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11 日 12 时 59 分 47 秒
商业动态

这个时代最大的红利是什么?

近期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当前最大的时代红利,是如今是普通人躺平成本最低的年代。」

从理性上来说,我没法否认这句话。此时此刻,我正喝着淘宝闪送的 3 块钱奶茶,吃着美团满 28 减 18 的炸鸡敲键盘,这样的时代上下五千年确实是头一遭。

但从感性来说,我没法称赞这句话。

因为我知道,我付出的成本,就是其他人的收入。

总有很多瞬间,让我没办法为自己占了便宜沾沾自喜:

在我开门发现给我送奶茶的是一位孕妇外卖员时;

在我叫了一位家政阿姨,发现她化着好看的妆,得知她曾经开了 5 家美容院时;

在我前几天和网约车司机聊天,得知他是在裁员后开车出门假装上班时;

在我楼下摆摊的摊主 38 度还戴着口罩,意识到他们可能不只是为了食品卫生,更是因为害怕被以前的同事和朋友认出来时;

这些瞬间似乎总在提醒我:躺平成本低,既可以说是最大的红利,也可以说是其他所有红利消失的原因。

 二

就拿便宜外卖来说,背后是很多人的不高兴。

骑手不高兴。《晚点 LatePost》 的报道里,一组数据让我印象深刻:中国外卖业务人力成本低至约 1 美元 (美国:5 美元);送餐速度平均每单仅需 35 分钟 (美国:75 分钟,俄罗斯:数小时)。同时拥有最严苛的超时惩罚,超时 3 分钟内,扣本单收入的 20%,超时 3 分钟以上,扣本单收入 50%,超时 15 分钟以上,这单白干。

而根据成都的统计数据,2021 年 1 月至 8 月,平均每 1.5 天就有 1 名骑手因交通事故受伤或死亡。31 ~ 45 岁外卖骑手占比近 45%,有 37% 的外卖骑手每天工作超过 10 小时,但是月收入超过 1 万的外卖骑手只占了 2%。

开店的也不高兴。用户的补贴,一半以上由店家承担。不愿意参加补贴,就没订单;参加补贴,订单增长但利润不长。

店员更不高兴。小红书上可以搜到许多打包打到手抽筋的奶茶店员在吐槽,他们的时薪并没有跟着订单一起增长。

大厂员工估计也不高兴。这次搞外卖大战,工资福利加不加不知道,KPI 肯定是要加的。

我们消费者虽然省了钱,但吃到的大多数外卖,是用 AI 生成门店照片,没有堂食。

几个这辈子可能都没炒过菜的大汉,在阴暗的小房间里操弄着几台微波炉,把食物打包进一个个国潮包装袋,递给匆匆赶来的骑手,让他们送出这一份份 「赌上厨师生涯的炒饭」 或者 「xxx 绝无预制菜」。

这时肯定有人说了,都是平台在作恶,为了抢占外卖市场,获取高额利润,让所有人被压榨。

我稍微研究了一下,发现外卖业务对互联网大厂来说其实是一根狗都嫌没油水的骨头。

滴滴,支付宝,抖音都做过外卖,然后都主动不做了——原因肯定不是太赚钱。

就连几乎形成垄断的美团,与其说是靠外卖赚钱,不如说是把外卖当成了到店团购业务的流量入口,外卖引流,靠团购抽成赚钱。毕竟外卖一单通常就二十多块还免配送费,给商家抽成 30% 看起来高,大部分都得发给骑手。而团购不仅客单价高,抽成多,还不用支付给骑手。

所以本次外卖大战最荒诞的一点就是,几家大厂在外卖打得热火朝天,但没有一家是真心想做外卖的。

最开始发动战争的京东想的可能是我电商份额越来越低了,你美团能用外卖给团购引流,那我也给自己的电商业务引流,烧掉的钱就当广告费了。

淘宝想的可能是,美团外卖最近不仅卖吃的,还在大力推什么 「闪购」,连手机电脑都想卖了,把战场烧到我家门口了,那我也搞个 「闪送」 把火烧到你家里去。

美团想的可能是,京东说承诺外卖利润永不超过 5%,我听了只想邪魅地冷笑一声,外卖这个业务什么时候利润到过 5% 了?外卖真这么赚钱,字节怎么做了没多久就不做了?

