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C
Changsha
2025 年 10 月 27 日 22 时 46 分 03 秒
股市风云

新华社连续两日刊发钟台文署名文章

文章来源:财联社

新华社连续两日刊发钟台文署名文章,今日发布署名文章 《两岸关系发展和统一利好》,昨日发布署名文章 《台湾问题的由来和性质》。

两岸关系发展和统一利好

钟台文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定论。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为推进祖国统一进程、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不懈努力。两岸关系发展历程证明:两岸同胞有着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大势,更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统一后,有强大祖国作后盾,台湾同胞民生福祉会更好,发展空间会更大,更加安全、更有尊严,在国际上腰杆会更硬、底气会更足,台湾将永保太平,民众将安居乐业。

尊重生活方式,保障合法权益

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 「两岸一家亲」 理念,以两岸同胞福祉为依归,致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完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保障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我们先后出台了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 「31 条措施」「26 条措施」,助力台胞台企发展的 「11 条措施」「农林 22 条措施」 等,逐步为台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同等待遇,持续同台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台胞在大陆投资兴业、安居乐业,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

我们追求的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在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统一后,台湾地区现行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将得到充分尊重,实行 「爱国者治台」、高度自治,广大台湾同胞可以真正当家做主,私人财产、宗教信仰、合法权益将得到充分保障,爱台爱乡的感情将得到充分照顾。

突破经济发展瓶颈,分享国家发展红利

两岸经济同属中华民族经济,两岸同胞是命运共同体。数十年来,两岸经济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互利互补格局基本形成。尤其在 2008 年至 2016 年,两岸实现全面、直接、双向 「三通」,两岸产业合作持续推进,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初步建立,两岸贸易额不断创下新高。台湾获得新的市场空间和综合成本优势,为其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平台和动能,推动了岛内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台商台企选择在大陆发展,与大陆同胞一道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果和机遇。

统一后,台湾将突破经济发展瓶颈,进一步分享国家发展红利。两岸经济合作越深、越广,台湾经济越有希望实现可持续增长和跨越式发展。台湾经济长期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将迎刃而解,农业、旅游等传统产业可借助大陆游客与消费市场焕发新的活力。两岸共同市场建成后,台湾商品进入大陆将全部实现零关税,台湾企业可以依托大陆雄厚的资金、庞大的市场、完整的产业体系及共建 「一带一路」 倡议带来的机遇做大做强,台湾同胞可以从两岸贸易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两岸产业链将深度融合,台湾的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生物科技等优势产业可与大陆产业优势互补,两岸企业完全能够携手发展,走向全球。

财政尽可用之于民,尽享国家整体资源

我们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增进两岸同胞的亲情和福祉,实现两岸同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我们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制度优势更加彰显,创新活力更加强劲,物质基础更加雄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我们有能力让 14 亿多人民过上好日子,也完全有能力同台湾同胞一起共创美好未来。

统一后,台湾地区财政尽可用之于民,尽享国家整体资源。台湾将不再受 「台独」 分裂势力和岛内政治争斗荼毒,清除严重损害民众福祉的根源问题。台湾地区财政税收尽可用于改善民生,现行防务预算不再为 「台独」 分裂买单,将可以大量投入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领域,真正为民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国家可以投入支持台湾的民生建设,台澎金马的高速公路、高铁、机场等基础设施将得到极大改善。两岸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可以实现资源同享,长期困扰台湾同胞的民生难题,可以得到根本性解决。两岸商品无障碍流通,台湾消费品的价格将会大幅降低,且将便利进入大陆庞大的消费市场。台湾同胞往来大陆更为便利,台湾同胞就业、创业机会普遍增多,将会过上更加富足康宁的生活。

共享民族荣耀,共享大国尊严

台湾问题产生后,两岸曾对峙、隔绝长达 38 年,至今仍未结束政治对立。但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同根同源、同文同种,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也是台湾光复 80 周年。9 月 3 日,我们在北京举行了庄严隆重的纪念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并阅兵。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都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很多在岛内收看纪念大会转播的台胞激动喊出 「我是中国人」「中华民族万岁」。这充分说明,两岸同胞对中国人的身份有共同的认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共同愿景。

统一后,台湾同胞可以共享民族荣耀,共享大国尊严。台湾同胞将以主人翁身份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真正体会到作为大国公民的尊严和骄傲。经中国中央政府批准,外国可以在台湾设立领事机构或其他官方、半官方机构,国际组织和机构可以在台湾设立办事机构,有关国际公约可以在台湾适用,有关国际会议可以在台湾举办。

远离战争风险,确保安居乐业

长期以来,我们把为台湾同胞谋福祉作为发展两岸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团结台湾同胞,共同反对 「台独」 分裂活动,推动台海形势从紧张对峙走向缓和改善。2008 年至 2016 年,两岸双方在坚持 「九二共识」、反对 「台独」 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开创了和平发展的新局面,给两岸同胞尤其是台湾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事实证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增进同胞利益福祉、促进台湾社会和谐安宁、确保台湾同胞安居乐业的正确道路。令人痛心的是,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 「台独」 分裂立场,勾连外部势力不断谋 「独」 挑衅,妄图 「倚外谋独」「以武谋独」,把台湾带向兵凶战危的险境。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逐渐认清 「台独」 是绝路、统一挡不住,呼吁两岸交流合作、改善经济民生,亟盼台海和平稳定。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衰退、要交流不要分离、要合作不要对抗,已成为岛内主流民意。

统一后,两岸同胞将远离战争风险,确保安居乐业。「台独」 给两岸同胞所带来的战争风险将被消除,外部势力干涉两岸中国人内部事务的黑手将被斩断,破坏台海地区和平稳定、损害台湾民众利益福祉的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两岸同胞可以在和平安宁环境中工作生活,真正过上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充分享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无上荣光。

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一家人,没有理由不和衷共济、大有作为,台湾同胞更没有理由缺席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两岸关系好,台湾才会好;和平统一后,台湾会更好。只要包括两岸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同心同向、团结奋斗,就一定能汇聚起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就一定能开辟两岸关系的美好未来!


