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10 日 20 时 22 分 02 秒
商业动态

美国 50% 关税加身,正在大扩产的印度光伏究竟还行不行?

文章来源:钛媒体

文 | 赶碳号科技

龙象共舞,这是最近的一个热词。中印必须团结在一起,特别是在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单边主义政策驱动刺激之下。接下来,说一说印度光伏最近的遭遇,很有代表性和启示意义。

从时间线来看,特朗普先签署一项行政令,从87日开始对印度输美商品征收25%的关税。后来,特朗普又以印度 「以直接或间接方式进口俄罗斯石油」 为由,从827日开始对印度输美产品额外征收25%的关税。这意味着美国对印度总体关税税率达到50%  

91日,「拒接美方电话」 的印度总理莫迪出席上合天津峰会,并与中俄领导人互动交谈。  

得知莫迪在上合峰会的表现后,特朗普当晚便在社交媒体上发表长文,对印度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炮轰,指责印度政府长期以来的高关税是「一场单方面的灾难」。数据显示,美国是印度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国,并且也是印度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国。  

50%的总体关税对印度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依赖美国市场的出口产业。其中,出口美国占比超过95%的印度光伏产业更是沉重打击。此前,印度刚宣称其光伏产能超过100GW的里程碑,而现在,为这些产能寻找新的出路变得迫在眉睫。

01 印度光伏开工率仅25%

事实上,印度光伏的危机此前就已经开始,8 月 7 日,美国商务部对来自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老挝的太阳能电池板启动反倾销关税和反补贴税调查。上周五美国商务部表示,将继续对进口产品进行调查,预计将于 10 月 10 日左右对反补贴税做出初步裁定,并于 12 月 24 日左右对反倾销税做出初步裁定。

此前,印度的态度还比较乐观,他们表示并不会在美国低于成本价倾销,并引用了美国政府的统计数据证实,该数据显示 2024 年印度组件的单位收益约为 35 美分 (而印度尼西亚为 23 美分,老挝为 18 美分)。

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任何产业经济都需要让位于政治态度,在 50% 的总体关税面前,对于印度光伏的 「反倾销和反补贴」 调查反而不重要了。数据显示,印度对美国的出口量从 2022 年的 232MW 增长至 2024 年的 2.3GW,出口额也从 8390 万美元攀升到 7.926 亿美元。

美国市场近乎是印度光伏出口唯一目的地,自然也是最大的利润来源。如果印度对美的态度没有转变的话,这要让印度光伏企业重新制定生产计划。

印度光伏组件出口中美国占比

印度光伏组件制造商 Premier Energies (PEME.NS) 首席商务官透露,目前印度太阳能组件工厂的平均开工率仅为总产能的 25%。他表示:「一些公司像我们一样开工率达到了 80%-85%,而其他公司的开工率则低得多。」

02 海外受阻,本土需求尚需刺激

光伏作为新能源战略产业意义非凡,印度也想 「把能源这碗饭端在自己手里」2024 年,印度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达 3400 万千瓦,创下历史纪录,其中可再生能源就贡献了 2950 万千瓦,占比超过 85%。

但在海外出口受阻时,国内的需求也没有立马跟上。虽然今年上半年印度新增光伏装机 18GW,同比增长 31%,但这一激增主要因政策驱动,开发商在 6 月前集中并网以享受跨州输电费全额减免。6 月之后,印度光伏发电项目的招标的速度大幅放缓,联邦电力部顾问敦促可再生能源开发商根据需求增长预测谨慎投标。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在 「反倾销和反补贴」 调查之列的印度尼西亚,8 月 12 日印度尼西亚政府启动了一项太阳能开发计划,目标是在未来数年建设 100GW 光伏装机容量。这项名为 「村级合作社百万光伏计划」 的倡议,由其总统直接签发。

据了解,该计划包含在 8 万个村庄建设 80GW 光伏电站,及 320GWh 电池储能系统,每个村庄配置 「1MW 光伏容量+4MWh 储能设备」 此外,还包含 20GW 集中式光伏电站建设,涵盖并网和离网两种模式。这一项目被视为印尼摆脱柴油依赖,实现清洁能源普惠的重要契机。

印度的国土面积是印尼的两倍,人口是印尼的五倍,光照条件也优渥,也不缺应用场景,甚至脑洞大开的印度已经想到在火车轨道和火车顶安装光伏了。那为什么政策还未刺激国内需求呢?

原因很简单:印度本土产能大多是组件组装,缺少上游供应链布局。赶碳号之前的报道 《光伏 「卖铲人」 助力之下,印度光伏正在抄我们的后路?》 就了解到,目前印度光伏电池片严重依赖中国进口,所以一直在培育本土电池片产能。

印度政府要求 2026 年 6 月 1 日起,所有政府项目、资助设施和开放准入/净计量项目必须使用 ALMM List-I 组件与 List-II 电池的组合 (即本土组件+电池),以此强制绑定供应链,形成全链条管控。」

反观印度尼西亚的情况,隆基、天合光能、晶科中国多家光伏企业,已在印尼进行了战略性投资布局,通过本地化生产、项目开发及技术合作等方式参与印尼光伏市场建设。储能领域,宁德时代在印尼的合资电池工厂也在建设中,预计 2026 年底投产。

印度本土技术落后差距体现在价格上更直接,Mercom 的数据显示,使用中国电池生产的印度太阳能组件比中国制造的组件价格高出 48%,而使用印度电池生产的组件价格则高出约 143%。

所以印度光伏主要出口美国的缘由也在此,除了受政策影响的市场 (美国以及印度本土),印度光伏在中国光伏面前没有任何竞争力,本来印度光伏可以用出口美国挣的钱来买中国先进的制造设备,然后反哺本土的技术以及市场。

但在现在的框架下,如果直接刺激印度国内需求,只会加大向中国进口电池片,为中国光伏走出困境出一份力,但更一步弱化本土产能,这自然不是印度希望看见的。

03 印度光伏的新技术,偷自东大?