字节说,你们慢慢打,我就不掺和了,反正不管是外卖送累了,还是点外卖吃饱了撑了,最后都是要刷抖音的。

平台要赚钱,商家要赚钱,房东要赚钱,骑手要赚钱,我们要便宜。既要又要的结果,自然就是环节上的每一个人都卷生卷死,将就活着。

仔细想想这个逻辑,我们就会发现,它不只适用于外卖,也是很多行业的现状:不卷立刻死,卷生卷死也就卷出个苟活。

我们是靠最极致的内卷,卷出了最适合躺平的时代。

与其说是红利,不如说是无奈。

最近很流行 「经济上行期的美」,现在正在进行的外卖大战,大约 10 年前就来过一次了。

但那一次,所有参与方都很快乐,亏损由平台和投资人买单,反正只要能换来用户数字的增长,一边烧着钱,一边也可以带着上市敲钟财务自由的美梦入睡。

2016 年我曾经遇到一位 uber 司机,他的车窗上贴着吴京,那一年滴滴和 uber 正在进行惊天地泣鬼神的网约车大战,打车比坐地铁还便宜,开网约车轻松月入两万。

他说他本是京郊的村民,外卖大战的时候来北京送外卖,一个月能挣两万。他跑了一年外卖,就攒下了车钱来跑网约车,跑了一年车就开了公司,自己租了几辆车给老乡跑,现在已经在燕郊跑出三套房了。

那正是我大学毕业的那年。

听到这个司机的故事,我觉得好莱坞电影里的什么美国梦,华尔街之狼都弱爆了,远不如金融街上的网约车战狼。

那年我本科毕业,0 实习经历,学了经管类专业,不想做本专业工作。就凭借上大学时自己写出一个万粉的公众号,就找到了外企的新媒体运营工作,月薪过万,不用打卡,看病全报销,没有 KPI ,年假 15 天。

而且那时候的新媒体运营,真的只需要写公众号的文章,不需要你同时会写作拍摄剪辑和同时运营抖音快手小红书,但后来我离职了,因为觉得工资太低主动跳槽了。

想到这里我自己都想抽自己一耳光。

直至今天,我还是常常回想起那个司机眼里有光的样子,我现在只希望他在燕郊的三套房别是三成首付买的,不然他在红利期赚的所有钱,不知道够不够他燕郊房子亏的。

而我也在 2023 年遭遇失业,并且失业后的第五天就在踢球时粉碎性骨折,养伤半年无法找工作。伤愈复出之后正欲大展拳脚,发现已经没有一家公司会接受 gap 半年以上的简历了。

并且我通过个人的奋斗,在 2021 年凑够首付,贷款买房,成功登上五千年房价的珠穆朗玛峰,亏掉了红利期赚的所有钱,知道了什么叫高处不胜寒。

我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年近 30 时,背着房贷和刚毕业的年轻人站上了同一起跑线。

所以有时候,也不必太羡慕吃到红利的人。

玩游戏的都知道一句话,一代版本一代神。

时代也一样,目前的版本虽然增加了操作难度,但也改进了平衡性,极大削弱了上一个版本强势的英雄和玩法,他们如果没有及时调整玩法的话,上一个版本上的分,这个版本得加倍掉下去。

版本的共识,从 985 毕业进大厂轻松年薪数十万,房价永远涨。到 985 文科不考公就只能送外卖,房价永远跌,不过相隔三年。

不过和游戏不同的是,时代不会提前发布版本更新的通知,网络上各路大仙神棍对版本的预测也基本不可信。

要知道,高考物理最后一道大题,让你预测在绝对真空中质量绝对均匀的小球在绝对光滑的斜面上下一秒的运动轨迹,90% 以上的人都解不出来。

那你凭什么相信你能预言现实这样一个复杂且混沌,条件不充分的系统,在多年以后的发展轨迹?

下次有人跟你说未来一定会怎样怎样,你可以直接问他,高考物理最后一道大题做对了吗?

归根结底,每一个时代的主流思潮,其实都是在后视镜里看未来。

能把当前版本解读正确的人就很少了,能预测未来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就算预测对了大方向,现实中也有无数你预测不到的细节。

比如 「躺平」 也不是啥新概念了,四五年前就流行过 「FIRE」,大概就是攒一笔钱,然后躺平靠吃利息生存,是不是很有先见之明?

但第一批回来找工作的也是他们,因为他们之中没几个人预测到了利率的下降速度,大部分都是按照保本理财至少有百分之四到五的年化利率来计算利息的——在四五年前,这确实挺保守的。

而且,作为一个失业后真的躺平过大半年的人,我的切身感受是,躺在出租屋里,吃着预制菜,喝着植脂末的生活,就像养鸡场里的鸡,并且永远看不到出栏的那天,实在是谈不上幸福。

当然,我知道我代表不了所有人。

那段时间我曾认真观察过我家的猫,我发现家猫是真的喜欢躺平,它们一天要睡 20 个小时,一出门就应激炸毛,路都不愿意走。它们热爱独居,有领地意识,就算是亲生孩子,长到几个月大也要一脚踹走——但从未有一只猫抱怨原生家庭。

你要是能做到跟猫一样,那躺平应该很爽。但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其实更像狗,需要社交,需要认可,需要出门溜达。

我想这可能就是为什么狗比猫更忠诚聪明,但狗却常用于骂人的词汇,而猫不会,大概就是因为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

