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C
Changsha
2025 年 10 月 31 日 8 时 05 分 45 秒
股市风云

人身险第四套生命表落地:人均寿命延长,死亡率降低 如何影响产品价格和公司利润?

文章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 10 月 29 日讯 (记者 夏淑媛) 10 月 29 日,中国精算师协会发布 (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 (2025)》(以下简称 「第四套生命表」),其中包括养老类业务表、非养老类业务一表、非养老类业务二表、单一生命体表。

「与第一套生命表相比,第四套生命表的预期寿命较第一套增长约 10 岁,保险人群中少儿死亡率显著改善,经济欠发达地区保险人群死亡率明显降低。」 中国精算师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晓蕾介绍。

「生命表是保险产品定价、准备金评估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工具。由于不同年龄的保险人群生存和死亡概率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完善经验生命表可以科学反映保险业死亡率风险趋势和特征变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第四套生命表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寿险精算制度进一步走向成熟。

在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保险咨询主管合伙人周瑾看来,第四套生命表的发布,可以推动人身险产品的精细化定价与风险管理,更准确的死亡率数据将帮助保险公司更精确地评估风险、计算准备金和产品定价,减少保险经营中的死差损风险,充分定价和积极管理 「长寿风险」,使其财务基础更加稳健。

「启用新版生命表为保险产品定价后,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等风险保障类的产品保费或更加便宜,而对于覆盖长寿风险的养老类年金险产品,保费可能会略微上涨。」 业内人士表示,相应的,对人身险公司而言,保障类产品的责任准备金计提会减少,而年金类产品的准备金计提则会相应增加,这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与业务引导都会产生影响。

第四套生命表落地:预期寿命较第一套增长约 10 岁,少儿死亡率显著改善

生命表是以数理形式呈现保险人群生存和死亡概率分布规律的数据表,是保险产品定价、准备金评估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工具。

据悉,与第一套生命表相比,第四套经验生命表主要有三大变化。

一是保险人群预期寿命持续提升。第四套生命表的预期寿命较第一套生命表增长了约 10 岁。

二是保险人群中少儿死亡率显著改善。在第四套生命表各年龄段中,少儿段死亡率改善最快,体现了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

三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保险人群死亡率明显降低,彰显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成功。

「生命表的变化趋势反映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取得的成效。」 张晓蕾表示,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居民寿命明显延长,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持续编制完善保险业经验生命表,是促进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据悉,1996 年,我国第一套生命表发布,之后为及时反映我国人口结构和死亡率变化趋势,人身保险业每 10 年编制完善一次生命表,分别于 2005 年和 2016 年发布第二套和第三套生命表。

「2025 年,精算师协会编制了第四套生命表,此次编制采集了行业近 10 年全量保单数据,数据样本量全球保险市场第一。经过多轮测算论证,第四套生命表能够客观科学反映行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保险人群生存和死亡概率。」 张晓蕾介绍。

人身险产品迎精细化定价:减少经营 「死差损」 风险,助力区域市场差异化经营

在第四套生命表落地的同时,国家金管总局同时发布关于做好 《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 (2025)》 发布使用有关事项的通知 (以下简称 《通知》)。

其中,《通知》 要求保险公司按照精算规定评估法定责任准备金最低标准时,死亡发生率应当采用第四套生命表。保险公司应当审慎判断产品主要责任,选择适用的发生率表类别。

其中,两全保险、年金保险以生存保障责任为主的,应当采用养老类业务表,其他应当采用非养老类业务二表;健康险、定期寿险应当采用非养老类业务一表;终身寿险以死亡保障责任为主的,应当采用非养老类业务一表,其他应当采用非养老类业务二表。

其他类型产品,应当根据责任特征,选择适用的发生率表。单一生命体表反映被保险人个体死亡发生率经验,保险公司可以借助单一生命体表开展研究,持续提升定价科学性。保险公司使用法定责任准备金计算分红型保险产品的盈余和红利时,应当以第四套生命表为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 《通知》 实施前已审批或备案的分红型保险产品,保险公司使用精算规定的法定责任准备金计算盈余和红利的,可以以原行业生命表或者第四套生命表为基础,但应当确保计算的公平性,保护保单持有人合法权益。

张晓蕾表示:「生命表的使用可推动保险产品设计更加科学合理,进一步丰富保险产品供给。」

一是为养老保险产品设计提供重要基础。生命表养老类业务表科学量化了保险人群人口老龄化与预期寿命演进趋势,保险公司可基于保险人群风险变化特征,科学设定养老保障责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养老保障需求。

二是为优化死亡风险保障提供重要支持。生命表非养老业务一表和二表刻画了保险人群死亡率风险特征,有助于保险公司更好地提供死亡风险保障,在个体遭受重大风险冲击时,及时、有效地提供经济补偿,维护个体与经济社会稳定。

三是为保险产品责任升级提供重要参考。首次编制的单一生命体表切实反映了保险人群个体生命规律,全球第一的样本量支持分人群、分地域、分死因等多维度分析,为保险公司细化客群分类、优化保险责任提供科学依据。

周瑾表示,随着第四套生命表的发布,将引导保险业更好服务老龄化时代的普惠民生,新生命表凸显了人口长寿化趋势,将倒逼保险公司加强在养老、长期护理等领域的产品创新,推出多样化的养老金融解决方案,以更好地服务老龄化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