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10 日 7 时 32 分 34 秒
商业动态

三大 AMC 全面迈入 「中央汇金时代」,聚焦三大核心领域化解风险

文章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 9 月 8 日讯 (编辑 李响)近日,随着中国信达 (01359.HK) 公告完成控股股东变更登记,财政部持有的 58% 股权正式无偿划转至中央汇金公司,标志着中国信达、东方资产、长城资产三大全国性资产管理公司 (AMC) 全面进入 「中央汇金时代」。此次调整是落实 2023 年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的关键步骤,核心目标直指 「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权责分离」,推动 AMC 跳出多元业务干扰,回归不良资产处置的主责主业。

根据公告,在此次股权调整后,中央汇金将分别持有中国信达 58%、东方资产 71.55%、长城资产 73.53% 的股权,成为绝对控股股东。财政部不再直接持股,但仍保留对 AMC 的财务监督职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负责业务监管,中央汇金则作为出资人行使股东权利。

这一架构彻底打破了此前财政部 「监管者与出资人一体」 的旧模式,业内分析指出,其中 「管资本」 与 「管业务」 的分离,能有效避免行政干预对市场化决策的影响,让 AMC 在不良资产处置中更具灵活性,同时通过中央汇金的股权约束,防止业务 「脱实向虚」。

作为三大 AMC 进入 「汇金时代」 的元年,2025 年其相继披露的中期业绩,也窥探出行业转型发展的阵痛。从整体营收与净利润来看,三家 AMC 呈现显著分化。

其中,中国信达上半年营收 343.6 亿元,同比下降 2%,归母净利润 22.81 亿元,同比增长 5.78%。整体看似盈利增长,但核心的不良资产主业出现 62 亿元税前亏损。

营收数据最好的东方资产 (营收 464 亿元,同比下降 9.45%),其归母净利润仅 2.03 亿元,同比大幅下降 56.56%,营收与盈利双降,业务转型压力明显。

作为中央汇金持股比例最高,最早完成股权划转的长城资产,其上半年营收录得 39.2 亿元,同比下跌 54%,尽管归母净利润同比激增 522%,成为三家唯一净利润大幅增长的机构,但净利润也仅有 9.9 亿元。

在核心的不良资产经营领域,中国信达的 「国家队」 作用仍较为凸显,其上半年新增收购不良债权资产 265.81 亿元,同比激增 47.56%,其中金融业不良资产占 255.06 亿元,占比超 95%。尤其在中小银行风险化解中,中国信达累计收购 54 家地方中小银行不良债权本息近 600 亿元,同比增长 85.4%。从营收结构看,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收入 184.91 亿元,占总营收的 53.8%,仍是其营收的绝对支柱。

对于此次股权调整的意义,业内普遍认为 「恰逢其时」。一位资深 AMC 从业者表示,近年来部分 AMC 为追求规模,过度涉足房地产开发、非标投资等非核心业务,积累了不少风险。中央汇金控股后,可通过股权控制强化风险监管,确保 AMC 聚焦三大核心领域——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中小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这正是当前金融体系最需化解的风险点。

比如在地方政府债务化解方面,AMC 已明确发力方向,主导城投平台债务 「非标转标」,通过置换高成本非标债务、优化债务期限结构,缓解地方偿债压力。更为关键的是,2025 年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管理办法》 实施后,AMC 可收购的金融不良资产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为隐性债务化解提供更多工具支持。

不过,股权划转仅是 「第一步」,进入 「汇金时代」 的三大 AMC 未来还需跨越多道障碍,比如如何强化与汇金系券商 (如中金、银河证券) 的联动,探索 「资产收购-重组-证券化」 的创新模式,此外能否在严监管下构建可持续盈利模式,在扩大不良资产收购规模的同时,需避免自身陷入新的资产质量风险,建立更精准的风险定价与管控体系等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三大 AMC 的 「汇金时代」,既是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改革的缩影,也是金融体系化解风险的重要一步。其后续转型成效,不仅关乎自身发展,更将影响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实体经济的融资环境,值得持续关注。

推荐阅读

特朗普 「大而美」 惊险通关,美国债务危机似乎难逃一劫?一文读懂

admin

华为大战三星,苹果慢跑入场,折叠屏 「软件定义硬件」 时代要来了

admin

《哪吒 2》 百亿票房再掘金:影视 ETF 一周猛涨 20%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