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的逆袭剧本,似乎正在被 「邪修」 打法改写。
这边,一句 「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白月光」,让 「古早偶像」 何晟铭成功将陈年旧事转化为流量密码,直播间产品顷刻售罄;那边,「古装丑男」 颜安自嘲 「牙缝能开火车」,凭借与助理的 「病情式互怼」,单场直播涨粉百万。
不按常理出牌、不讲 「传统武德」,这些看似 「离谱」 的操作,却招招精准,直击大众的情绪命门。
当下,这套融合了自黑和反差的 「新生存法则」,正在批量制造流量奇迹,成为艺人们实现 「弯道超车」 的新秘籍。
内娱刮起 「邪修」 风
所谓 「邪修」,最初指的是玄幻小说中偏离正统、夸张荒谬的修炼法门。而如今,这个概念被广大网友活学活用,引申为一种脑洞清奇、不按套路行事,却高效、实用的生活态度。
简单理解,「邪修」 其实就是野路子和不走寻常路的代名词。因为方式不拘一格、画风略显 「不正经」,其自带一种 「抽象」 气质。
有意思的是,这种 「邪修」 打法,恰恰与娱乐圈的流量逻辑不谋而合。
从叫嚣着 「MD 最烦装 B 的人」 的那英,到一点就着的 「白磷型人格」 的黄子韬,再到 《再见爱人 3》 中黑红出圈的麦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艺人凭借这种鲜活的 「邪修」 人设,意外实现了热度攀升或口碑逆转。
不过,近期要说将 「邪修」 修炼到最高境界的,恐怕还得是何晟铭。因为被许凯前女友许荔莎爆料,何晟铭至今依然是于正难忘的 「白月光」,最近,考古二人的 「爱恨情仇」 成为了网络乐子人们最大的快乐来源。
面对泼天的流量,何晟铭仿佛 「邪神」 附体,从手抄 《金光神咒》 赠 「白月光」,到直播中 「白月光推荐,绝对靠谱」,再到七夕卡点 11:11 发文 「再见了,白月光」,他将这个梗玩得出神入化,成功将一场舆论危机转化为全民狂欢,圈了一大波路人粉。
有网友甚至总结出何晟铭的 「邪修四步棋」:第一步 「以静制动」、第二步 「巧妙玩梗」、第三步 「坦然认领」、第四步 「诗意退场」。好家伙,感觉都能出本书了。
无独有偶,今年年初,秀人转行演员的颜安也凭借 「邪修」 直播成功出圈。你笑他 「牙齿上沾到辣椒」,他顺势自我推销:「你们喜欢吃辣的可以入股我啊!」 你嘲他牙缝大、眼距宽,他却不急不恼:「牙缝是能开火车的,左眼到右眼是要打车的。」
而每场直播的 「神来之笔」,往往来自小助理的精准补刀。当颜安 call back 自己提过的 do 脸方案时,她淡淡来上一句:「整容嘛,是要斩首 (即换头)的。」 直播效果立即拉满。凭借与小助理独具一格的互动,颜安的抖音粉丝一路从几十万飙升至 500 万,此后更频繁现身于各大剧集、综艺、音乐节,实现了明显的咖位跃升。
同样,去年,40 岁 「硬捧不红」 的向佐,也靠着 「邪修」 人设开辟了一条新赛道。因为在 《门前宝地》 中贡献了 「摸鼻」、「扇耳光」、「向天宣誓」 等一系列 「名场面」,他被网友竞相吐槽、模仿,相关话题量持续飙升。
然而,面对网友的嘲讽,向佐不仅没有生气,反而一把子接住流量,彻底 「放飞自我」。无论是在表演综艺中的 「越努力越好笑」,还是跳操时 「翘臀蛄踊着」 的魔性画面,抑或是将郭碧婷和向太衣柜掏空的 「女装大佬」……逐渐 「辣眼」 的画风,让他被网友戏称为 「强悍的爸,霸道的妈,漂亮的老婆,性感的他」。
自此,向佐真正迎来事业转折,不仅热度暴涨、路人缘回升,更将 「邪修」 人设牢牢钉在了身上。
不难看出,当下 「邪修」 已经成为了艺人们收割流量的新秘籍,在内娱刮起了一股 「邪修」 风。
「邪修」 为什么能圈粉?
