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2 日 18 时 33 分 04 秒
商业动态

8 月销量大洗牌:「零问鹏」 前三,理想下跌、蔚来回归

文 | 定焦 One,作者 | 金玙璠,编辑 | 魏佳

如果你以为造车新势力格局已定,那 8 月的销量会让你大吃一惊。

9 月 1 日,新势力车企陆续公布 8 月交付量,榜单再次出现大洗牌。

 按单品牌销量来看,8 月交付榜前三名是零跑 (57066 辆)、问界 (40012 辆) 和小鹏 (37709 辆),这个 「零问鹏」 的前三格局与 7 月保持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鸿蒙智行公布的 44579 辆全系数据中,问界一个品牌就贡献了九成销量。

真正的座次重排出现在第二梯队:蔚来 (31305 辆) 成为黑马,从第六名跃升至第四,小米汽车 (超 30000 辆) 保持第五,理想汽车 (28529 辆) 则跌至第六。

传统车企孵化的新势力品牌,分化更加明显。

前两名深蓝和埃安的对比很有意思:深蓝 (28235 辆) 同比大涨 40.3%;埃安 (27044 辆) 同比却下跌 23.5%。一个在涨,一个在跌,反映了传统车企转型的策略和执行力的差异。

还有一些同比暴涨一到两倍的选手值得关注,比如方程豹 (16265 辆)、岚图 (13505 辆)、阿维塔 (10565 辆) 和魏牌 (8028 辆)。这些品牌去年同期基数都不高,现在开始发力了。腾势 (11993 辆) 相对稳健一些,同比增长 20.1%,算是稳步上升。

也有变化不大的选手。极氪 (17626 辆) 微跌、智己 (6108 辆) 同比几乎没变化。另外极石 (1358 辆) 仍在千辆徘徊。

但这一格局显然不是终局。

还记得年初的排名吗?那时候,小鹏刚反超理想,零跑还在理想身后默默发力,蔚来则在多品牌战略的探索中艰难前行。现在,零跑一路爬到第一名并连续 6 个月领跑,蔚来反而成了黑马,理想则下滑到第六。

这个行业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没有永远的赢家,也没有永远的输家。9 月新车集中上市,理想 i6、问界 M7、小鹏新 P7、蔚来新 ES8 等明星车型都会发力,新势力格局势必再起波澜。

「零问鹏」 还是前三,但各有挑战

8 月的前三名依然是 「零问鹏」。

零跑汽车 8 月交付 5.7 万辆,刷新了自己的纪录,也进一步巩固了新势力销冠的地位。

从销量结构来看,零跑不是靠单个大爆款,但它覆盖了 6-20 万元之间的高性价比市场:C10、C11 两款中型 SUV 在主流市场稳扎稳打,B01 纯电轿车在入门市场站稳脚跟,B10 紧凑型 SUV 则是国内外市场并重。

零跑还有一个特点:营销风格相对务实。「当有些新势力企业陷入各种舆论风波时,再看零跑这种 『不做出头鸟』、『不会营销就不营销』 的低调策略,既省了成本,也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争议。」 汽车行业从业者马铭表示。

这种布局和策略,让零跑在市场波动时有了一定的抗风险能力,但也带来了难题:品牌怎么往上走?一个品牌从上往下打相对容易,从下往上打就难了,而零跑的主销车型都在十几万。

据了解,零跑正在筹备 D 系列车型,这是一个全新的产品线,主要面向 30 万元级市场;它还计划进入 MPV 市场,对标理想 MEGA。

对此,马铭表示,零跑的核心策略依然是做好 「平替市场」,用一半的价格给消费者一个不错的配置,承接豪华车的平替需求。但 MPV 市场大头被 30 万元以上高端产品占据,「平替逻辑」 能否奏效是未知数。

问界 8 月交付 4 万辆,守住第二,但环比微跌显示增长势头有所放缓。

不过,问界在鸿蒙智行 (44579 辆) 中占比 90%,比 7 月还高出将近 5 个百分点,高端车型贡献突出。

智界、享界截至发稿前尚未公布 8 月交付量。鸿蒙智行只公布了部分车型的预订量:享界 S9T 开启预订 24 小时小订突破 2 万辆;尚界 H5 预售 18 小时小订突破 5 万辆。

