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为 2025 年 8 月 20 日,科隆游戏展开幕式,也是 《黑神话:悟空》 发售的一周年纪念日,那种节庆式的、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犹在眼前。
当年,游科用一部艳煞旁人的实机预告宣布国产单机游戏进入了高制作规格的时代,又用一部质量凌驾于 「3A 游戏」 标准线上的成品游戏,证明了自己放出的片子不是吹牛逼,三千万销量和超过两百万 Steam 同时在线的成绩,更是向整个游戏圈宣示了中国玩家的惊人购买力——但那些都已经过去了,如今,玩家们早已把游戏本体的内容吃干抹净,深度玩家已经打通了高难度多周目,瘾更大的则开始投身于 「黑猴自走棋」 之类的神人 Mod。
几乎所有人都对这个 「未尽」 故事的将来,抱有深切的期待,也盼望着能有朝一日杀上天庭,让天命人穿着大圣套装挥舞金箍棒把这个操蛋的 「夜之城」 烧成灰,至于那可耻共谋杀害四妹的鹤仙人,玩家们早已出离愤怒,想要像 V 震天击毙亚当重锤那样,把这个活畜生也炼成丹……
只是,那游戏科学的口风实在严实,不论玩家再怎么问,都对 DLC 开发的具体计划三缄其口,仅仅是在年初的蛇年贺岁短片中给出了隐晦的 「东 F25820」 字样,以及在一些采访中隐晦地表达了 「后续内容正在开发」。游科越是闭口不谈,玩家的期待就越是高涨——8 月 20 日是 「黑猴」 发售的周年纪念,还恰逢游科参展 2025 科隆游戏展,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想必游科一定是要在那时给我们带来惊喜了吧?
有预言家猜中了
事实证明,这个 「惊喜」 确实存在——但并不是大伙期待的那种惊喜。这里没有 《黑神话:悟空》 的 DLC,取而代之的是一段完全新作的 CG 预告,这里没有天命人,只有豹头环眼,铁面虬鬓,驱乘猛虎的黑面钟馗。
整个游戏圈直接炸了。
玩家们的第一反应是惊喜——毕竟,游科之前已经展示出了他们过硬的开发能力,经历了 「黑猴」 开发后的游科,显然积累了更加充足的经验,「钟馗捉鬼」 的典故也有许多玩法上的可挖掘点,且 「钟馗」 是一个比 「悟空」 更没有身份包袱的角色,游科也可以不用再陷入 「原作还原度」 和 「魔改世界观」 的争议——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黑钟馗」 都应当是比 「黑猴」 更为成熟的作品。
相关的 「预告片解析」 更是已经漫天乱飞,什么 「两个小鬼代表冯骥杨奇」「让你吃成个胖子指双方在成功后的心态」「台词中的山是态度,大王是天命人」……不得不说,咱们确实擅长阅读理解这一块。
对了,还有不得不提的申遗环节——你懂的,正常发挥。
但在惊喜过后,不少玩家回过了味——不同于在发布时就具备相当可观完成度,令人 「盼头」 十足的 《黑神话:悟空》 实机预告,目前 《黑神话:钟馗》 仅放出了一个概念演示 CG,而官方在后续放出的问答中也表明,游戏目前连提纲都没有完全写完——即便游科目前兵强马壮、经验充足,可以规避此前开发 「黑猴」 时走过的弯路,一款细致打磨过 3A 游戏,满打满算需要起码三年以上的开发时间。
以 《赛博朋克 2077》 为例,它的首支先导预告发布于 2013 年,即使完全删去前期投入与开发 《巫师 3:狂猎》 与两部 DLC 的时间,其研发周期也达到了四年以上。而 《黑神话:悟空》 本身更是经历了六年的开发,就算游科能将这部续作的开发周期缩短一半,能玩上 「黑钟馗」 也是 2028 年的事了。
可与此同时,《黑神话:悟空》 的 DLC 的念想,却是彻底被斩断了。
