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财讯

权益基金又好卖了!超募后快速建仓 基金经理们如何看后市?

文章来源:天天财经

  下半年以来,A 股市场持续活跃。Wind 数据显示,下半年以来,上证指数上涨 15.99%,深证成指上涨 28.98%。在市场的持续活跃之下,权益基金扎堆发行,尤其是 10 月以来不少权益基金开启了比例配售。

  如富国医药精选原计划募集 10 亿元,2 天获认购 27 亿元,最终配售比例为 37.69%;鹏华制造升级计划募集 20 亿元,2 天获 35 亿元认购,最终配售比例 57.06%;易方达港股通科技计划募集 20 亿元,同样是 2 天就认购了 21 亿元,配售比例为 95.94%。

  界面新闻注意到,虽然新基金还未披露仓位数据,但是从基金净值的变化可以看出,不少新基金已经积极建仓。

  比如 10 月 21 日刚成立的东方阿尔法瑞享,仅成立五个交易日,净值达到 1.011;成立于 10 月 14 日的国泰半导体制造精选,截至 10 月 27 日,净值达到了 1.03;而成立于 9 月 12 日的永赢先锋半导体智选的净值已经达到了 1.32。

  一位券商系基金经理告诉界面新闻:「经历了最近的回调,我们建仓速度会比之前预计的稍微快点。」

  华东某公募基金经理对界面新闻分析,目前股债性价比指标在-2 到 1 倍标准差间波动,对比之前的三次牛市,2 次触及 2 倍标准差,1 次触及 1.5 倍标准差,中长期维度比较乐观,因此在建仓上也相对积极。

  某大型公募基金经理则表示,建仓节奏会根据市场及个股的情况来决定,有一些估值在相对低位的股票,建仓会快点,一旦遇到快速上涨,反而会相对慎重,主要还是要让投资者能够在中长期获得相对好的投资体验。

  界面新闻注意到,在今年下半年成立的 119 只主动权益基金 (包含偏股型、股票型、平衡型和灵活配置基金) 中有 90 只获得了正收益,正收益比例高达 75.63%。有 10 只基金的收益率超过 10%,其中华商致远回报、圆信永丰科技驱动和工银科技先锋等三只基金的收益了超过 40%,这三只基金均成立于今年 7 月。

  不过在震荡的市场下,积极建仓也意味着需要承受较高的波动。比如成立于 9 月 12 日永赢新兴产业智选,截至 10 月 27 日,成立以来已经下跌了 10.27%;成立于 9 月 30 日的平安研究驱动也曾在 10 月 17 日的回调中下跌了 1.34%。

  界面新闻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近期市场有所波动,但基金经理仍相对乐观。

  「当前市场中期上行根基并未动摇,阶段震荡整固反而提供长期布局窗口」 嘉实基金经理孟夏表示,未来随着宏观经济出现更明显的改善、企业盈利回升拐点出现、政策持续发力和落地生效,市场风险偏好或将继续回升,A 股成长风格有望迎来更多由基本面驱动的投资机会。

  在博道基金经理张建胜看来,随着前期大量高收益率理财产品到期,投资者对优质资产的渴望不降反升,因此权益市场仍处于可为阶段。「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进入了流动性驱动的阶段,需要我们更小心地平衡组合中 『胜率资产』 和 『赔率资产』 的仓位比例。」

  展望后市,中欧基金蓝小康认为,市场有望迎来全面上行,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均存在投资机会,但从业绩兑现度来看,传统产业优质公司的业绩改善更为确定,也更容易识别,PB 估值低的各行业优质公司都值得重点关注。

  他认为,当前银行、非银、有色、工程机械、重卡、建筑、建材、钢铁、航空、纺织服装、餐饮等方向值得重点关注,并指出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与股市整体回暖,传统制造业中低 PB 个股、消费股的投资或将慢慢提升。

  嘉实基金孟夏重点看好的方向包括高端制造业出海和内需反转的投资机遇。「高端制造出海中的一些综合能力优秀的龙头企业壁垒显著增强、份额提高,有望带来长期重大投资机遇。而内需反转聚焦于低估值且营收反转或较快增长的投资机遇,如建筑建材、家用电器。」 他还会重点关注包括储能固态电池机器人、智能驾驶、医药、电子等细分高增长机遇。

  财通基金相关负责人认为,权益资产下一步的驱动因素可能来自以下三个因素:一是 「三季报」 与产业利好信息,部分财报存在亮点的领域,今年国庆假期出现的 AI 领域新变化或将继续催化科技主线重估,进一步利好科技板块;二是 「十五五」 规划,市场关注政策在内需、新产业、反内卷相关领域的最新表述;三是政策加快推出 5000 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或对基建投资形成拉动,顺周期板块迎来胜率因素改善。

  此外,财通基金相关负责人认为,海外宽松强化,内盘贵金属、有色、硬科技、创新药均存在与欧美市场的较强经验联动;前期高成长叙事连续演绎,国内权益市场赔率定价权或将有所上升,资金对安全边际要求提升,顺周期、消费电子、金融行业存在一定的估值修复潜力。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原标题:权益基金又好卖了!超募后快速建仓,基金经理们如何看后市?)

(责任编辑: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