问界销量的含金量在于,它在高端市场的表现:M9 交付 10067 辆,成为 50 万级以上市场销量冠军;M8 交付 21537 辆,拿下 40 万级市场销冠。这两款车在问界品牌中贡献了将近八成的销量。

这两款车之外,9 月即将上市问界新 M7 一直备受关注。渠道人士李晓分析,从目前透露的信息来看,新 M7 可能采取 「降价增配」 策略,但此前上市时间一直不定,因为需要考虑与其他品牌产品的协调。「这种 『大家庭』 式的品牌管理下,问界既要保持自己在高端市场的优势,又要为智界、享界等兄弟品牌让出发展空间。」

目前,问界聚焦高端 SUV,智界主打轿车,享界定位入门市场。这种差异化的定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直接竞争,但随着产品线扩张,内部协调难度也将加大。

小鹏汽车 8 月交付 3.7 万辆,稳居第三。

从销量结构来看,Mona M03 经历了二季度的调整后,近两个月交付量回升,现在仍是绝对主力。

小鹏的关键挑战在于:如何在 20 万以上的市场站稳脚跟,因此,最近发布的新 P7(官方指导售价 21.98-30.18 万元) 被寄予厚望。要知道,老款 P7 曾经是小鹏的明星产品,月销量一度达到 7000 到 9000 辆,只是后来到了 2024 年月均销量滑落到千辆级别。

从预订情况看,新 P7 99 元的定金策略相当聪明,七分钟内订单即破万。但预订火爆不等于最终的销量成功。新 P7 的表现,将决定小鹏第四季度的排名,更关乎其品牌高端化和盈利能力。

第二梯队大洗牌:蔚来逆袭,理想下滑

与稳固的头部格局相比,第二梯队的竞争则可以用 「惊心动魄」 来形容。

蔚来 8 月的表现确实令人意外,交付 3.1 万辆,排名从第六升至第四,重返主流阵营。

分品牌看,乐道交付 16,434 台,是最大功臣;蔚来这个月的重点都在乐道身上,主品牌只交付 10525 台,环比下滑;萤火虫交付 4346 台,数量不大但保持增长。

论车型,蔚来逆袭要归功于乐道 L90。一位关注蔚来的投资人分析,L90 卖得好,一是因为定价偏低,二是因为交付及时。

L90 起售价 26.58 万元,BaaS(电池即服务) 租电方案起售价只有 17.98 万元,相比同时段上市的理想 i8(33.98 万元起) 和问界 M8 EV(预售价 37.8 万元起) 更有性价比。另外,L90 备货充足,改善了蔚来过去多款车型交付周期偏长的问题。

车型之间的品牌营销策略也很微妙。李晓表示,由于乐道 L90 和理想 i8 两款产品上市日期较近,乐道 L90 的部分宣传口径对标理想 i8,在 L90 顶配与 i8 低配配置接近的情况下,L90 价格更低,那就看消费者愿不愿意为理想支付额外的溢价了。

乐道 L90 靠性价比路线成功了一把,但当外界以为蔚来和乐道,就这样一高一低的打配合时,蔚来又出牌了——新 ES8 也要靠 「性价比」 策略在更高端的市场搏一把:起售价 41.68 万元,BaaS 模式仅 30.88 万元,就算不讨论后一种模式,也比老款便宜了 8 万多。

这款车是蔚来 9 月销量的最大筹码。不过,上述投资人强调,新 ES8 就算销量成功,蔚来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活下去是第一步,接下来紧急的是产品线怎么定价?老款 ES8 车主受影响范围不大,但让 30 多万买 ES6 的车主 『很尴尬』。」 在他看来,蔚来整个价格体系需要调整。

小米 8 月交付超 3 万辆,排名第五。看似稳健的数字背后,是一个刚进入车圈没多久的品牌正在经历各种成长的烦恼。近期,小米汽车舆论不断:Ultra 退订、提前付尾款、交付争议等等。

马铭认为,直接原因是,二手市场上 Ultra 车型价格下跌,让已经下订但没提车的用户心态发生动摇。这种情况下,应对策略可能就会变形,比如 「要求提前付尾款」。

究其根源,他认为,小米缺乏销售高单价产品的经验,从初期的销售策略到对突发情况的预案,都显得准备不足,「汽车与手机的供应链复杂度、用户心理和售后服务体系,又截然不同」。

更深层的问题还在于产能。截至 7 月底,小米未交付订单超过 40 万台。按照现有产能,部分用户需等待一年以上才能提车。官网显示,YU7 标准版的交付周期是 55-58 周,最高配的 Max 版也要等 41-44 周。