尽管很多人都提出,希望游科多开一条管线,同时开发 DLC 和新作——但说实话,以目前游科的规模,实在很难在维持新作快速开发的同时,分出人手来制作玩家们期待中的 「大型 DLC」。
同样是拿 CDPR 来举例,即便是游戏产业更为成熟,员工数量更多的他们,也不得不在 《巫师 3:狂猎》DLC 项目推进时,暂停 《赛博朋克 2077》 项目的开发——他们在接受媒体 Kotaku 的采访时说,他们曾经以为可以同时推进 DLC 和正作两个项目,但他们显然高估了自己,如果想达到同时开发多部作品的生产力,他们起码需要 「育碧级」 的产能,也就是上千人的规模。
对游科而言,这显然是不实际的。
即便他们真的扩充到了千人级的规模,其人工、办公场所费用等随之上升的开销,也将会是一笔天文数字——这也是超大型游戏企业 「年货化」「罐头化」 的一个侧面。不论是游科还是我们,都不乐意看到这种光景。
事实上,冯骥在 《黑神话:钟馗》 播片公开后发布的微博,也证实了这点。他们认为 DLC 是个 「不坏」 的选择,团队最初也确实在朝着 DLC 的方向努力,但比起 「不坏」,他们其实更想用新的玩法、技术、故事,做一款新作。为了解释这种心情,他们还引用了任天堂老社长的一句话——「在既有的延长线上,是没有未来的」。
对 「黑神话」 系列来说,不局限于 「悟空」 一部作品肯定是好事,但对部分期待 DLC 已久,渴望延续天命人 「未尽」 的玩家而言,就未必了。在得知 DLC 计划落空的当日,《黑神话:悟空》 的 Steam 评论区出现了 「集体差评」,上百名玩家在评论区打出差评,声讨游科 「忘本」「傲慢」。
游戏最早开发,完成度也最低的第六章 「花果山」,也又一次被搬了出来成为众矢之的。而部分激进的讨伐者,还从游戏后期的质量下滑一路上升滑坡,将 「半成品」「圈钱粪作」「数典忘祖」「欺骗国人感情」 的帽子,一顶顶扣到了游科的头上。
在讨论社区,对 DLC 取消的声讨也开始甚嚣尘上。
在 《黑神话:钟馗》 播片发布不到一天后,原本的 「黑猴笑话吧」 就紧跟潮流,宣称 「黑猴笑话吧」 将要解散,取而代之的是 「游科笑话吧」——很显然,这是在对标 B 站的 「黑神话:悟空」 账号改名为 「黑神话」 账号。
只是,「黑猴笑话吧」 的速度显然还不够快,因为 「黑神话钟馗笑话吧」 也在科隆播片发出不到半天,就在 「黑猴笑话吧」 的隔壁拔地而起,建设速度令人咋舌——比起吧里的 「黑钟馗笑话」,「黑钟馗笑话吧」 的落成速度,反倒成了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梗。
与此同时,「黑神话出新作是想要袈裟」 和 「黑神话出新作是为了圈钱」 的言论,开始在各大论坛左右互搏,各路人马纷纷开始 「深度洞察」 游科的 「商业考量」——其中还不乏有 「因为黑神话没拿 TGA 年度游戏,且 《艾尔登法环:黄金树之影》 没战胜 《宇宙机器人》,所以出 DLC 拿不了年度游戏,冯骥想披袈裟必须要出新作」 之类的神奇推论。
不得不说,金池长老的塑造可真成功,不管是原作还是戏外。
甚至有人煞有其事地控诉,说制作组在海南岛度假三个月,把赚来的钱花差不多了,索性搞个 CG 播片骗融资——说实话,比起播片拉融资是不是在 「骗钱」,我更在意三个月就能把 3000 万套销量的钱给花的差不多,去的到底是海南还是缅北……KK 园区这招实在是太狠了。
曾几何时,DLC 还是 「不做续作坑钱」 的代名词
最倒霉的,还得数那些对外宣称过 「DLC 在做了」 的博主们,几乎是第一时间,他们就遭到了部分玩家的 「青蒜」。
首当其冲的,就是此前在 「黑猴宣传片」 上翻过一次车的 B 站 UP 主 「老戴在此」。他在今年四月发布的 《黑神话:悟空》 艺术展 Vlog 中,明确说自己与官方工作人员聊过,他们说 「《黑神话:悟空》 的 DLC 在做了,他们不会让喜欢 《黑神话:悟空》 的粉丝们失望,会竭尽全力开发后续的拓展内容。」
