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财讯

「十倍基」 历经市场淬炼 坚守才是投资 「真功夫」

  上证指数已冲破 3700 点,市场热情再度被点燃,私募基金的净值曲线也悄然书写着新的标杆故事。近日,私募行业再传捷报,康曼德资本旗下一只成立 11 年的产品累计回报率突破 1000%,成为行业瞩目的 「十倍基」。

  纵观私募江湖,那些闪耀的 「十倍基」 无不历经时间淬炼,在市场行情推动与机构投研进化的二重奏中谱写传奇。然而令人唏嘘的是,真正能全程陪伴这些 「长跑冠军」 的投资者却凤毛麟角。在市场波动中提前退场者有之,高点追涨被套者亦有之。这场关于时间与耐心的投资修行,既检验着私募机构的真本事,也考验着每一位市场参与者的智慧与定力。

  私募新 「十倍基」 诞生

  近期市场持续回暖,上证指数强势突破 3700 点,私募基金业绩也迎来了 「大回血」,不少私募基金净值持续创出新高。在此背景下,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已有知名私募旗下产品出现了 「十倍基」。

  8 月 18 日至 19 日,私募基金最新业绩 (截至 8 月 15 日) 情况陆续公布。知名私募康曼德资本旗下一只代表产品,上周净值增长率超过 7%,最新累计单位净值达到 11.1340 元。该产品成立于 2014 年 7 月,历时 11 年,产品累计回报率达到 1013.40%,成为名副其实的 「十倍基」。

  回看这只基金的历史,2019 年至 2021 年以及 2024 年下半年以来,是该产品主要的业绩爆发期。虽然该产品在 2022 年等时间段也曾出现明显回撤,不过最终净值均顺利 「收复失地」。

  谈及为何公司的 「十倍基」 会在当前时点诞生,康曼德资本董事长、投资经理丁楹表示:「从外因方面来看,自该产品成立以来每隔 3 至 4 年就会有一波行情,从 2024 年 9 月以来,市场已经进入到新一轮的上涨周期之中。过去,康曼德资本旗下产品的主要收益来自于汽车、白酒新能源、互联网、消费电子等领域的股票,近三年则更多依靠 AI 相关、机器人产业的机会,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丁楹判断,「未来已来、周期将至」。现在市场正处在 10 年至 20 年的长周期和 1 年至 2 年的短周期双重向上的阶段之中,非常看好股票市场的表现。

  从机构自身发展的内因来看,丁楹表示,康曼德资本 2013 年 7 月设立,经过十二年不懈努力,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投资体系,量化分析和基本面分析互动,建立了统一的风险管理体系,同时在不同阶段采取各种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加盟,建立起了持续学习型的组织。这些都是支撑产品业绩持续向上的内在动力。

  天时地利人和练就

  事实上,这并非私募行业首次诞生 「十倍基」。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了解到,私募基金在 2007 年、2009 年、2014 年、2015 年、2019 年、2020 年等均取得了不错的收益,随着历年收益的不断积累,2021 年前后私募行业曾诞生多只 「十倍基」。

  例如,知名私募景林资产旗下一只成立于 2007 年 3 月的基金,累计回报率就在 2021 年 5 月突破了 1000%,成为一只 「十倍基」。随后因市场的大幅调整,该产品的净值有所回落,直至今年 2 月累计单位净值突破 11 元,重归 「十倍基」 之列。

  明达资产旗下一只成立于 2005 年 11 月的产品,累计单位净值在 2018 年、2020 年均突破了 11 元,2021 年累计单位净值最高一度超过 17 元。这些老牌私募成立时间较久,产品运作时间超过 15 年甚至接近 20 年,倾力打造的产品成为 「十倍基」 并不令人意外。

  「十倍基」 的练成秘籍是什么?中国证券报记者对此进行了多方调研。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表示,一般而言,基金产品收益可以分解为基准收益 (贝塔) 和超额收益 (阿尔法)。「十倍基」 的收益,需要大市场行情的配合,可为产品贡献较高的贝塔收益;在超额收益方面,也需要投研团队有很强的行业配置能力或个股选择的能力。产品在控制好回撤的同时,长时间超高复利运作,才有望成为 「十倍基」。对于私募机构而言,需要很强的投研及风控能力。

  事实上,也有一些成立时间并不久,但依靠高回报率 「一战成名」 打开知名度的私募,旗下相继出现过 「十倍基」,不过产品净值波动较大,起起落落较为频繁。同时,不排除有的私募依靠单只产品 「打榜」 吸引投资者的可能。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长久稳定的 「十倍基」 背后,首先要有优秀的投资团队,尤其是基金经理要有丰富的经验,深厚的投资功底和稳定的投资风格;其次,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在弱市阶段要防守坚固,避免大幅回撤;此外,还要有坚定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框架,坚守价值成长投资或者其他策略。

  考验投资者定力

  尽管 「十倍基」 的诞生并非孤例,但摆在私募机构面前的非常现实的问题是,真正享受到 「十倍基」 投资红利的投资者少之又少。

  投资者为何总与 「十倍基」 投资红利失之交臂?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了解到,有的投资者在产品业绩起飞前,没能耐得住净值曲线平淡的 「寂寞」,提前离场;有的投资者则是在市场阶段性高点涌入,不得不承受随之而来的巨大波动。

  对此,丁楹建议投资者要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避免频繁交易,「至少持有 3 年为宜」,同时关注产品的长期业绩;对于基金经理的考察,不光要掌握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还要阅读他的季度总结、年度报告以及任何可以分析的资料,深度分析、紧密跟踪,厘清其主要收益来源;此外,一般而言,规模过大的基金回报率会有所降低,同时要评估最大回撤,在同样回报率的基金中,选择最大回撤幅度较小的产品更可靠。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表示,「十倍基」 是 「市场+投研团队+产品风控+时间复利」 共同作用的结果,可遇而不可求。普通投资者对于投资的预期收益应有客观认知,与其追求 「十倍基」,不如复制底层逻辑,将资金委托给值得信赖的团队,在可承受的波动范围内长期持有产品。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原标题:「十倍基」 历经市场淬炼 坚守才是投资 「真功夫」)

(责任编辑:73)

推荐阅读

「阉割版」FSD 入华,特斯拉这回是真着急了

admin

逛遍上海车展,我发现年轻人的用车新趋势

admin

东京迪士尼 40 年长盛不衰,多亏了这帮老年人……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