捧的忠臣良将,被官方认可,甚至接受官方祭祀。

如今,虽然没有 「官方祭祀」 一说,但中国神仙 「热门岗」 依旧存在,而且他们的影响力早已不局限于国内,在东南亚与日韩地区也吃得很开。

其中,天后 (妈祖)、关公 (关圣帝君)、文昌帝君、太岁就是代表。

天后与关公虽不是 CP,但在海外都是热度 top,而且经常同时出现。比如日本著名的福济寺、崇福寺,香火最旺的便是妈祖堂与关帝庙。在马来西亚登嘉楼州,三座天后庙宇全部供着关帝。

两位大神之所以如此重要,还是因为他们选对了赛道。

天后也称妈祖,是由历史人物林默娘神化而成的神仙。据说林默娘生前是一位有名的巫者,能预知吉凶,常常用舟楫救助海上遇险者,甚至因救险而死。人们将她奉为海上守护神,保佑沿海百姓与出海客商的安全。

出海经商,安全是第一要务,因此中国妈祖的供奉者虽然分布区域局限在南部沿海,但架不住 「粉丝忠诚度」 高。

福建有的派出所甚至设置了 「妈祖评理室」,里面画着妈祖神像,就在神像旁边调解。据说见到妈祖以后,大家脏话没有了,礼貌出现了,调解员的工作难度也直线下降了。

图:网络

东南亚众多国家与日韩都与海洋临近,作为 「航海者有祷必应」 的大海之神,妈祖信仰自然遍地开花。在马来西亚的 27 个兴安会馆,最顶层均设有妈祖供奉场地,以供华侨敬拜。

而在 2001 年,新加坡耗巨资大规模修复天福宫,并获得 「教科文组织亚太 2001 年文化遗产古建筑奖」。这座万众瞩目的天福宫,供奉的主神便是妈祖。如今前去参拜的不仅有华侨,还有大量当地人。

关圣帝君的 「垂直领域」,在于发财。

关圣帝君即关羽,原本是流行于荆楚地区的武神,因其忠勇的特质被数个朝代所认可,在南宋抗金战争中,作为战神吸粉无数,明代又因嘉靖帝出身荆楚而得到大力追捧。

到了清朝,关圣帝君已经成为了横跨儒释道、堪比万事屋的全能型神仙,其中一个 「兼职」 便是水神。由于古代商船走水路,「水财不分家」,关帝也就顺势揽下了财神业务。

在当年福建、广东华侨下南洋时,他们的目的多为求财,财神关公自然必拜。有趣的是,东南亚对关羽的祭祀形式不仅限于庙中叩拜,还开发出了不同的 「玩法」。

比如印尼每到春节会在庙前舞黄、红、蓝三色狮子,分别代表刘备、关羽与张飞,开创了桃园结义的续集——新年结义。

妈祖与关圣一个管平安,一个管赚钱,从中就可以看出海外信仰中国神仙的标准——实用,实用,还是实用。

从这一标准出发也就不难明白,管学习的文昌帝君、管吉凶的太岁星君,为何在海外也会受到追捧了。

冷门大神,外国吸粉

就在热门大神混得风生水起时,一些编内的冷门神仙却在国内几近消亡。

他们有的本是大神的 「跟班」,地位不高;有的原本是广泛祭祀的神仙,但如今传播范围急剧缩小,如蒋子文在南北朝时期广受推崇,甚至出现了萧宝卷拜 「蒋侯」 而放任亡国的荒唐事,现如今只在南京地区受到崇拜。

但天无绝仙之路,到了海外,这些冷门神仙摇身一变,成为了颇受欢迎的一二线神仙。

其中最具爽文情节的,当属千里眼与顺风耳。这哥俩诞生于上古时期对超强视力与听力的渴求,但一直没啥地位。明清时代已经沦为 《封神演义》 中的妖怪之流,只能在神仙打架中起到信息收集作用。

