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动态

大众点评失去 「大众」,高德扫街榜精准 「点穴」 美团

文章来源:钛媒体

文 | 唐辰同学

高德精准 「点穴」 美团点评。

910日,高德地图宣布,推出全球首个基于用户行为产生的榜单:高德扫街榜,构建全新的线下服务信用体系,以全力支持线下餐饮及服务消费。这是一个事先张扬的绝密项目,据传阿里为此封楼数日。可见对其重视程度。

有意思的是,美团在同一天抢在高德动态披露之前宣布,即日起,大众点评将正式重启品质外卖服务。甚至,美团也表示,其CAI智能体服务正在封楼测试阶段,将于一周内发布。

如果把外卖大战看作是本地生活的第一轮交锋,高德地图扫街榜的发布,则是把这轮争斗推到第二阶段。从到家延伸至到店,是水到渠成的一步。但高德的精准打击,也把一个藏在水底的大众点评,重新打出水面。

显然,美团对高德扫街榜忌惮了,重新把边缘化的大众点评推到台前,并进行针尖对麦芒的防御。这个牛夫人还能打么?

二选一但仍在养家

大众点评上线于2003年,比美团早了7年,比小红书、抖音早了十余年,一度是本地生活领域最为成功的UGC平台。

2015年被美团合并后,王兴就一直在去点评化。比如,原本约定的美团点评双独立架构被一步一步拆解,大众点评原管理团队也相继被退出。

2020年,大众点评的名字证实从美团消失美团点评只剩美团。官方虽然一直强调,大众点评保持独立发展,但其在美团内部的受重视程度并没有得到明显提升。

当时还传出,在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的主导下,大众点评想过更彻底更改名称和产品形态,但这些尝试最后都不了了之。

这是美团版的二选一,大众点评必然不会被待见。

即便如此,大众点评依然是美团最大的现金流之一。这可能超乎很多用户的想象。《晚点LatePost》 曾在2023年报道,大众点评经过了几次改版,至今每天只有 1500 万人打开,其日活用户数不到抖音的 2%、小红书的 1/6

摆在大众点评面前的现实是,产品数据和并购之前没有太大区别,但也不能随便转型,因为它太赚钱。当时大众点评一年为美团带来超百亿元收入。美团收入占比最高的外卖业务,利润微薄,到店及酒旅业务贡献了其大部分利润,其中大众点评就贡献了近三分之一。

高盛在20253月的一份研报中指出,美团到店 (点评) 酒旅业务的利润率在2022年到2024年依次是46%35%33%2025年利润率测算为34%

在外卖等占收入大头的业务不挣钱,到店 (点评) 酒旅业务的这种明显高于互联网行业平均水平的盈利能力,意味着商家需要给平台支付高额的运营、营销费用。

根据了解,美团到店 (点评) 的变现方式有平台抽佣、广告推广费用、固定年费等。据国信证券测算,商家在美团到店 (点评) 的经营成本约为产生GTV(总交易价值) 的5%20%,相当于商家在其平台卖出100元消费券,需要支付5 元20元不等的费用。

美团敢如此收费的底气在于,大众点评建立的到店餐饮评价体系,是中国餐饮行业具有绝对统治地位的评分系统。

其在巅峰时期占据中国到店餐饮市场80%以上。国海证券的研报数据显示,在到店餐饮市场,2021年美团点评占据的市场份额高达83%。据预测,2025年美团到店餐饮的市场份额在70%左右,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具有绝对市场支配地位。

大众点评虽然被雪藏,但一直是美团的摇钱树,不仅养活了美团早期的新业务,比如美团闪购、美团优选等,还掌握着到店业务中最重要的商家资源,成为美团最稳固的后防线之一。

美团管理层也认为由此构建的护城河牢不可破。大众点评靠着这个优势,牢牢把控了到店交易链接的前端,其评分系统、评价体系,可以直接影响很多消费者的到店决策,成为美团到店体系的核心环节。

点评已经失去大众

过去七八年,美团凭借左手到家 (外卖),右手到店 (点评) 的模式,稳坐中国外卖老大哥的位置。根据交银国际证券的研报,2024年美团外卖市场份额占比为65%。这比202074%的市占率有所收缩,但还是远超相关法律规定的支配地位的50%门槛。