一定范围内的等车周期是卖点,但周期太长就意味着变数。小米汽车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全力搞产能、缩短交付周期,避免因等车周期太久出现更多变数。

长期看,小米还是发展前景最确定的新势力之一,但短期内,可能还会有各种潜在问题暴露出来,小米需要一个个去解决。

理想 8 月交付 28529 辆,排名从第四跌至第六。这已经是理想连续第二个月销量下滑。

理想的主要问题是 L 系列产品处于换代期,i8 表现不理想,再加上近期一系列舆论风波对整个品牌造成了一些影响。

「在 i8 不顺利、i6 前景不确定的 8 月,一定是理想最被动的时候。」 一位关注理想的投资人表示,从 MEGA 的表现看,理想具备纠错能力。

理想 9 月 1 日宣布理想 MEGA 月交付突破 3000 台,连续两月达成 50 万以上 MPV、50 万以上纯电车型销量双冠军。在高端 MPV 这个细分市场,MEGA 确实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但这款高端车还不足扭转理想整体的局面。

理想的希望基本都在 9 月即将发布的 i6 上。李想通过微博发声,为纯电车型设定了具体目标:理想 i8 稳定后 6000 辆/月,理想 i6 稳定后 9000-1 万辆/月,算上 MEGA,纯电车型整体稳定在 1.8 万-2 万辆/月,目标是在高端纯电赛道 「保五争三」。

这一表态显示理想正全力押注纯电,但市场容错空间已越来越小。

9 月的变数与机会

蔚来上升、理想下滑,说明新势力格局远未固化。

进入 9 月,有四个变量将决定新势力格局的下一步走向,「每一个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马铭称。

一是蔚来的势头能否延续。乐道 L90 的成功给了蔚来久违的信心,但这种成功能否复制?新 ES8 的定价背后到底是技术红利,还是生存压力下的孤注一掷?到时候财报会给出答案。

二是理想能否成功反击。理想汽车连续两个月销量下滑,已经到了必须反击的时候。从 MEGA 到 i8,理想在纯电领域已连续两次试错,i6 被视为救命稻草,它的表现不仅关乎理想的销量排名,更关系到市场对理想纯电战略的信心。

三是小米的产能能否突破。7 月交付量没有爆发,表明小米现阶段还依赖于一期工厂产能,二期工厂能否尽快顺利投产,将直接决定小米能否从 「有订单没产能」 的尴尬中解脱出来。如果 9 月能够在产能上有所突破,小米的排名可能会进一步上升。

图源 / 小米汽车官方微博

四是新车上市的连锁反应。9 月是传统的新车上市高峰期,理想 i6、问界 M7、蔚来新 ES8、小鹏新 P7,这些新车的表现将直接影响新势力的排名。比如,新款 P7 是小鹏 9 月能否突破 4 万辆目标的关键。小鹏管理层透露,新款 P7 预订量已超过所有现有车型。「由于大规模交付已启动,新款 P7 的目标是从等待时间比较长的竞品车型中夺取订单份额。」 李晓表示。

从这四个变量不难看出,分价格带去看,9 月的变量主要出现在中间层。

在 15 万元以下平价市场,零跑地位稳固,小鹏也占了一定份额。在 35 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我们看到的是传统豪华品牌与新势力品牌的正面交锋,新势力中,问界的地位越来越稳,理想的高端车型也有一席之地。

而 15 万-35 万元,是新势力最活跃、竞争最激烈的价格带。在这个价格带,消费者不光关注价格,更看重技术含量、智能化水平和品牌调性。这里本来就有最多的新势力爆款,现在,更多高端车型开始下探到这一价格带。

8 月的销量变化也反映在资本市场上。蔚来股价在 L90 成功后上涨 49%,而理想股价在 i8 发布后跌幅超过 20%,在这样高压的环境下,每一次产品发布都可能是一个转折点,同时,企业的容错空间也在缩小。

以上四大变量后续走势如何,答案将在 9 月逐一揭晓。

推荐阅读

又来了,多只基金解约普华永道

admin

风暴眼|奥迪有门店下周还要涨价,降价不好卖,涨价能好卖吗?

admin

员工淡定散户疯抢!这家椰子水母公司暗盘火爆,钟睒睒秒赚 500 万港元?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