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5 日 5 时 15 分 18 秒
商业动态

儿童指纹水杯爆单背后,家长的育儿焦虑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最近一段时间,家长们都在忙着为孩子置办入学的新 「装备」,掀起了新一轮 「开学经济」 的热潮。而今年开学季最火的爆款产品,是一种通过指纹解锁的儿童水杯。

 

社交媒体上,不少用户发帖分享指纹水杯能够有效防止校园 「恶作剧」,避免水杯被他人误用或共用。还有家长在帖子评论区追问,求推荐靠谱的指纹水杯。

 

然而儿童指纹水杯走红的本质,是中国家长一再被育儿焦虑拿捏的现实。

 

爆款水杯,撑起百亿市场

 

惊蛰研究所梳理线索时发现,儿童指纹水杯的 「爆火」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

 

6 月、7 月时,网络上还只有零星的帖子在讨论指纹水杯。但是到了 8 月底,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上与指纹水杯相关的话题热度明显升高。其中,「好物分享」 的种草帖占比较多,其次是询问 「该不该买指纹水杯」「指纹水杯有没有用」 的求助帖,此外还有一些对比不同品牌水杯使用体验的测评帖。

 

而在 9 月 1 日新学期开学后,众多主流媒体集中报道了 「开学季家长疯抢指纹水杯」 的新闻,报道中提到多款需要识别孩子指纹才能解锁的儿童指纹水杯,成为不少家长追捧的开学新用品,并持续霸榜某电商平台儿童水杯热销榜。随后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平台持续发酵,「一年级新生有必要买指纹保温杯吗」 等讨论帖大量出现,推动搜索量和销量双双攀升。

  

综合网友们发帖的内容来看,选择购买儿童指纹水杯的家长普遍认为:有指纹解锁功能的水杯,能够像商家宣传的那样防止其他孩子的恶作剧,更好地保证孩子的饮水安全。

 

惊蛰研究所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目前网络平台在售的儿童指纹水杯,核心价格带在 200 元—400 元,个别产品售价能够达到上千元,不带指纹解锁功能的儿童保温杯售价则在 200 元以下。

 

不过在外观方面,不同价位的儿童指纹水杯除了设计的精美程度略有区别外,几乎看不出差别。而在最关键的保温杯内胆材质上,多数产品使用的都是 316 不锈钢。

 

因此对于家长来说,不论是从外观还是材质方面,都很难分辨不同价位产品的具体差异。但这并不妨碍儿童指纹水杯以爆款之姿,掀起新的消费流行。

 

据极目新闻报道,目前有品牌水杯全网销量超过 6 万件,按照儿童指纹水杯普遍 200 元的定价计算,该品牌水杯的销售收入就超过了 1200 万元。

 

另据教育部公开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小学招生人数达 1616.63 万人,以此计算,理论上 2024 年的一年级新生群体就将创造 32 亿元的新市场。若以全国在校生 10584.37 万人计算,指纹水杯面对的则是又一个百亿市场。

 

指纹水杯:新型智商税?

 

在儿童指纹水杯成为家长们追捧的开学新用品后,争议也随之而来。

 

齐鲁晚报在报道中质疑,商家宣称 「唯有指纹才能开盖」,听起来科技感十足、安全感满满,但仔细推敲,这究竟是真实的需求,还是被制造出来的焦虑?

 

还有一些网友也认为:儿童指纹水杯实用性不强,提供指纹解锁功能的电子部件容易摔坏;儿童指纹较浅,指纹解锁功能可能不灵敏;指纹解锁需要充电,遇到断电等紧急情况,孩子喝不到水只能干着急。

 

针对儿童指纹水杯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的争议,惊蛰研究所也询问了几位家长的意见。孩子刚上一年级的 Nancy 告诉惊蛰研究所:「我觉得给孩子买儿童指纹水杯很有必要。因为现在的小孩都比较早熟,之前也有新闻报道过学生投毒的事件。所以我觉得花 200 块钱给孩子的饮水安全买一个保障,可以接受。」

 

二胎宝妈 Jasmin 则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我家老大本来就不爱喝水,以前带水杯去学校,一天也喝不了多少水。比起恶作剧,我更担心她喝水少了。老二还在上幼儿园,喝水都是老师带着统一喝的,管理也比较规范,所以也没有买水杯的必要。」

 

虽然目前对于爆款指纹水杯 「是不是新型智商税」 的问题上,大家各有看法,但惊蛰研究所进一步调查发现,指纹水杯这个 「爆款」 其实并不新。

 

公开信息显示,儿童指纹水杯的概念最早出现在 2022 年。当时淘宝众筹 (现 「造点新货」)平台推出了一款带指纹锁的儿童保温杯,其设计初衷是为了解决疫情时期儿童在校园内因共用杯子而可能导致的卫生问题。

