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动态

PCB 行业盛宴红利旁落,迅捷兴扩产反陷增收不增利困境 | 看财报

8 月 27 日,PCB 厂商迅捷兴(688655.SH) 交出了一份在行业高光下显得格外刺眼的半年成绩单。期内公司实现营收 2.92 亿元,同比增长 27.66%;实现净利润为-276 万元,去年同期为盈利 398 万元。营收在奔跑,利润却跌入泥潭,迅捷兴成了这场 PCB 行业集体狂欢中,一个醒目而突兀的 「掉队者」。

面对 PCB 板爆发性的机遇,迅捷兴提前布局,打出的扩产、并购、激励 「三连击」,展现了其不甘于做 「掉队者」 的决心,甚至透露出一种破釜沉舟的急迫。然而,这份亏损的中报,正为这份宏大蓝图投下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行业盛宴,红利缘何旁落?

迅捷兴的主营业务是印制电路板 (PCB) 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核心产品包括 HDI 板、高频板、高速板等。与其他 PCB 巨头锚定大批量订单不同,迅捷兴的独特基因在于其深耕的 「样本业务」 模式,聚焦小批量、多品种、定制化需求。

然而,这种模式在当下的市场狂潮中,似乎并未充分享受到红利。行业数据显示,2025 年一季度 PCB 厂商整体稼动率高达 90%-95%,二季度景气度持续攀升。研究机构 Prismark 预测,全球 PCB 市场今年将同比增长 6.8%,而 AI/HPC 服务器 PCB 这一细分赛道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2023-2028 年复合增长率 (CAGR) 高达 32.5%。

市场的火热直接反映在同行财报上。胜宏科技(300476.SZ) 上半年营收、净利同比双增 86% 和 366.89%;鹏鼎控股(002938.SZ) 双增 24.75% 和 57.22%;沪电股份(002463.SZ) 也录得 56.59% 的营收增长和 47.50% 的净利增幅。反观迅捷兴,其 「增收不增利」 的表现在行业高亢的合唱中显得格外突兀,成为这场盛宴中明显的 「掉队者」。

对于亏损的原因,公司方面坦言,亏损主要系公司子公司珠海迅捷兴新增产能释放,投产初期其净利润为-1154.13 万元。

在笔者看来,迅捷兴未能充分享受行业增长的红利,也许与其专注样板和小批量板有一定关系。PCB 产品按照均单面积划分,可以分为样板、小批量板和大批量板。但根据 Prismark 的数据,样本和小批量板仅占行业的 15%-20%。在行业占比较低的情况下,尽管行业增速较快,但核心市场份额被主营大批量板的企业瓜分。同样专注样板和小批量板的强达电路 (301628.SZ) 上半年表现同样差强人意,上半年营收增长 17.25% 的情况下,净利润仅同比增长 4.87%。

需要警惕的是,由于 PCB 行业景气度提升,上游的原材料也在涨价。沪铜 (SHFE) 价格自 4 月低点 71694 元/吨一路攀升至 8 月中旬 79060 元/吨,涨幅超 10%,并维持高位震荡。年初以来,中国巨石、泰山玻纤等企业也发布调价通知,电子纱、电子布等覆铜板原材料涨价。

原材料涨价对 PCB 板企业净利润影响程度较大。根据研究机构测算,覆铜板、铜球、铜箔、半固化片和金盐等主要原材料的采购均价变动 5%,则对行业公司利润总额的平均影响幅度分别为 12.32%、1.51%、1.57%、3.03% 及 2.21%。

在技术迭代加速、成本控制日益重要的竞争中,迅捷兴的 「样本+小批量」 模式,正面临市场份额局限与原材料上涨的双重挑战。

扩产、并购、激励的 「三连击」

事实上,面对 PCB 板爆发性的增长,迅捷兴已经提前两年开始布局。

扩产是迅捷兴打出第一张牌。迅捷兴先是将 IPO 募投项目 「年产 30 万平米高多层板及 18 万平米 HDI 板」 更改为 「年产 60 万平米 PCB 智能化工厂」,该项目已于 2023 年底投产。

2024 年初,公司又火速抛出 3.4 亿元定增预案,投向珠海智慧型样板基地 (一期),甚至不惜以自有资金 「抢跑」 建设,该项目今年二季度投产,不过由于产能爬坡阶段,导致项目收益不及预期陷入亏损,同时也是公司上半年亏损的主要原因。

至此,迅捷兴编织起覆盖深圳、信丰和珠海的三地产能网络。其中深圳基地定位于快件样板;赣州信丰基地有两个工厂,信丰一厂定位于高多层、HDI 的中小批量,信丰二厂定位于智能化的批量工厂;珠海基地致力于打造互联网+智慧型项目,2025 年上半年珠海一期智慧型样板厂投产,释放了 72 万㎡/年样板产能。

除了投资建厂扩产能,并购成为迅捷兴打出的 「第二张牌」。2025 年 4 月,公司拟以现金和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深圳市嘉之宏电子有限公司 (下称 「嘉之宏」) 的 100% 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嘉之宏主营 FPC(柔性电路板) 及 SMT(表面贴装)。

嘉之宏 2024 年业绩亮眼,营收 4.91 亿元,净利润 1986.64 万元,同比增速迅猛。同时,嘉之宏 2024 年营收规模 (4.91 亿) 已反超迅捷兴自身 (4.75 亿)。若此桩并购成功落地,迅捷兴 2025 年营收规模有望瞬间翻番,这无疑是其最渴望的 「速效救心丸」。

股权激励则是迅捷兴打出的 「第三牌」。2025 年初推出的 339.68 万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绑定核心团队:要求以 2023 年为基数,2025 年营收增长≥30% 且扣非净利不低于 2023 年;2026 年营收增长≥70% 且扣非净利不低于 2023 年。迅捷兴考核营收和扣非净利润,目标指向明确,既要规模狂奔,也要盈利止血。

眼下来看,公司产能处于爬坡阶段,并购在推进中,其规划的宏伟蓝图尚未到揭晓时刻。但这份带着赤字的中报,无疑为其激进的战略打上了一个醒目的问号。(本文首发钛媒体 App,作者 | 周健,编辑 | 曹晟源)

推荐阅读

白宫官员:美国将立即重启与加拿大的贸易谈判

admin

又被执行 36.7 亿,姚振华再被限制高消费

admin

中办、国办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