「邪修」 之所以圈粉,绝不仅因为明星偶然的 「放飞自我」 或单纯的率性,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和心理动因。
首先是反传统明星人设。「邪修」 以 「去伪装」 的姿态,为大众提供了稀缺的真实感和反差感。当下,在高度包装、人设雷同的娱乐圈,大众对于完美无缺、言行谨慎的 「假人」 明星早已感到疲惫。而这波拥抱 「邪修」 风的艺人却主动打破这层 「滤镜」,其出格、突兀、不按常理出牌的行为,反而散发出强烈的 「活人」 气息。这种真实与反差,迅速消解了明星与大众之间的距离,建立起信任与情感连接。
正如向佐从 「富家公子」 到 「女装大佬」 的转变,这种强烈的形象反转不仅制造出新鲜话题和记忆点,其玩得起的态度,更让不少对他原本无感的观众路转粉。事实上,大众始终青睐反转叙事与成长线,而 「邪修」 恰恰符合观众对于蜕变系故事的期待。
其次是契合了年轻人的审美取向。当下,在网络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更倾向于用戏谑、调侃的方式去解构传统权威。「邪修」 中自带的叛逆感和幽默气质,迎合了这种拒绝严肃、热衷造梗的心理,因此极易获得年轻群体的认同和推崇。
从传播层面来看,「梗」 是互联网的硬通货。像是 「白月光」 这类易于传播、二创潜力高的话题,很容易成为催化剂,让艺人的翻红从线性传播升级为病毒式扩散。在这个过程中,网友不再只是被动的接收者,而是成为了主动的创作者和传播者,持续为话题注入新的生命力。
最后,「邪修」 之所以能持续圈粉,在于它构建了一种深层次的心理认同,精准切中了当代人对于 「真实关系」 的渴望。这不仅是单纯的反差或解压,更是一种 「双向联结」。
就像颜安与小助理之间的互怼日常,让观众感受到的是一种友情般的默契与真实。这种敢于流露尴尬、坦然接受不完美的姿态,带来了一种 「TA 是我的朋友」 的亲近感。同样,这种姿态不仅提供欢乐,更提供了一种情感上的陪伴与自我接纳的勇气,让人相信即使不完美,也依然可以做自己。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真性情」 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固然能拉近距离,但如果失去共情与分寸,也可能导致翻车。像是吴京发表的爹味言论,或是黄磊好为人师的说教感,最近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某种程度上,追捧 「邪修」 背后的情绪内核是 「活人感」。技巧可仿、梗可造,但真正打动人的,是那份姿态背后流露出的、契合大众情绪的 「真性情」。相对的,一旦过度或被观众察觉出算计与刻意,这种双向联结便会顷刻消散,「邪修」 也就真的成了 「邪」。
明星 「邪修」 翻红指南
那么,如何才能精准拿捏 「邪修」 的精髓,避免一不小心 「走火入魔」?
通过深入观察多个案例,文娱先声总结出了一套当代明星 「邪修」 翻红的实操指南:
心法一,拥抱争议,幽默化解。当争议或负面标签袭来时,放下 「偶像包袱」,承认不足、主动接梗,往往比回避或否认更有效。敢于自我调侃,不仅能化解尴尬,更可能将原本的劣势转化为个人记忆点。
心法二,真情流露,不塑金身。无论何时,真诚永远排在第一位。观众早已厌倦过度包装,一点点自然流露的 「瑕疵」,反而能提升信任与亲和力。但要切记,「真实」 不是表演,切勿硬立人设,一旦刻意,则会适得其反。
心法三,玩梗适度,见好就收。再好笑的梗,一旦玩多了也会 「滥」。尊重梗的生命周期,在适当的时候学会 「收手」,避免沦为恶意炒作,是持续赢得观众好感与认同的秘诀。
正如此次何晟铭被观众调侃的 「邪修四步棋」,从主动入场玩梗、化被动为主动,到直播时大方承认 「有流量不接是傻」,肯定于正 「扛着几百人吃饭」 的行业付出,再到七夕配沙漠独行图、告别 「白月光」 话题。这套高明且不失体面的操作,不仅未引发反感,反而令他稳占 「梗王」 与 「内娱活人」 的称号,真正实现了热度与口碑的双丰收。
在这个层面上说,「邪修」 的本质是一场基于互联网语境的 「流量游戏」。它凭借反套路、接地气、强互动的方式,在持续输出情绪价值的同时,精准切中当代人对于趣味、真实、参与感的强烈需求,从而实现快速圈粉和形象破圈。
在社交媒体无孔不入的当下,明星早就不再仅仅是高高在上、难以触及的符号,而是需要主动下凡,成为乐于互动、敢于流露真实的 「活人」。
但必须警惕的是,「邪修」 不等于 「修邪」,理想的形态,终将是野路子的网感与正经业务能力的融合。否则,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笑料,更难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