如今,我们已经无从得知当时和老戴沟通的官方工作人员,究竟是在放烟雾弹,还是当时他们自己也不清楚 DLC 计划已经变为了续作开发,但错误的预期已经被建立,如今的烂摊子,也只能一起收拾了。
「3 到 4 年出不来」 倒是不幸言中了……
平心而论,《黑神话:悟空》 肯定不是一部圆满的作品,正如他们第六章片尾动画的 「未尽」 那样,其箱庭地图设计稚嫩,除第四章外的地图也颇为扁平而缺乏立体设计,角色的动作设计没有达到顶尖水平,剧情上也留了不少尚未解明的扣子——总体而言,确实存在着大量的可改善空间。
但它和如今这些差评的玩家们说的一样,是一款 「半成品」,是没有后续 DLC 就救不回的烂作吗?肯定谈不上,即便是没有内置地图的最初版本,其表现也足以在 2024 年的游戏圈占据一席之地。如今的这些 「清算」,其实更多只是预期没能被满足的玩家,在进行情绪发泄而已。
说白了,这就是个预期管理的问题。
说实话,于 「黑猴」 目前的框架下,再进一步扩展,其实并非易事——比方说,游戏当前的动作系统高度绑定于三套棍势系统,而棍势系统又共用同一动作模组,即使是本体的后期体验,重复感也依然较强。而在此基础上开发 DLC,只怕会更进一步延长玩家的懈怠期。
如果游科的目的,如他们在微博公告中所说,是为了追求 「放开手脚」,那开发续作确实是个 「自然而然」 的选择。
有趣的是,放在十数年前那个游戏多以完全形态发售的时代,用续作弥补前作缺憾是常有的事情,用 DLC 填补游戏内容多被视为不义。可到了 「服务型游戏」 大行其道的今天,停止 DLC 开发而投入新作,反而成了 「艰难决定」 的代名词……这不是替游科找补,只是感叹时代确实在变化。
但问题在于,《黑神话:悟空》 在戏内的剧情与戏外的宣传上,都大量运用了 「追赶」「未尽」 之类的要素,再加上耐人寻味的结局与游戏内的缺憾,自然会让人想要去追求 「圆满」,让 「黑猴」 能真正达到不少玩家心中那种 「弥合国单对外差距」 的 「神作境界」。比起遥不可及的 「续作」,触手可及的 DLC,显然更适合达成这一目标。
很多人说,游戏、电影、小说等一切大众娱乐,在作品上市的那一刻,就不再独属于生产者,而是属于它的消费者。这固然有几分道理,但生产者无疑拥有着作品未来走向的掌舵权,当双方的预期发生冲突,争议就不可避免——这种冲突直到人类全体意识装罐,进入格式塔之前,都会持续下去。
只是,争议产生了,我们就要因此而争斗、滑坡、陷入两极对立的深渊中吗?
那确实大可不必。
「黑猴笑话吧」 在入驻 B 站时,就将他们 「反猴」 的 「宗旨」 写在了个性签名中——「玩家的舆论高地不被玩家占领,就会被营销宗教占领」。可问题在于,没有谁能真正代表玩家舆论——媒体做不到,「宗教营销」 做不到,黑猴笑话吧做不到,Steam 评论区的所谓 「差评轰炸」,自然也做不到。
截至 8 月 22 日,《黑神话:悟空》 的 Steam 评论区一共新增了 190 条差评,593 条好评,差评占比 24%,而游戏总共的评价数量共有 103 万条。这些评价都代表着一部分人的意见,所输出看法和情绪也是其有意义的,需要对它们进行参考、研究的是游戏科学,而不是心怀着各自判断,有着各自喜恶,构成着 「玩家舆论」 一角的你我。
相比之下,大概还是抽出时间玩一款喜欢的游戏,用自己的足迹给所谓的 「舆论」 投票,要来得更快乐一些……你说对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3DM 游戏网,作者:泥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