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12 日 17 时 14 分 08 秒
全球资讯

90 后挑起 AI 创新大梁 王兴兴们给年轻一代这些创业建议

文章来源:TechWeb

【TechWeb】 随着大模型的发展,年轻一代正迎来创新创业的最好时代。

在今年的外滩大会上,已经涌现了一批年轻的 90 后 AI 创业者——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DeepWisdom 创始人兼 CEO 吴承霖、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吴翼以及 Hillbot 创始人苏昊。他们正走向中国乃至全球 AI 产业的浪潮之巅。

作为 AI 时代的原住民,他们身上有一股截然不同的年轻人的锐气,相信 「旧地图上没有新大陆」。王兴兴直言,「新大陆」 在于创造能够自主感知、决策并行动的 「新物种」。对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年轻一代,他们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把 AI 当成全能型工具去实现新创意

「年轻人总是有梦想,喜欢天马行空去创造。」 王兴兴在回顾创业伊始时说道。2025 年央视春晚,宇树科技机器人凭扭秧歌舞蹈表演成功出圈。创始人王兴兴作为 90 后科技新星,也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回看来时路,王兴兴透露,在 2011 年时他曾对 AI 也非常感兴趣,但当时 AI 非常冷门,相关的学习资料也较少,非常后悔后来没花太多时间继续关注。好在随着大模型的快速发展,现在终于有机会,让 AI 与机器人结合,真正落地干活。

王兴兴认为,现在创新创业的门槛已经大幅降低,年轻创新者迎来了好时代。「大家可以真正把 AI 当成全能型的工具,去实现新创意。」

对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年轻一代,王兴兴建议 「忘记过去的经验,学习当下最新的知识,全力拥抱新时代。」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吴翼也认为,AI 原生时代的特征是快和新,之前的经验已经不能奏效,年轻人得能够以更快更新地拥抱新时代。

吴翼的履历非常亮眼,他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交叉信息学院姚班,2019 年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毕业后,进入 OpenAI 担任研究员,期间参与了多个创新项目。2020 年回国担任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2023 年创立具身智能企业边塞科技,并拿到真格基金参与的天使轮投资。公开资料显示,他还同时担任蚂蚁集团强化学习实验室首席科学家。

据悉,吴翼开发的 Value Iteration Network(2016 年) 和 MADDPG 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界智能决策系统。在他看来,「AI 时代非常重要的是减少噪音,保持热情,想清楚自己在哪方面比 AI 更强。」

DeepWisdom 创始人兼 CEO 吴承霖指出,AI 时代将带来不一样的产品形态和应用,知识和智慧将会以完全不同的形式传播,这会让未来变得更难以预测。

吴承霖很早的时候就开始用 AI 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在上学时候用 AI 炒股,年化收益率能做到 46%。然后还用遗传算法套上 40 多种神经网络,做了一个在笔记本上能跑的自动机器学习系统。这些经历让他坚定认为,AI 是很有前途的。

智能机器人初创公司 Hillbot 创始人苏昊则强调,未来能够有勇气破除旧的认知框架,去拥抱新形态,愿意学习和挑战的人会更有竞争力。

苏昊同时为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终身教授,他的研究领域广泛,涵盖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计算机图形学和机器人学。

C 端 AI 产品明年或将迎来大爆发

外滩大会的另一面,AI 科创赛上涌现了更多年轻的面孔。相较去年,今年大赛整体规模扩大一倍,00 后成为绝对主力,数量占比一半,青春力量成为大赛鲜明标签。

今年,AI 科创赛首次增设了 「人工智能硬件科创赛」,受到投资人热捧。事实上,当下 AI 已经近乎将所有硬件 「重做」 一遍,包括 AI 手机、AI 眼镜、AI 机器人等层出不穷。

小米集团手机部副总裁、可穿戴部总经理张雷认为,「未来的入口机会,还是要回到 AI 加持下,硬件实现的场景是否具备超级粘性,长期来看,AI 眼镜有机会」。

谈及 AI 商业模式与创业机会时,朱啸虎在现场对年轻创业者鼓舞道,「在 AI 领域,明年应用肯定会大爆发,下一个字节、下一个小红书今年应该已经成立,创业者应该有很多机会,大家一定要有勇气去闯星辰大海。」

朱啸虎结合中美成长比较快的 AI 企业,美国 B 端创业居多,中国则擅长 C 端,朱啸虎认为 「AI 大家都是一样的,差异都在 AI 之外,在 AI 以外搭建用户体验差异有大量的玩法,这是中国创业者最适合、最擅长的」。

此外,朱啸虎还特别提到,所有的创业都要回归到人性,「人的需求在哪里是不变的,过去三十年不变,未来三十年也不会变,只是有了 AI 以后有更好的体验,有更好的产品形态」。

写在最后:

日前,被誉为全球青年 「科技朝圣之地」 的美国科技艺术节—「西南偏南」(South by Southwest) 曾向外滩大会发来一封特别的视频致信,信中就提到,中国年轻一代展现的蓬勃活力与创造力令人振奋。

这届年轻人,不再将 AI 视为优化旧流程的 「辅助工具」,而是将其作为创造 「新物种」、定义 「新场景」 的起点。他们讨论的,是如何构建适应 AI 原生时代的组织形态,如何应对机器人、智能体等前沿领域的技术瓶颈,以及身处 「无人区」 的兴奋与困惑。

圈内流传,「年轻的事业」 年轻人干。正如王兴兴所说,在 AI 时代,小组织的爆发力会越来越强。「AI 时代非常公平,只要聪明,愿意做事,荒漠中终会长出参天大树。」

推荐阅读

法眼|原料中有转基因产品的食物,应该如何标示?

admin

从上海到北京,欧洲老牌画廊里森强势布局中国市场

admin

蓄势迸发,这座岛等得太久了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