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讯

Meta 裁员挥刀 AI 大动脉,田渊栋离职引发硅谷疯抢

文章来源:TechWeb

当地时间 10 月 22 日,Meta 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批准了对公司人工智能部门裁减约 600 名员工的计划。

这是 Meta 今年在 AI 领域的最大规模裁员,主要针对被称为 「超智能实验室」 的核心研发部门。

首席 AI 官汪滔在内部备忘录中阐释:「通过缩小团队规模,我们能减少决策所需的沟通环节,使每位成员承担更大责任并获得更广的施展空间。」

这一被内部称为 「战略重组」 的调整,旨在解决 AI 部门过于 「臃肿」 的问题,但裁员范围之广仍让业界感到意外。

裁员刀锋指向何处

此次裁员主要集中在 Meta 的 「超智能实验室」(MSL),受影响员工分布在 AI 基础设施部门、基础人工智能研究部门 (FAIR) 以及其他产品相关职位。值得注意的是,Meta 在今年夏天新招募的顶尖 AI 人才,特别是 TBD 实验室的员工,并未受到波及。

这种 「保新弃旧」 的策略凸显了扎克伯格对 「高价新招募人才」 的重视程度已胜过原有员工。据内部人士透露,汪滔管理的新人才团队在裁员中得以幸免,而长期从事基础研究的 FAIR 团队则成为重灾区。

资深研究员田渊栋在社交媒体 X 上证实:「我和我的部分团队成员今天受到裁员影响。」 作为 Meta FAIR 团队前负责人,田渊栋是 MSL 的重要科研支柱之一。他的离职标志着 Meta 最具学术影响力的 AI 科学家之一正式离开公司。

田渊栋向澎湃新闻透露,Meta 此次裁员赔偿了他八个月的薪资。这种优厚的补偿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裁员带来的冲击,但也反映出 Meta 急于精简组织的决心。

与此同时,Meta 首席 AI 科学家杨立昆在裁员当天秀出与吴恩达的合照,并发表声明与 Llama 4 项目切割。他强调,除了间接参与 Llama-1 的开源推广,自 2023 年初以来,Llama 2、3 和 4 一直由 TBD 实验室负责。这一表态被业界解读为 Meta 内部研究方向的重大调整。

战略重组背后的 AI 路线之争

此次裁员并非孤立事件,而是 Meta 在 AI 领域战略调整的必然结果。人力资源顾问布莱恩・德里斯科尔指出,此次裁员 「并非依据员工绩效」,本质是 「为取悦股东而推进的战略重组」。这反映出 AI 领域的研究正逐步让位于快速开发与落地应用。

田纳西大学讲师亚历克斯・比恩分析认为,裁员聚焦 「遗留研究团队」,核心原因在于行业发展趋势中 「研究正让步于快速开发和实施」。在 Meta 内部,各团队一直在争夺 GPU 使用权,组织的部分部门被视为臃肿,因此高层正在围绕更小、更密集的人才团队进行整合。

扎克伯格对 Llama 4 模型发布后的市场反应感到 「沮丧」,这直接促成了今年夏天的大规模重组。Meta 不仅向 Scale AI 投资 143 亿美元,还引进了汪滔担任首席 AI 官。新成立的 Meta 超智能实验室由汪滔和前 GitHub 首席执行官纳特・弗里德曼共同领导,标志着公司 AI 研发重点的转移。

尽管进行了裁员,Meta 仍在向基础设施项目和人才招聘投入数十亿美元。公司预计 2025 年的总支出将在 1140 亿美元至 1180 亿美元之间,并且表示 AI 计划将导致 「2026 年的支出同比增长率高于 2025 年的支出增长」。这种 「有减有增」 的投入策略,显示出 Meta 在 AI 赛道上的决心并未动摇。

在被裁员工的安置方面,Meta 采取了过渡性安排。公司已通知部分员工,正式终止日期定于 11 月 21 日,在此之前为 「非工作通知期」。Meta 承诺提供 16 周的基础遣散费,外加每完整服务一年额外支付两周工资的补偿,并组建了专门的 「招聘突击队」 帮助受影响员工在公司内部重新匹配岗位。

人才争夺战与硅谷用人新趋势

Meta 裁员消息公布后,其超智能实验室的受影响员工迅速成为行业竞争对手及初创企业的 「争抢目标」。这种即时的人才流动现象,折射出硅谷 AI 人才市场的供需失衡现状。

英伟达高级 AI 研究科学家范麟熙公开发帖称,其所在团队正开展招聘工作,还特别提及 「在这样的 『寒冬』 里,我们实验室已为大家准备好 『热乎乎』 的高性能 GPU」。这种以算力资源为诱饵的招聘策略,反映出当前 AI 人才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在田渊栋宣布离职的帖子下,OpenAI、XAI、Anthropic 等头部 AI 公司纷纷抛出橄榄枝。这种公开 「抢人」 现象,在传统的科技行业裁员中并不常见,凸显了顶尖 AI 研究人员的稀缺性和价值。

伦敦商学院讲师丽贝卡・霍姆斯认为,Meta 此次调整更偏向 「结构性转变」,是企业在 AI 领域初期探索后,对分散的多个业务单元进行整合或精简的正常举措。这种结构性调整正在整个硅谷蔓延,科技公司普遍从大规模投入转向精细化运营。

当前硅谷的用人趋势显示出明显的变化:企业更青睐能够快速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的 「全栈型」 人才,而对单纯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需求下降。同时,拥有大规模 GPU 集群的公司在这一轮人才争夺中占据明显优势,因为算力资源已成为吸引顶尖研究人员的核心筹码。

汪滔在备忘录中强调:「此次调整绝不意味着削减投资。相反,我们将继续招募行业顶尖、AI 原生背景的人才。」 然而,当田渊栋的同事朱泽园在社交媒体上引用唐诗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表达惋惜时,AI 研究界感受到的是一种时代变迁的苍凉。

Meta 的裁员举措映射出整个 AI 行业的发展困境:在资本市场的压力下,纯粹的研究理想不得不向商业现实妥协。而在这场转型中,最具创新力的头脑往往成为最先被 「优化」 的对象,这或许揭示了当前 AI 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深层矛盾。(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