如果硬算,二神也算编制内成员,他们经常作为耳聪目明的象征,被安排给各路大神当护法神,地位相当于董事长身边的随行保安。

他们命运的转折,在一次 「出差」。前面曾提到,妈祖随着移民的传播,成为全世界顶级海洋大神,而妈祖的护法神,也有千里眼与顺风耳。

巧就巧在,他们与移民的颗粒度对齐了——在海上航行,视觉与听觉都极为重要。

因此,二神受到了海外侨胞与东南亚人的热烈欢迎。据不完全统计,在马来西亚 56 个庙宇中,供奉有千里眼与顺风耳的多达 30 个。

你甚至还能在东南亚找到他们的 「合体升级版」——柳金圣侯。即千里眼金将军与顺风耳柳将军合为一体,同时具备超强视听能力的融合神。

这说明他们已经逐渐脱离护法神的尴尬身份,走上了独立成神的路线。

保生大帝与清水祖师,也是一对逆袭 CP。

这二位本是官方认可的神仙,在明清时代也算热门,因此随着移民潮流入海外。他们没有经历过中国近现代各时期,热度没有冷却,在国外是跻身热度前三的神仙,与关圣帝君平起平坐。

这两位神最主要的业务是保佑健康。保生大帝的原型吴夲 (音同 「涛」)是位名医,保生大帝因此被尊为医神;而清水祖师陈普足也在生前施药救济,四处行医。

除了保佑健康的神,海外华人聚集区还信奉福德正神。这名字听着唬人,实际上就是中国的土地神,他在各文艺作品里被塑造成了行走的指路牌,地位很低;但在海外,却摇身一变,成为大庙宇的主神,二郎神都得排他后面。

这三个神明的海外升职,共同折射出了那个华人下南洋的艰苦时代。他们漂泊在外,生活条件差,生病时无人照料且影响劳动,因此常拜两位医神保佑健康。

而背井离乡的华人们也无比思念家乡,所以福德正神就成为了他们的心灵寄托——即便双脚无法踏上那片热土,拜拜家乡的土地神也是好的。

久而久之,华人形成了大规模同乡互助的现象,供奉这些神明的地点,也就成为了华人在外国的早期救济中心与墓园,日本万福寺、马来青云亭神庙都具备了医疗、供奉、祖墓、议事决策的多重功能。

这些神仙陪伴着他们渡过难关,关照着家族祖先们的灵魂,见证着一个个重大事件与决策的发生,华侨对神仙感情深是顺理成章的。

这种热爱也感染到了当地人,原本东南亚、日韩与中国的文化隔阂就小,信起来也是相当丝滑。

编外神仙,外国上岸

在刻板印象里,没有编制的神仙一律是 「妖怪」,但实际上,有很多民间供奉却不被官方认可的神仙,供奉这些神仙的祠庙被称为 「淫祠」(「淫」 的本意是泛滥、过多)

淫祠未必邪恶或无用,只意味着祠庙不在祀典之内。

比如山西娘子关的妒女祠,传说是纪念介子推的妹妹,她为民请命,呼吁缩短寒食期,不惜自焚而死。唐高宗经过妒女祠附近时,甚至一度犹豫是否要遵守 「不许华服过祠」 的习俗,说明淫祠也具备相当的信仰力量。

现如今,不少无编制的神仙漂洋过海,却意外被扶正了。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狐神的淫祠,在唐代有 「无狐不成村」 之说,可见其流行。而随着中国文化的远扬,狐神、天狐、九尾狐等传说流入日本地区,又因狐狸在古代日本谐音 「御馔津神」,令狐狸与稻荷神产生了关联,因此稻荷神也被称为 「三狐狸神」。

稻荷神代表了丰收,是日本正儿八经的大神,狐狸也因此成为了日本文化的重要元素。即使没去过日本的朋友,也可能会在动漫作品中感受到他们对狐狸的热爱。

而在东南亚,虎爷的信众数量也绝不亚于其他神仙。所谓虎爷,其实就是道教神仙常骑的老虎。每到端午节,人们相信赵公明会骑着老虎降服五毒,有时也会省略赵公明,直接将老虎作为镇压五毒的主体。

清代金钱虎镇五毒图画

于是,老虎拥有了驱邪避灾、守护平安的寓意。越南人信奉五虎神,即黄、白、黑、赤、青五只老虎,对应阴阳五行,可见五虎神与中国文化的渊源。

越南五虎神将

海外的超高待遇,都是这些神仙应得的。外国人信仰中国神仙,是因为这些神仙本就来自人性,人的愿望与欲望,不分国籍

而华人华裔信仰中国神仙,则是一种心理上的借力。信仰将海外华人拧成了一股绳,在他们咬牙前行的时候回头望,即使是沉默的神像,也能令他们想起遥远的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环行星球,作者:环行星球

推荐阅读

赤脚健身,返璞归真

admin

下周焦点:鲍威尔赴国会山,为不降息辩护

admin

10 元进微信群,888 元成付费会员!多个涉嫌非法荐股直播间停更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