台湾问题的由来和性质

钟台文

台湾问题的产生和演变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命运休戚相关。80 年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台湾随之光复。其后不久,由于中国内战延续和外部势力干涉,海峡两岸陷入长期政治对立的特殊状态,由此产生了台湾问题。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是上世纪 40 年代中国内战遗留的问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内部事务,必将随着民族伟大复兴而彻底解决。

历史不容篡改,台湾属于中国地位已定

台湾自古属于中国的历史经纬清晰。考古学证明,台湾先住民是从大陆迁徙去的。公元 230 年,三国时期吴人沈莹所著 《临海水土志》 留下了关于台湾最早的记述。北宋时,澎湖已有汉人聚居。宋元以后,中国历代中央政府开始在澎湖、台湾设治,实施行政管辖。十二世纪中叶,南宋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戍守。元朝政府正式设立澎湖巡检司。1662 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并设立行政机构。1683 年,清朝政府统一台湾,并于次年设立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台湾逐渐发展成为经济繁荣富庶的宝岛。1735 年法国出版的 《中华帝国全志》 附图中精确标注 「福建省台湾府」 的行政隶属,以测绘制图的形式展示了台湾属于中国。1885 年,清朝政府改设台湾为中国第 20 个行省,并把台湾建设成为当时中国先进省份之一。台湾是中华民族筚路蓝缕、手胼足胝开发建设出来的,在设治以来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中国中央政府有效管辖之下。中华民族在台湾拓垦建设、繁衍发展,中华文化在台湾生根开花、花繁叶茂。

1895 年,日本通过 《马关条约》 这一不平等条约非法窃取了中国台湾及澎湖列岛。1937 年 7 月,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由此爆发。同年 8 月,中共中央发布 《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向全国人民发出 「对日绝交」「废除日本条约」 的号召。1941 年 12 月 9 日,中国政府发布对日宣战布告,宣告 「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1943 年 12 月 1 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发表 《开罗宣言》 宣布,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 年 7 月 26 日,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后苏联参加的 《波茨坦公告》,重申 「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接受 《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9 月,日本签署 《日本投降条款》,承诺 「忠诚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项规定之义务」。10 月 25 日,中国政府宣告 「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并在台北举行 「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至此,中国从法律和事实上收复了台湾,台湾光复、回归中国,其地位问题已彻底解决。

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

近代以来,由于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山河破碎的悲惨境地,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导致台湾被外族侵占、台湾同胞被殖民者凌辱欺压长达半个世纪,这是所有中国人刻骨铭心的伤痛。台湾被割让后,全国掀起 「反割台」 爱国救亡运动,台湾同胞持续反抗日本侵占台湾,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用行动证明台湾同胞仍要做中国人。经过包括台湾同胞在内全体中国人民的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中国于 1945 年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台湾得以光复,重归中国版图。台湾光复,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是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两岸同胞共同铭记与维护。

抗战胜利不久,国民党统治集团发动了全面内战,仅三年时间就彻底失败。1949 年 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年底,国民党统治集团退踞台湾。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着手进行解放台湾的准备时,1950 年 6 月 25 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趁机派军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挠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并扶持国民党统治集团,由此产生了台湾问题,遗留至今。

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从未改变

台湾问题产生后,虽然海峡两岸长期政治对立,但中国主权和领土从未分割,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从未改变。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是在中国这一国际法主体没有发生变化情况下的政权更替,中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域没有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理所当然地完全享有和行使全中国的主权,包括对台湾的主权。

一个中国原则见诸两岸双方各自相关规定。1982 年 12 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 「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2005 年 3 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 《反分裂国家法》,明确规定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 『台独』 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台湾地区也有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相关规定。

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1971 年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 2758 号决议,明确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其逻辑前提正是 「台湾属于中国」,从国际法层面彻底排除了 「两个中国」、「一中一台」 或 「台湾独立」 的可能。联合国秘书处法律事务办公室官方法律意见明确指出,「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没有独立地位」。截至目前,183 个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均支持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越来越多的国家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 「台湾独立」,坚定支持中国政府为完成国家统一所作的一切努力。

台湾问题必然要由中国人自己解决

台湾问题产生至今已有 70 多年,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为解决台湾问题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谱写了迈向伟大复兴的崭新篇章,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解决台湾问题、完成国家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共产党就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作出重大战略决策,提出重要政策主张,推动台海形势从紧张对峙走向缓和改善,两岸关系总体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两岸同胞有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历史,对民族有共同的责任、对未来有共同的期盼。30 多年前,海峡两岸双方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达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的共识 (后被称为 「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性质,即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谋求国家统一。这充分表明两岸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

历史事实充分证明,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 「九二共识」 是台海和平稳定的定海神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 「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就能改善和发展,台湾同胞就能受益;背离一个中国原则和 「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就会紧张动荡,台湾同胞切身利益就会受损。2300 万台湾同胞都是中华民族一分子,都是中国人。制度的不同,改变不了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客观事实。两岸不是 「国与国关系」、也不是 「一中一台」。只要不分裂国家,只要认同两岸都是中国人、一家人,两岸双方完全可以坐下来对话沟通,化解矛盾,累积互信,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翻开新的一页,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凝聚共识!

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两岸同胞一定能够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共享民族复兴伟大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