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财讯

「国家队」 增持、基金经理看好股票市场价值创造机会...... 基金半年报信息量大

  基金半年报披露了基金公司费用及持有人结构等大量信息。

  2025 年基金半年报数据披露完毕,在稳步降低公募基金的综合费率的大背景下,基金公司真金白银让利投资者的费率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基金持有人全貌揭晓,机构投资者不断增持股票型基金。

  展望后市,基金经理认为,A 股市场中长期仍存在上行空间,机遇总体大于风险。

  降费降佣效果显现

  公募基金管理费以及公募基金交易佣金支付情况得以揭晓。天相投顾数据显示,公募基金行业上半年降费降佣效果显著,权益类基金的管理费用以及交易佣金金额相比去年同期均有明显下降。具体来看,相比去年上半年,股票混合型基金今年上半年管理费收入合计减少 17 亿元,交易佣金合计减少 23.34 亿元。

  混合型基金作为管理费的重要贡献者,今年上半年管理费收入同比锐减 15.98 亿元,同比降幅达到 8.26%,占比从 32% 降至 28.81%,是基金降费的主力军。

  此外,在重要宽基 ETF 降费影响下,股票型基金管理费收入同比下降 1.11 亿元,同比降幅达到 1.23%。

  2023 年 7 月,公募费率改革拉开大幕,头部基金公司率先降低旗下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费,管理费率从每年 1.5% 调整到 1.2%,托管费率从每年 0.25% 调整到 0.2%。降费的基金类型也逐渐从主动权益基金,扩大至 ETF、QDII 基金等。2024 年 11 月,多只宽基股票 ETF 宣布降费,管理费年费率统一调降至 0.15%,托管费年费率统一调降至 0.05%。

  与此同时,新型浮动管理费基金进入常态化发行,对投资者持续让利。

  管理费的降低对基金公司业绩造成较大影响。数据显示,易方达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今年上半年管理费收入分别减少 1.6 亿元、1.57 亿元和 1.32 亿元。嘉实基金、东证资管、南方基金、华商基金和中庚基金等公司的管理费收入减值均在 0.5 亿元至 1 亿元之间。

  不难发现,一些规模较大宽基股票 ETF 的管理费率下调对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影响较大。此外,一些知名基金经理的出走导致公司权益规模大幅下滑,让一些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中小型基金公司雪上加霜,暴露出抗风险能力不足的短板。

  不过,随着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的不断增长,管理费率的下调对基金公司经营影响程度逐渐降低。如今年上半年货币型基金管理费同比增长 14.83 亿元,增幅高达 9.36%,一举将基金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管理费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11.94 亿元。与此同时,债券型基金、QDII 基金等产品类型的管理费收入均实现增长。

  除了降低管理费用外,在交易环节,公募降佣成效也较为显著。自 2024 年 7 月 1 日起,《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 正式实施,要求调降基金股票交易佣金费率,降低基金管理人证券交易佣金分配比例上限,被动股票型基金的佣金费率以及其他类型基金的佣金费率均不得高于一定比例。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2024 年公募基金支付佣金较 2023 年下降超 35%。今年上半年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支付佣金 42.84 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23.34 亿元,降幅高达 35.27%。

  机构投资者大幅增持股票基金

  随着基金 2025 年半年报披露完毕,基金持有人全貌浮出水面。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明显增持了货币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大幅减持了混合型基金。

  具体来看,截至上半年末,机构投资者持有股票型基金 1.48 万亿份,相较去年同期增加 4458 亿份,相应地,机构投资者对股票型基金的持有占比由去年同期的 34.44% 提升至今年上半年末的 40.49%,增加了 6 个百分点。

  机构投资者包括了中央汇金、中国人寿等国家队、险资资金,今年上半年对 ETF 等股票型基金进行了增持,对市场稳定产生了重要作用。

  以中央汇金为例,其上半年明确其类 「平准基金」 定位,增持了大量股票型 ETF,提振市场信心。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半年报数据显示,中央汇金投资出现在 21 只股票 ETF 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中央汇金资产出现在 15 只股票 ETF 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易方达基金-汇金资管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华夏基金-汇金资管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出现在 10 只 ETF 和 18 只 ETF 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其中中央汇金资产大举加仓股票型 ETF,华泰柏瑞沪深 300ETF、华夏沪深 300ETF 等多只 ETF 获得 10 亿份级别以上的增持,总持仓份额增加了 658.86 亿份;易方达基金-汇金资管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增持了 1.5 亿份 ETF,增持了鹏华中证酒 ETF、国泰中证军工ETF 等。

  除此之外,货币基金亦受到资金的青睐,上半年末的规模扩张至 13.85 万亿份,其中个人投资者较为偏好货币基金,持有比例从去年同期的 69.04% 增加至最新的 74.32%,而机构投资者出现净赎回。

  截至上半年末,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均不断减持混合型基金,混合基金总份额成为全市场唯一遭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同时减持的基金类型。

  基金经理看好股票市场价值创造机会

  展望后市,多位基金经理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展望未来,招商基金基金经理朱红裕认为股票市场的价值创造时代已经到来,低估值红利的机会将会进一步扩散,尤其是未来竞争格局持续好转、盈利已到周期底部且估值尚在低位的制造业和消费服务业龙头公司。随着中国工业企业的投入与产出之差逐步好转,工业企业所面临的价格压力可能将逐步减轻,如果海外财政扩张和国内政策落地导致的需求能保持一定扩张趋势,可能会看到价格与企业盈利信号的逐步好转,而 「反内卷」 政策可能进一步强化这种信号。

  鹏华基金基金经理袁航表示,目前 A 股的涨幅并未完全体现 A 股资产的价值。中长期来看,A 股市场仍存在上行空间,机遇总体大于风险,倾向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 2025—2026 年的股票市场。资金层面,国家倡导中长期资金入市,中央汇金、保险等机构资金的持股占比在过去已经有所提升,海外资金对于 A 股的配置力度也存在进一步提升空间。市场整体估值较底部有所抬升,但目前仍处于偏低位置,极端的高估值只存在于局部领域、并未演化成全局现象,从 PE、PB 以及分红率角度,都能找到不少估值偏低的资产。未来若出现企业盈利层面的积极变化,或将出现业绩、估值的双击行情。

  具体行业来看,广发基金吴远怡分析,整体投资机会较多。制造业方面,以高端制造出海为契机,中国在代表民族自信与技术全球领先的汽车、军贸、创新药、家电等领域展现出强劲生命力和竞争力。科技创新领域,中国 AI 产业借助 DeepSeek 技术跨越式突破实现核心竞争力跃升,推动国产产业链从机器人终端应用、游戏开发到上游硬件算力全链条爆发式增长。必选与可选消费中,大众快消品行业凭借 「高频低价」 特性率先回升,宠物、盲盒、演出等高附加值 「悦己消费」 产业保持良好表现。医药创新领域,中国历经多年技术积累与研发投入,已从辅助型研发 (CXO/CRO模式) 逐渐升级为全球领军者,逐步实现原研创新药物自主突破。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原标题:「国家队」 增持、基金公司大手笔降费...... 基金半年报信息量大)

(责任编辑:6)

推荐阅读

大厂 「强制下班」,「反内卷」 的风是怎么刮起来的?

admin

娱乐圈已经没有黄种人了?

admin

人均 40 元、排队 1 小时是常态,今年餐饮黑马诞生?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