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 10 月 13 日电 (记者王小璐)13 日,稀土永磁板块迎来强势拉涨,板块内多股涨停,其中包括率先发布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的北方稀土。
据北方稀土公告,得益于主要产品产销量同比实现不同幅度增长,预计 2025 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 15.1 亿元到 15.7 亿元,同比增长 272.54% 到 287.34%。与此同时,北方稀土和包钢股份分别发布公告上调稀土价格。
在国家层面出口管制的全面升级下,稀土供需格局与定价逻辑正在发生变化,而北方稀土也在积极布局新的增长极。
量价齐升驱动业绩爆发
对于业绩的大幅预增,北方稀土在公告中表示,公司紧抓市场节奏,强化全面预算管理,深化降本提质增效。通过科学组产排产、加强市场研判、加压营销运作等一系列措施,公司冶炼分离、稀土金属、稀土功能材料、永磁电机等主要产品产销量同比实现不同幅度增长。同时,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推动工艺技术升级,并报告期内稀土加工全成本同比降低,共同促成了盈利水平的大幅提升。
在其最近公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北方稀土也有说明,今年以来,主要稀土产品价格稳步上涨,公司抢抓市场向好有利时机,积极调整应对策略,强化降本提质增效对改善经营业绩的作用,7-8 月份主要产品产销量良好,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
业绩的强势回暖,与持续攀升的稀土价格密不可分。根据上海有色网的数据,作为稀土市场风向标的氧化镨钕,其价格在第三季度表现尤为强劲。9 月 30 日氧化镨钕均价报 562000 元/吨,较 6 月 30 日的 444500 元/吨大幅上涨 26.43%。与其去年 2024 年 12 月 31 日的均报价 398000 元/吨相比,今年前三季度的涨幅为 41.21%。
上海有色网点评指出,得益于三季度氧化镨钕价格的上涨,带动了北方稀土和包钢股份四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的走高。10 月 10 日晚间,北方稀土与关联方包钢股份分别发布公告,拟将 2025 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 26205 元/吨。这一价格相较于第三季度的 19109 元/吨,环比飙升 37.13%,并创下自 2023 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高值。
出口管制政策强化 稀土产业链战略地位抬升
而就在北方稀土发布业绩预增公告的前一日,10 月 9 日,商务部与海关总署接连发布了包括第 61 号、62 号公告在内的一系列出口管制政策,对稀土物项及相关技术实施更为严格和全面的出口管理。
中信证券研报对此分析,该政策管制范围从境内扩展至境外,新增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相关技术及生产线装配、调试、维护等技术的出口管制,基本覆盖稀土全产业链,并首次涉及半导体及人工智能领域,稀土供给刚性或进一步加强。
招商证券研报称,该政策下,稀土产业链管控再次升级,横向和纵向全方位拓宽管制范围。新政策一旦生效,意味着稀土元素除镧铈镨钕钷外全部管制,稀土产品包含下游零部件纳入管制范畴,稀土生产相关技术、设备基本全面管制,管制力度攀新高。稀土产业链的战略地位随之升华,有助于提升产业链上市公司估值。三季度稀土价格大涨,预计三、四季度稀土和磁材企业利润明显改善,未来继续看涨稀土价格。
供需格局向好预期下 北方稀土积极布局增长极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不断升级的产业政策,北方稀土展现出对行业未来的坚定信心。
在上述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北方稀土明确表示,为响应国家 「双碳」 目标,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及节能减排的新需求驱动下,以永磁同步技术为代表的相关技术将带动稀土行业需求成为主流。公司看好风电、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对下游需求的强劲支撑,并对未来稀土行业下游需求增长持乐观态度。
国泰海通研报同样指出,在供给端,稀土供给管控正从国内向全球范围内的物料、技术延伸,供给刚性继续强化,海外供给释放速度或被放缓。而需求端,除了新能源汽车、风电、空调维持需求基本盘外,海外终端在中国出口管制政策强化后,或继续释放补库意愿,供需两端或持续抬升稀土价格中枢。
中信证券研报称,随着需求端稀土传统旺季渐行渐近,供需格局或持续向好,稀土价格或稳中有进,持续推荐稀土产业链战略配置价值。
在产能扩张和产业链整合方面,北方稀土动作频频。其目前拥有 10 万吨/年的磁性材料合金产能,其子公司北方磁材正启动建设 5 万吨高性能钕铁硼速凝合金项目,以提升产业竞争力。在磁体环节,其与子公司北方磁材及安泰科技合资成立的安泰北方,已建成 5000 吨/年稀土永磁产业化项目;联合其他企业设立的北方招宝,正在实施 3000 吨/年高性能钕铁硼磁性材料项目,旨在满足高端永磁电机、机器人、智能装备等领域的磁材需求。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