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动态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10 月 16 日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 10 月 16 日电 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不良资产加速 「甩卖」 背后: 资产质量与盈利压力下中小银行谋求主动优化

步入四季度,多家银行加速出清资本占用较高、流动性较差的不良资产 「包袱」,百亿元规模的债权资产转让频现。例如,渤海银行拟挂牌转让约 700 亿元债权资产。广州农商行也发布公告称,将转让底价超 120 亿元的贷款资产包。与此同时,10 月以来,银登中心网站披露的不良贷款转让公告已达 25 条,转让主体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地方中小银行及消金公司等金融机构。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不少中小银行面临资产质量承压、资本充足率下行和盈利能力弱化等问题。未来,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潜力巨大,中小银行应积极探索多元化、专业化的资产处置模式,同时加强 「全周期、主动化、生态化」 不良资产价值管理能力建设。

•‍基本面利空持续发酵 国际原油价格弱势恐难改

进入 10 月,国际原油市场风云突变,一改三季度区间震荡态势,出现破位大跌行情。其中, 布伦特原油期货最低一度下探至 61.5 美元/桶,美国 WTI 原油期货一度跌破 58 美元/桶,均创下今年 6 月初以来新低,本月累计跌幅均超 5%。业内人士表示,短期而言,国际贸易局势的不确定性可能引发市场情绪波动,对原油价格形成扰动。从宏观层面看,全球经济弱复苏但未陷衰退,美联储预防式降息虽然为原油提供一定流动性支撑,但仍难以扭转原油基本面利空态势;地缘因素上,加沙停火协议减弱地缘风险支撑,且 「欧佩克+」 持续推进石油增产,供应端压力增大,而需求端面临季节性下滑,原油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渐显,这将对油价中长期走势构成压制。

•‍机构密集调研苹果产业链公司

9 月以来,机构密集调研京东方、领益智造、大族激光、长盈精密等 30 余家 A 股苹果产业链公司。机构认为,iPhone 17 系列在外观、散热、电池等硬件环节的升级对销量有所刺激,苹果产业链相关公司有望受益。随着其他厂商旗舰手机新品陆续发布,有望促进新一轮换机潮到来,推动产业链加快升级。

上海证券报

•‍知名基金经理调仓布局 「反内卷」 方向

在近期的震荡行情中,公募基金是如何操作的?近期披露的上市公司公告显示,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看好 「反内卷」 概念股,加码了华新水泥、旗滨集团等公司。与此同时,机构最新调研情况显示,受益于 「反内卷」 政策的标的备受青睐。

•‍外资机构纷纷发声 投下 A 股 「信任票」

近日,A 股市场走势震荡,富达、安联、联博、景顺等外资巨头纷纷发声,传递出看多 A 股市场的积极信号。他们认为,A 股市场的短期调整为长期布局提供了良机。从具体方向看,科技股仍为 A 股市场未来重要的投资主线之一。

•‍应对大宗商品不确定性 套期保值已成 A 股公司 「常规操作」

今年以来,全球各类不确定因素叠加,推动金、银、铜等主要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率升至历史高位。作为应对价格波动风险的有效工具,期货和衍生品逐步被实体企业接受,并被广泛运用到日常的套期保值业务中。避险网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至少有 1583 家 A 股实体行业上市公司发布了套期保值公告,已超过 2024 年全年的 1503 家,创历史新高。截至 8 月底,A 股实体行业上市公司套保参与率为 29.9%,较 2024 年末增长 1.3 个百分点。记者近期走访了多家有色金属行业头部上市公司。这些企业普遍表示,期货和衍生品已成为应对不确定性的主要抓手,期待国内期货和衍生品市场体系及配置规则更加完善,进一步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证券时报

•‍首批基金三季报出炉 AI 主题景气延续债基稳中求变

10 月 15 日,首批基金三季报陆续出炉。从整体情况看,不同类型产品在三季度均展现出各自的特色。权益类产品借助人工智能等高景气赛道斩获不错的收益,同时也迎来了规模的稳步增长;债券类产品则在市场波动与利率曲线变化中调整策略,力求在分化格局中稳健前行。

•‍两券商率先预测净利增逾五成 分析师普遍高看券业三季报

首批券商三季报业绩预测已经出炉。近日,东吴证券发布三季报业绩预增公告称,前三季度净利润为 27.48 亿~30.23 亿元,同比增长 50%~65%。在东吴证券之前,东莞证券也披露了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信息,预计同比增长 77.77%~96.48%。今年前三季度,A 股主要股指表现亮眼,新开户数据大幅增长,市场成交规模同步扩大。多家券商分析师预测,受益于市场交投活跃度提升,券商前三季度业绩将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科技股再度强势 基金经理称 A 股结构性行情延续

进入四季度,A 股市场即将迎来收官战,而季初市场却迎来显著的风格切换。市场陷入高位震荡,科技板块投资情绪一度有所降温。但 10 月 15 日 A 股市场再度反弹,沪指重返 3900 点,科技及新能源等成长板块仍然表现强势。那么该如何看待 A 股大盘以及科技板后市的表现?一些基金公司及相关人士普遍认为,A 股将继续延续结构性行情,接下来将淡化对市场的判断,从中长期角度布局,看重公司估值和基本面,通过自下而上精选个股,持续聚焦于寻找低预期、低估值的高质量企业。

证券日报

•‍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超 30 万亿元 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

初步统计,2025 年 9 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 437.08 万亿元,同比增长 8.7%。2025 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 30.09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 4.42 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 14.54 万亿元,同比少增 8512 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 946 亿元,同比少减 1117 亿元;委托贷款减少 572 亿元,同比多减 417 亿元;信托贷款增加 2004 亿元,同比少增 1558 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 3011 亿元,同比多增 4487 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 1.57 万亿元,同比少 151 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 11.46 万亿元,同比多 4.28 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 3168 亿元,同比多 1463 亿元。

•‍1469 只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前三季度 「成绩单」 出炉

2025 年前三季度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收益率 「成绩单」 陆续出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登记的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中已有 1469 只披露了前三季度年化收益率 (以下简称 「收益率」),其中,1385 只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取得正收益,占比为 94.3%。受访专家表示,今年前三季度,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收益率表现较好,主要受险资加大权益配置、股市行情较好、固收资产估值上升等因素影响。

•‍四季度权益市场有望迎更多增量资金

进入四季度,公募基金迎来年度 「决战」。数据显示,截至目前,10 月份新成立基金总数达 94 只,新基金发行升温态势明显。今年四季度,在宏观经济持续向好且流动性相对宽松的条件下,新基金发行的支撑性因素延续,有望为 A 股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编辑:王媛媛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