危机和机遇往往是一体两面,在美国关税大棒之下,印度总理莫迪出席上合天津峰会也是向中国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9 月 1 日,上合峰会上,我们领导人表示,中方将成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能源、绿色产业、数字经济三大合作平台,以及科技创新、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三大合作中心,并在未来 5 年同上海合作组织其他国家一道实施新增 「千万千瓦光伏」 和 「千万千瓦风电」 项目。

有高层表态后,光伏企业的向外发展的机会自然会变多,比如,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在天津峰会密集会见多家中国龙头企业负责人,涵盖能源、光伏、数字技术与交通基建领域。和光同程的谢毅也与阿利耶夫在阿塞拜疆建设先进光伏产能的话题展开了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与我们不仅是上合组织成员,还是 「金砖国家」 成员,也是 「一带一路」 上重要节点。按道理来说我们与印度企业间的交流会更密切,但截至目前,尚未有中国企业在印度本土投产的工厂。原因大家都清楚:印度政府不讲道理的案例实在太多了。

之前试水印度市场的小米、vivo 已经苦不堪言,对于印度来说,中国企业如果落户自然会带来先进技术的生产线,但是中国企业来说,在印度本土投产搞不好 「不赚钱还送装备」。2015 年,隆基绿能曾计划在印度建设光伏生产基地,但该计划最终未能落实。主要原因就包括印度政策环境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经营不确定性。

但在 8 月 25 日,杭州康奋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印度 Sunkind Energy 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 (MOU),双方将携手在印度建设总产能达 4GW 的太阳能组件制造项目。这也是中印新能源合作里程碑。

根据协议,康奋威将向印方提供自主研发的高精度串焊机设备及全流程自动化产线解决方案,协助 Sunkind Energy 建设印度首条基于 M10 大尺寸电池的 610Wp 高效 TOPCon 组件生产线。借助 TOPCon 电池超过 26.5% 的转换效率,可助力印度规模化可再生能源项目实现更优经济性。

如果按 26.5% 的量产效率来算,这无疑属于中国的先进产能之列。赶碳号也希望康奋威保持一定的代际差,把最核心的技术,最核心的装备,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也为中国光伏赴印建厂开一个好头。

不过印度一向是 「平衡外交」 的好手,在访华之前,莫迪先访问日本并签署价值 680 亿美元的投资协议。据 《日经亚洲》8 月 27 日报道,日本和印度计划将传统半导体、液晶显示器、电池、太阳能设备和压缩机的生产转移到印度。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众所周知,日本企业很早就投身光伏研发,并通过国际申请在美、欧、澳等关键市场同步布局专利,构建了强大的全球专利保护网。这次签约,也点明了日本企业带着资金和先进的光伏技术去印度建厂的可能。

在如此敏感的时间点,印度的外交政策仍是让人扑朔迷离,但中方的表态仍是一如既往的开放包容。8 月 31 日,我们最高领导人与印度总理莫迪会见时,语重心长地说了三句意味深长的话。

第一句,他告诉莫迪:做睦邻友好的朋友、相互成就的伙伴,实现 「龙象共舞」,应当是中印双方的正确选择。

第二句,「只要把准了是合作伙伴而不是对手、互为发展机遇而不是威胁这个大方向,中印关系就能纲举目张、行稳致远。」

第三句,「要合力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不要让边界问题定义整体中印关系。」

显然莫迪是听进去了,印度外交部在随后声明中表示:「印中两国及其 28 亿人民在相互尊重、互惠互利、互相体恤的基础上保持稳定的关系与合作,对于两国的发展与进步至关重要,也有助于构建符合 21 世纪趋势的多极化世界和多极化亚洲。」

作为两大东方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龙象共舞」 的局面固然值得期待,但也考验印度的立场是否坚定。

尾声 | 在产能出海与自主可控之间寻求微妙平衡

笔者在了解印度光伏以及印度制造业的时候,偶然读到了印度前央行行长所写的 《打破常规:印度特色的繁荣之路》 一书。

令人意外的是,书中并没有对印度的自吹自擂,而是提出了诸多问题与矛盾。虽然讨论的是印度的未来发展,但贯穿全文的是对中国改革开放路径的对比,从受教育水平、官员作为、甚至政治体制来讨论中印之间的差距。

书中大多都是客观视角来看待事实,比如他写到 「太多时候,印度都被当作与中国等量齐观的排放量剧增的大国。可是,印度的发展更为滞后,人均排放量还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应该避免与中国相提并论。此外,印度目前并没有像中国那样的在光伏、蓄电池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实力,还需要积极努力,才能从日益增长的全球减排投资中获得收益。」

这位出生于婆罗门世家的印度行长,对未来印度以及新能源发展的见的让人印象深刻,但同时,一些印度教徒手持棍棒,暴力破坏光伏设备的现象也确实在发生。

两者相加后的复杂,或许更接近真实的印度。

推荐阅读

毛利率四连降、研发人员锐减超 3 成,掉队的汇宇制药何解?|直击业绩会

admin

又有重磅收购,600 亿巨头出手

admin

谁才是 85 花的天选男人?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