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动态

这一信托新规落地在即 1.82 万亿非标理财产品或受震动

财联社 8 月 27 日讯 (编辑 王蔚)近日即将落地的信托登记新规,带来的影响或将波动到银行理财子公司的 1.82 万亿非标理财产品。

据多家信托公司称,自 2025 年 9 月 1 日起,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 「中信登」) 将执行新的信托预登记审查标准,不再接受底层为单一融资方的信托预登记。

这一政策变动在资管行业引发广泛关注,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推动金融行业去通道、去嵌套,此次新规的发布正是这一监管导向的延续。不过,某信托公司高管人士对财联社表示,这一规定对理财产品的影响可能大于对信托公司本身的影响。单一信托计划的主要委托方是理财产品,若未来中信登对理财产品豁免上述登记要求,则对信托业态影响较小。

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 (以下简称 「理财登」) 披露数据,截至 2025 年 6 月末,理财产品投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余额达 1.82 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 4.6 个百分点。具体到各家理财公司而言,财联社根据 18 家理财公司发布的 2025 年上半年理财业务报告不完全整理,除信银理财、光大理财、中邮理财、青银理财、法巴农银理财未单独披露非标口径,以及高盛工银理财、贝莱德建信理财两家合资理财公司未进行非标投资外,11 家理财公司穿透后非标投资金额为 4604.5 亿元。

上半年理财投资非标资产余额 1.82 万亿,增长 4.6 个百分点

据理财登披露数据,截至 2025 年 6 月末,理财产品投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余额达 1.82 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 4.6 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表示,今年以来,债市下行,股市向好,但多数理财资金对入市保持谨慎,在资产荒的背景下,为应对低利率挑战,满足客户收益需求,理财公司对非标投资需求加大。

具体到各家理财公司而言,财联社根据 18 家理财公司发布的 2025 年上半年理财业务报告不完全整理发现,信银理财、光大理财、中邮理财、青银理财、法巴农银理财未单独披露非标口径,高盛工银理财、贝莱德建信理财暂未进行非标投资。此外,已披露数据的 11 家理财公司中,穿透后非标投资金额为 4604.5 亿元。各家理财公司穿透前及穿透后非标投资具体金额如下:

数据来源:中国理财网、理财公司官网,财联社整理

数据显示,各家理财公司的非标投资呈现出鲜明的特点。投资模式整体来看通过信托产品等 SPV 投资占比较大,例如杭银理财穿透后非标规模达 841 亿元,是其穿透前规模的 56.8 倍。

理财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表示,理财直接投资非标的主要是通过理财直融来开展,该工具的使用在 2023 年就受限,要求不得新增业务。

从非标投资金额来看,13 家理财公司中,高盛工银理财和贝莱德建信理财这两家合资理财公司暂未进行非标资产投资;华夏理财、杭银理财、浦银理财、苏银理财非标投资规模较大,其中华夏理财投资规模超千亿,另外三家也均超 500 亿。

具体非标类型来看,根据第三方机构法询金融研究院此前统计数据,截止今年 2 月 21 日,华夏理财持有优质城投非标资产规模合计 263.7 亿元,持有资产数 247 项 (其中 6 项资产无法查明具体规模),排除无法查明具体规模的 6 项资产,其余资产平均规模 1.07 亿元,规模加权平均收益 4.53%。从资产类型来看,均为信托贷款;从城投公司所属省份来看,华夏理财持有的优质城投非标资产大都来自浙江和江苏。

据法询金融研究院统计数据,截止今年 2 月 21 日,上银理财持有优质城投非标资产规模合计 98 亿元,持有资产数量 95 项 (其中 53 项资产规模无法查明),排除无法查明具体规模的 53 项资产,其余资产平均规模 2.33 亿元,规模加权平均收益 4.48%。从资产类型来看,主要是信托贷款,有 81 项;从城投公司所属省份来看,上银理财持有的优质城投非标资产主要集中在江苏省。

信托登记新规 「大限」 将至,非标产品抢跑

近日,据多家媒体公开报道,中信登更新并发布 《信托登记业务指南 (V3.0)》,要求自 2025 年 9 月 1 日起,将执行新的信托预登记审查标准,不再接受底层为单一融资方的信托预登记。

在这一行业重大调整窗口期,市场正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景象。据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统计数据,上周在整体资产管理信托成立规模环比下降 1.45% 的背景下,非标信托产品逆势增长,成立规模 53.4 亿元。

上述信托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表示,非标信托产品成立增长是在新规新老划断之际,部分信托公司进行抢跑。

「很多信托公司去年底就收到了窗口指导。」 该人士对财联社表示,登记新规的出台整体对信托业态影响不大,单一放款模式由于具备灵活高效的特点,精准匹配融资主体的金额、期限和定价要求,受到理财子的青睐,特别是在当前债市下行的资产荒背景下,理财资产又对入市比较谨慎,非标资产能够为理财产品提供相对稳定的收益来源。

「未来有可能对理财产品这类特定的投资者进行豁免」,上述人士对财联社表示,未来如果能够豁免成功,则新规对现有业务影响很小;若不能豁免,则未来在便利性上会有影响,此前的单一放款模式需要变成组合投资模式,不过总体影响不大。

推荐阅读

年领金额相差过万,被亿元天价保单带出圈的年金险该怎么选?|凰家鉴保官

admin

非洲虽然穷,但租个好店面可不便宜

admin

2 元面包、7 元生烫牛肉米线,批量 「收割」 创业者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