这种一家独大的行业格局,直到最近的外卖大战,才被几杯奶茶打破。面对高德大兵压境,王兴不得不又拿出大众点评。

图源:美团宣布重启大众点评品质外卖·美团 Meituan 公众号

大众点评也在既要养家,又不能轻易转型的尴尬境地中,失去了自己的姓名,也丢掉了大众(消费者)。这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大众点评变大众差评有老饕好友跟我分享,现在去一个陌生城市,如果跟着大众点评吃美食,探店,那就要反其道而行之。没有差评的5星好店、搜索排名靠前的必吃榜,一定要慎重。

不少食客也发现,原本评分不高的当地餐厅,往往会带来惊喜。年轻人之间流行起寻找「3.5分宝藏餐厅。这是因为熟客常去的餐厅,不必维护大众点评,也不去刷分。

更多消费者或都经历过,被餐厅通过送甜点、送菜品的方式,索要收藏、拍照并5星好评。还有不少餐厅服务到位,直接帮拍,帮写。

对商家来说,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比如,广州某鱼生店老板发微博说:你不积极点,评分就上不去,客流就少了,竞争不过别人。

如何运营大众点评几乎成为餐饮等商家,在本业之外必须要掌握的新技能。有经验的商家和公司,也学会利用工具刷出爆款网红店。这何尝不是一种本末倒置?

当商家把精力放在通过优惠、送菜、返现等方式索要顾客好评时,势必会消耗掉他们在服务上的投入。

平台又在其中充当什么角色?央视财经 《财经调查》 在7月份的一档节目中报道,个别正规平台为了整体流量和利益,也在暗中撮合这种刷评控评模式。随后在记者体验环节,直指大众点评探店笔记造假。

图源:央视财经

这背后是大众点评被注水的评分体系,已经渗透进线下消费的各个角落,从美食点评,到KTV、按摩店、游泳馆、剧本杀店……商家、店铺的满屏高分好评的另一面,是对平台的差评,其代价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坍塌。

二是,越来越像小红书,成网红榜,营销榜。大众点评有一套自己的会员体系,从橙V开始,再经历VIP 1-VIP 8 的漫漫升级路。成为顶级V8后,可以享受多种权益,比如霸王餐(现改名 「免费试」) 抽奖资格。

这些橙V就是大众点评自己的KOLKOC。高等级橙V的好评或者差评,因为权重高,很容易被用户刷到,这就滋生出一条灰色产业链。虚假好评或者恶意差评成为这门新生意的主要手段:好评可以花钱刷,差评也可以花钱删。

有媒体评价,当这些高等级橙V被第三方组织起来引爆一家商铺时,就足以盖过其他噪音。而且不比从前认真写评论,现在的流量很容易通过营销手段打造,就像以前的明星靠作品,现在的流量明星靠包装。

这个模式中,付费意愿高、推广需求强的往往是财大气粗的连锁店、网红店。知名自媒体六神磊磊就坦言,这些榜单是可以被收买的。

美团不是没想过治理,比如不断调整大众点评会员的权益、打击养号和刷单等行为,但这种平台单向操作,引发更大的质疑。这是因为要养家的大众点评,很难在商业化与UGC平台的纯洁度之间,找到管控的平衡点。

久而久之,大众点评也就成了大众差评,必吃榜也就成了网红榜、营销榜,对于绝大部分餐饮企业来说,几乎形成评分定生死的难解之局。对消费者来说,他们的信任也在一次次踩坑中被消耗掉。

就像虎嗅一篇文章的标题,《大众点评这么假,你还是离不开它》。根源就是美团在取得到店市场统治性优势后,过度商业化点评体系,加剧了行业无序发展。要打破这种局面,就需要外来者打破大众点评的现有格局,建立更加全面和真实的餐饮评价体系了。

整顿行业,需要新势力来破局

过去几年,抖音、快手等流量新势力也不断在本地生活领域向美团发起冲锋,虽然都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整体上还是没有能撼动美团。美团自身也在寻求改变,但路径依赖,动力也不足。

高德扫街榜的出现,直接打在点评的命门上。具体来看,高德打出了三招:

第一招是大众点评早期是独立的第三方消费点评网站,凭借真实可靠的点评,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如今,高德扫街榜聚焦美食、酒店、景区三大类目,直接对标大众点评,但又存在显著差异化。

高德手握海量、真实且难以伪造的出行行为数据,其平台10亿人用脚投票出真实榜单:真导航到店、真信用评介、真熟客常去。

高德还引入芝麻信用体系等措施,用户导航到店后的评价、芝麻信用高的人评价权重都会相对更高,但仅作为一项权重依据,不会像大众点评一样,把V8用户话语权无限放大话语权一旦捆绑了利益,非常容易失真。

这种通过行为+信用构建线下服务的信用体系,为用户提供更可信的消费决策参考,将真正重构本地生活新生态。其商业价值就表现在,用户的真实行为数据将成为衡量商业价值的核心标尺,信用将取代流量成为商家最宝贵的资产。

这打在美团的痛处,在其宣布大众点评重启品质外卖的通告里,满屏都写着真实二字。真诚是最大的必杀技,真实是获得消费者和商家最强武器。

知名科技评论作者谢璞认为,高德打美团到店,目的就是让美团血流,王兴把外卖入口放一部分到点评,重新浇灌点评内容

图源:高德扫街榜截图

第二招是免费入驻所有商家均可以免费入驻,没有什么页面装修费用,也不需要付费购买流量、上活动,这就规避了平台既当裁判,又当选手的多重身份。

这意味着,高德扫街榜榜单对所有商家一视同仁,评分和排名只取决于消费者的用脚投票,核心是为用户服务。

这也是对真实性的一种平台保证,让商家、店铺放心的将高德扫街榜作为一种工具或者系统插件,引入到日常经营当中。

第三招是AI高德扫街榜的底层技术支持是AI,用AI确保榜单信息的真实性。高德在8月宣布全面AI化,推出基于空间智能的AI原生应用高德地图2025,以及全球首个基于地图的AI原生智能体。

这个升级将过去高德地图静态的路网、地点与动态的交通流,转化为可被AI推理和行动的空间知识。用户可以在一个空间智能体里,完成从定位、导航、出行服务再到到店消费的全流程服务。

基于全新AI能力,高德对用户在高德地图上的导航、到店等行为进行科学量化,同时检验评论的真实性、专业度、时效性、内容质量等。最后,高德通过AI模型驱动计算得出分数,利用AI能力提升识别和过滤虚假信息。

高德方面还表示,高德扫街榜将与高德地图的AI出行助手连接贯通,用户可通过小高老师使用榜单产品。这也说明,高德扫街榜不是扁平的排行,而是对复杂、丰富生活场景和用户选择的AI化真实呈现。

事实上,这三招的根本落脚点,还是构建全新的线下服务信用体系。正如业内媒体分析,高德扫街榜的创新性在于,将出行行为与店铺评价结合在一起。扫街榜的商家综合评分,纳入了用户导航、搜索、到店、收藏等真实行为和多维度数据,是基于用户真实的一次又一次身体力行。这也让刷单难度大幅提升。

试想一下,在这样的机制下,如果商家刷评,需要大量完成从导航到店、到好评,再到反复到店等一系列动作,已经没有现实可行性。

榜单实质就是公信力,这是大众点评失去的,也多少流量也灌溉不起来的核心价值。德扫街榜就是一个以AI为底子的新物种,不是打榜,而是通过10亿用户用脚投票,扫街扫出一个真实可信的榜单。这也是其宣传口号——10亿人用脚投票的真实榜单——的个中含义。

对高德而言,从地图转向生活服务平台,这关键一跃充满挑战。高德扫街榜要成为消费者公信力的守护者,大众点评踩过的坑,或许也会再踩一遍。但其精准点穴美团,对线下信用体系重建的尝试,就是本地生活市场需要的新力量。

参考资料:

虎嗅,《大众点评这么假,你还是离不开它》

APPSO,《越来越像小红书,迷路的 「大众点评」 失去大众》

央视财经,《央视曝光:大众点评探店笔记造假》 

Tec星球,《阿里到店业务新一步,为什么是高德?》

推荐阅读

郑栅洁:十四五前 4 年我国经济增速平均达到 5.5%

admin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 正式实施美日贸易协定

admin

断供房贷被冷处理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