所以人们骂人只会骂狗娘养的,不会骂猫娘养的,毕竟要是有个猫娘愿意养自己,想想应该还挺幸福的。

躺平的悖论就是,躺平最爽的时候,就是有班上的时候。

就像玩游戏最快乐的时候是爸妈不让玩的时候,吃美食最快乐的时候是穷得吃不起的时候,谈恋爱最快乐的时候是老师不许谈的时候。

1967 年,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做了一个著名实验:把狗关在笼子里,给予电击,狗最初会挣扎、嘶吼。

多次重复后,他打开笼门,但狗在电击来临时也只会蜷缩发抖,而不会逃跑 ——因为 「不管怎么努力都没用」 已经深深地刻在它的脑海里。

嘴上喊着想躺平的,大多数也是被上班折磨得身心俱疲的人。

躺平不是什么时代红利,而是一个人习得性无助时的本能反应。

不要强行在时代找红利,就算找到了,你也可能是红利本身。

偏要说这个年代有什么红利的话,我觉得这个年代有两大红利:

第一,是成功和饿死一样难。所以用优绩主义逼迫自己卷成王中王,和担心在产能过剩的年代会饿死都没有必要。

第二,是一切都来得及。很长一段时间,按照社会规训去生活就是最优解,毕竟确实不买房就来不及了,不升职位置就被人抢走了,不跳槽就错过薪资翻倍的机会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如果有人在 2015 年不幸被判十年有期徒刑,那么当他出狱时就会发现,聊天还是用微信,点外卖还是满 28 减 18 ,房价还是 15 年的价格——甚至更便宜一点。他唯一需要学会的事情就是刷抖音,这个倒也不难学。

这两大红利的结果就是,这个年代给了普通人喜欢点什么的自由。

是的,以前的人真没有这个自由。

在所谓的红利期,只有成功了,财务自由了,喜欢点什么才是正当爱好。

那个时代的主流思潮就是,机会这么多,红利这么多,错过就是你不努力,你没本事。上学就应该放弃爱好好好学习,毕业了就得卷职场 996 赶紧攒钱买房。

但现在这个年代就不一样了,都来得及,都可以等。你急着买房别人笑你傻,等一年少辛苦十年;你卷职场别人说你是工贼,等着 35 岁一身病然后被裁员吧。

而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就算花点小钱,花点时间,谁要是敢指责你,你只要拿出没背贷款的征信报告和没有红色提醒的体检报告,谁不得反过来夸你一句牛逼?

上下五千年,也只有这个年代能有这个待遇。

我的父亲在他 45 岁那年开始爱上摄影,虽然他没有看过任何一部希区柯克的电影,但已经能够熟练使用希区柯克变焦。

后来他告诉我,学摄影的契机,其实是评职称失败,他感到事业已到达天花板,不可能再进一步了,遂产生了寄情山水,度此残生的悲观主义倾向,而他又想留个记录和念想,就想到了学摄影。

而他当初为了买摄影器材,又因为事业失败,没什么钱,只好把烟戒了省钱,又为了给摄影找素材,每天日行万步,瘦了 30 斤,治好了多年的三高。

而当初在竞争中胜过他的人,有的进过 ICU ,有的身陷囹圄,回头来看,这反而是最成功的决定。

「人生太长了,能把握的只有自己喜欢的事。」 得知我失业后劝我考个闲一点的事业单位躺平和他一起学摄影的父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最后,我前面提到过一句话,「一代版本一代神」,在我们英雄联盟玩家里,这句话还有后半句,「代代版本玩盖伦。」

盖伦是英雄联盟最早的一批英雄,因为机制简单,通常是新玩家入门的英雄,同时因为操作上限低,即便游戏版本已经更替了上百次,它也几乎从没有成为版本强势英雄,很少登上过职业赛场。

但当你不在意排位的分数——反正这个游戏早就过了巅峰期,排位分数再高,也赚不了多少钱,引不来多少吹捧时,你就会想起,当初第一次打人机,怯生生地选了个盖伦,然后默默蹲在草丛里的那个下午。

你会发现,在这个游戏里,获得最多乐趣的,反而是 「代代版本玩盖伦」 的人。

希望有一天,有人问你为什么在这个年代还能热爱生活,你只需要高贵而冷漠地回他一句:「因为我别无选择。」

我的爱好是坐绿皮火车漫无目的旅行。在慢慢走的火车上,我遇到过愿意把他的一生讲给我听的老人,和比我去过大多数景区都更好的风景。虽然房子亏掉了首付,但是至少风景还不错。我常告诉自己,与其悔恨过去,不如多看窗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杂乱无章,作者:陈昌

推荐阅读

风暴眼丨神佛拜一拜,工资紧一紧,假期扣一扣……知名企业打工人不干了

admin

半年报披露 「异类」:一公司称无法按期交卷 四公司部分董事未 「保真」

admin

生于 1997 年,卡罗琳·莱维特将成白宫发言人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