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 9 月 10 日电 (王菁) 债市周三 (9 月 10 日) 延续回调,通胀数据对交投影响不大,国债期货主力全线收跌,超长端品种弱势更明显,银行间现券收益率午后上行幅度扩大至 3BPs 左右;公开市场单日净投放 749 亿元,短端资金利率保持回升。
机构认为,资金面偏紧压制市场情绪,现券期货延续弱势,尤其尾盘基金加速卖出,收益率快速走高,基金赎回费率上调新规引发忧虑尚未完全消除,债市短期内或难有明显起色。
【行情跟踪】
国债期货收盘全线下跌,30 年期主力合约跌 0.86% 报 114.76,10 年期主力合约跌 0.27% 报 107.49,均创 3 月 19 日以来收盘新低;5 年期主力合约跌 0.15%,2 年期主力合约跌 0.04%。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午后扩大上行空间,10 年期国开债 「25 国开 15」 收益率上行 4BPs 报 1.96%,10 年期国债 「25 附息国债 11」 收益率上行 2.75BPs 报 1.822%, 30 年期国债 「25 超长特别国债 02」 收益率上行 2.5BPs 报 2.096%。
中证转债指数收盘下跌 0.63%,报 474.4 点,成交金额 724.47 亿元。泰坦转债、松霖转债、福立转债、松原转债、东时转债跌幅居前,分别跌 13.62%、7.11%、5.26%、5.02%、4.79%。「N 凯众转」、「N 胜蓝转」、景 23 转债、恩捷转债、万凯转债涨幅居前,分别涨 57.30%、57.30%、12.63%、7.31%、5.20%。
【海外债市】
北美市场方面,当地时间 9 月 9 日,美债收益率集体上涨,2 年期美债收益率涨 7.41BPs 报 3.560%,3 年期美债收益率涨 6.47 个基点报 3.514%,5 年期美债收益率涨 6.21 个基点报 3.620%,10 年期美债收益率涨 5.15 个基点报 4.089%,30 年期美债收益率涨 4.38 个基点报 4.733%。
亚洲市场方面,除超长端品种外,多数日债收益率震荡上行,5 年期和 10 年期收益率分别走高 1.5BP 和 0.4BP,报 1.116% 和 1.567%。
欧元区市场方面,当地时间 9 月 9 日,欧债收益率多数上涨,英国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涨 1.7 个基点报 4.621%,法国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跌 0.9 个基点报 3.467%,德国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涨 1.7 个基点报 2.657%,意大利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涨 0.6 个基点报 3.475%,西班牙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涨 1.8 个基点报 3.243%。
【一级市场】
财政部 91 天期国债 「25 贴现国债 56」 加权中标收益率为 1.2745%,边际中标收益率为 1.3199%,全场倍数 3.04,边际倍数 1.14。财政部 5 年期固息债 「25 国债 14(续 2)」 加权中标收益率为 1.5973%,边际中标收益率为 1.6216%,全场倍数 3.24,边际倍数 6.49。财政部 50 年期续发超长期特别国债中标收益率 2.2227%,全场倍数 4.18,边际倍数 3.06。
农发行 1.074 年、3 年、10 年期金融债中标收益率分别为 1.4744%、1.8023%、1.9773%,全场倍数分别为 1.78、2.66、2.24,边际倍数分别为 7.14、1.29、3.05。
【资金面】
公开市场方面,央行公告称,9 月 10 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 3040 亿元 7 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 1.40%,投标量 3040 亿元,中标量 3040 亿元。数据显示,当日 2291 亿元逆回购到期,据此计算,单日净投放 749 亿元。
资金面方面,Shibor 短端品种多数上行。隔夜品种上行 0.6BP 报 1.425%;7 天期下行 1.8BP 报 1.449%;14 天期上行 0.1BP 报 1.501%;1 个月期上行 0.6BP 报 1.528%。
【基本面】
8 月 CPI 同比下降 0.4%,预期降 0.2%,前值持平;中国 8 月 PPI 同比下降 2.9%,预期降 2.9%,前值降 3.6%。国家统计称,CPI 同比由平转降,主要是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叠加本月食品价格涨幅低于季节性水平所致。
随着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核心 CPI 同比涨幅连续第 4 个月扩大。PPI 环比结束连续 8 个月下行态势,由上月下降 0.2% 转为持平。PPI 同比下降 2.9%,降幅比上月收窄 0.7 个百分点,为今年 3 月份以来首次收窄。
【机构观点】
长江固收:月初资金面回归平稳宽松,9 月仍有 3000 亿元 6M 买断式逆回购将要到期。此前,财政部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工作组召开第二次组长会议,货币与财政进一步协同合作,在资金面方面,或表现为央行流动性投放延续呵护态度,为政府债顺利发行起到一定保障作用。
中信证券:2024 年至 2025 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理财规模连续两年下降,2024 年认购金额为 12152 亿元,同比下降 6.20%,2025 年上半年进一步环比下降 31%,但主要源于结存额度受限,算入理财口径的结存规模减少。整体来看,上市公司虽然更倾向于配置短期、低风险产品,但已经开始逐步提升对券商、公募基金等多元化产品的配置比例。
兴证固收:本次公募基金销售费用新规对公募债基和债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赎回费提升的影响。中长期而言,新规有助于提升公募债基负债端稳定性,降低金融风险发生概率。债券 ETF 交易费用低、场内交易灵活的优势更加凸显,后续债券 ETF 或有进一步的增量资金流入。
编辑:王柘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