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动态

【财经分析】 产区新季大豆上市:价格稳中有涨 「优质优价」 格局凸显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哈尔滨 10 月 24 日电 (记者 梁冬) 当前,我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的新季大豆收割已近尾声,新豆批量入市。市场呈现明显分化态势:低蛋白货源供应宽松,高蛋白大豆则需求旺盛、供应紧俏,「产能稳升、品质导向凸显」 的行业特征愈发清晰。业内分析指出,短期豆价仍具上涨动力,但随着新豆上市量持续增加,价格将逐步趋于稳定。

产区现货价格稳中趋强

「国内大豆现货市场呈现稳中偏强、新陈交替的走势,东北产区新豆收获接近尾声,农户惜售与贸易主体积极收购的双重作用,推动基层豆价走高。」 黑龙江省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和技术中心高级经济师王春凌表示。

目前东北产区基层豆源收购价已小幅上调,毛粮收购价格在 1.75 元-2.20 元/斤区间波动,有订单的贸易商近期收购积极性较高。大豆价格上涨后,豆农惜售情绪浓厚;贸易商因收购价和外发价存在倒挂,暂时以卖库存为主。在黑龙江富锦市,某粮食贸易有限公司对 2025 新季非转基因商品大豆的收购价显示,蛋白含量 44% 以上的豆源报价 2.3 元/斤,蛋白含量 43% 以上的报价 2.21 元/斤,品质差异直接决定价差。

截至目前,黑龙江 2025 年新季大豆收割进度已达 98%-99%,即使收割较晚的黑河地区进度已超九成,仅余少量地块待收。政策层面的扶持为大豆产能提供坚实支撑:2025 年黑龙江省大豆补贴涵盖大豆地补 (75.6 元/亩)、轮作补贴 (150 元/亩)、生产者补贴 (350.73 元/亩) 等。此外,还包括大垄密植补贴 (50 元/亩) 和大豆种子包衣补贴 (5 元/亩)。

政策红利持续加码,点燃了农民种豆热情。预计 2025 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稳定在 6800 万亩以上,约占全国 47%。

市场分化明显 优质优价成导向

黑龙江大豆在产能稳步提升的同时,也面临市场分化、结构性矛盾显现等挑战。

「产量上去了,收益却没跟上。」 采访中一位种植上万亩大豆的种植大户坦言,自家大豆蛋白质含量不足 38%,市场价约 1.75 元/斤,扣除人工、水电、肥料等成本,每亩净利润不到 200 元,与玉米收益存在差距。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优质豆源的高收益。「合作社今年种植大豆 8180 亩,平均单产 430 斤、最高 490 斤,蛋白含量超过 40%,售价 2.03 元/斤!」 依安县新兴镇安乐村党支部书记李彦杰介绍,2025 年合作社实现了总销售收入 714 万元,叠加 479 万元政策性补贴,扣除 171 万元成本,净赚超 1000 万元,亩均纯收入达 1249 元。

王春凌分析,优质优价的市场信号,推动了贸易商主体对优质豆源的抢收,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整体豆价。「近期山东、河北等产区符合流通标准的豆源尚需等待,这给东北大豆出货创造了空间,尤其是蛋白含量 42% 及以上的豆源,市场需求尤为旺盛。」 这一供需格局使得国产大豆市场呈现优质豆源与普通豆源价差拉大的特征。

多个因素博弈 后期走势需看三大变量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未来大豆市场将处于新粮集中上市压力与存储改善、需求支撑的博弈之中。此外,政策走向也将深刻影响市场走势。

黑龙江省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和技术中心指出,当前销区市场正对东北大豆进行积极补库,主动询价主体增多,北方经销商反馈下游市场对东北新豆接受度较高;同时,压榨需求增量释放,蛋白企业以及笨榨企业积极采买,本月压榨量已实现有效恢复。此外,关内市场新季大豆减产预期仍存,叠加期货豆一主力期价上扬,多重因素有望共同提振未来东北产区现货价格。

从短期看,东北产区大豆价格呈稳中看涨态势,但长期走势仍需关注三大变量:一是国储出价带来的政策导向信号,二是中美贸易谈判的进展情况,三是期货市场的波动变化。

编辑:郭洲洋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