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天天财经
近期,A 股市场掀起人工智能(AI) 投资热潮。然而,龙头公司短期涨势较快,以光模块、光通信等为代表的 AI 硬件端整体估值水平迅速提升,市场对于后续 AI 行情可持续性出现了一定分歧。
蜂巢先进制造的基金经理吴穹日前接受了中国证券报记者的专访。吴穹表示,AI 科技主线中,部分算力龙头公司业绩较好,市场不断上调预期,但由于前期涨幅较多,未来上涨空间可能会被压缩。可以在 AI 科技主线中进一步挖掘 「高切低」 的机会,PCB设备、液冷等领域未来上涨空间可能会更大。
重视业绩超预期因子作用
对于成长股投资,吴穹借助量化手段研究发现,国内市场表现较为突出的是业绩超预期因子。
「每一只股票,不管是市场视线聚焦的明星股,还是看起来 『无人关注』 的边缘品种,其实都有一定群体在跟踪研究,找寻投资机会。所以,我们看大部分股票的走势,事后都能找到一定的原因,这说明市场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市场上的业绩超预期因子持续有效,即很多业绩超预期的股票能够相对板块走出持续性的超额行情。」 吴穹说。
因此,吴穹将目光投向了业绩超预期可能性更大的成长板块,寻找其中成长空间大、公司有禀赋、管理层可靠且能够兑现业绩的核心品种,然后再结合其未来空间以及当前估值,动态衡量性价比,在组合中不断轮换性价比更高的标的。
在过往的投资经历中,吴穹发现,有时候基本面优质的品种涨幅不尽如人意,但这也符合逻辑,基本面优质的公司往往很难有超预期的表现,所以这正是他进一步探索业绩超预期因子的原因所在,希望结合对远期空间的测算,适当地承担投资风险。
「我最看重一家公司的成长空间以及公司质地,在靠谱的前提下,再去看性价比。目前,我的组合重点配置两、三个板块,二季度主要围绕 AI 投资主线中的算力、机器人领域做配置。」 吴穹坦言,量化模型的作用在于能够帮助自己监控持仓,不断发掘市场上性价比更高的投资机会,并且及时识别持仓中的风险所在,加以规避。
AI 主线 「高切低」
围绕 AI 这一投资主线,吴穹将整个 AI 产业链划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个板块:上游主要是算力;中游主要是数据和大模型;下游主要是应用。应用包括软件类的 AI+教育、AI+办公、AI+税务等;硬件类的机器人、智能驾驶、AI 手机、AI 眼镜等以及文生图或文生视频、AI Agent 等。
按照吴穹的投资逻辑加以筛选,当前 AI 产业链上既有业绩预期空间且能够兑现、同时估值又没有过度透支的环节,主要集中在上游的算力侧以及下游应用的机器人和部分端侧硬件领域,在他看来,相关标的是目前 AI 投资性价比相对较高的资产。
「算力方向的龙头公司业绩的确很好,海外一直在加单,市场对于明年的业绩预期还在持续上调,但在前期累积较多涨幅的情况下,上涨空间可能就没有那么大了。」 所以,吴穹现在致力于挖掘 「高切低」 机会,比如 PCB 设备、液冷等领域,未来上涨空间可能更大一些。
机器人板块也是吴穹认为目前性价比相对较高的投资方向。他认为,机器人整体产业趋势较为确定,尤其是对于未来能够参与特斯拉供应链以及国内相关产业链的公司来说,提前埋伏其中,是比较合适的投资机会。
AI 应用一直是备受市场关注的投资焦点。在吴穹看来,一类是通过 AI 技术把 「不可能变为可能」 的公司,比如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等;另一类则是加深了自身 「护城河」 的公司,比如掌握渠道入口的一些互联网平台。在吴穹的眼中,这些标的都是未来真正能够创造长期价值的 AI 应用类资产。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原标题:蜂巢基金吴穹:围绕 AI 科技主线 挖掘更具性价比方向)
(责任编辑: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