 

2023 年 9 月,上海某校发生一起投毒事件,两名初中生将具有清洁漂白作用的混合液倒入同班学生的水杯内,导致多名学生出现身体不适症状,之后网络上便出现了借该事件介绍指纹水杯的帖子。

 

2024 年 12 月,浙江一名初中生被同学骗喝强碱水致食道受损。随后,社交媒体上又开始出现带货指纹水杯的内容。包括在今年开学季之前,不少育儿账号将这两次事件作为核心案例,宣传在校学生饮水安全的潜在风险。

 

于是在家长的视角里,一边看到的是新闻报道里的学生饮水安全问题,让家长产生焦虑;另一边又是铺天盖地案例、测评儿童指纹水杯的社交媒体内容,为家长们提供 「解决办法」。

 

因此,不少家长为了安心,不惜选择为价格大几百的指纹水杯买单,但其实已然踩中了商家的育儿焦虑陷阱。

 

惊蛰研究所在查找指纹水杯相关的产品时就发现,2019 年前后,市面上还出现过带有机械拨轮密码锁的儿童水杯产品,当时的产品售价也在 100 元到 200 元之间。后来随着指纹识别模块的成本下降,市面上又出现了融合了指纹和密码锁的新产品。而如今,只带有机械密码锁的儿童水杯售价不到百元。

  

如果只是为了解决儿童饮水安全问题,机械密码锁恐怕比指纹水杯更可靠。但在一片宣传饮水风险的帖子里,却看不到一点关于机械密码锁水杯的信息。这种超乎常识的现象背后,显然已经有了利益的捆绑。

 

家长焦虑,谁在受益?

 

事实上,当下的中国家长们很难规避 「育儿焦虑」 营销的消费陷阱。

 

一方面年轻一代家长经受过良好教育,不但具有更强烈的科学育儿意识,也愿意为育儿投入成本。另一方面,大多数家长又缺乏专业的育儿知识,且依赖网络、社交媒体获取信息。

 

于是不少商家通过发布大量营销内容,贩卖焦虑、制造恐慌,让家长产生 「不买就吃亏」「不买就落后」 的恐惧心理,把家长的育儿投入简单对等成产品消费,让家长心甘情愿为 「育儿智商税」 买单。

 

譬如不久前被媒体曝光的学步鞋、机能鞋,以 「有利于脚部发育」「减少摔跤次数」「矫正步态」 为卖点,产品定价从数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但据央视新闻报道,专家称部分 「学步鞋」 前掌易弯折、强化后跟支撑等设计,确实有其合理性,但其宣称的矫正步态、预防扁平足等附加功能,并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一些 「机能鞋」,为了增强产品专业性和可信度,打出所谓 「符合骨科医生推荐」 等宣传语。专家也提醒家长,要警惕这类宣传内容,切勿被忽悠。

 

然而家长们因为担心孩子摔倒或是由于鞋子的问题导致孩子出现扁平足、O 型腿等发育问题,同时又在电梯、机场、高铁站以及电影院频频看到类似产品 「饱和式」 投放的广告,还是选择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甚至在宝妈群体中还出现了鄙视链,买进口品牌的家长看不起买国产品牌的,而类似的攀比心理又加剧了其他人的育儿焦虑。

 

从指纹水杯到学步鞋的走红不难看出,中国家长总是容易被育儿焦虑拿捏,而产生这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中国式家长的 「从众和攀比心理」是育儿焦虑的本源。不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中国家长都习惯性地将自家孩子与 「别人家的孩子」 进行比较。因此 「害怕吃亏」 的心态导致几乎所有家长,轻易接受 「看上去对孩子有益」 的事物。

 

其次,随着教育的市场化以及中产家庭收入水平的升高,育儿标准不断 「通胀」,家长对孩子的投入也从学习外溢到日常消费。一些家长抱着 「宁可苦自己也不能苦孩子」 的想法,把 「不为孩子花钱」 等同于 「对孩子不负责」,由此增加了自身的育儿负担。

  

第三,新一代家长不仅育儿知识匮乏,在育儿理念上也普遍与父母一代有所区别,不少人还对以学校为主体的传统教育体系缺乏信任。于是,年轻一代家长只能选择自己摸索。而在此过程中,培训机构、自媒体、商家通过 「发育关键期」「学习的最佳时期」 等专业话术,精准命中家长的内心,将焦虑心理转化为消费力。

 

此外,年轻一代家长在育儿态度方面,还会用 「款待儿时的自己」的心理,为孩子购买各种商品以提供快乐。而这种低门槛的消费型快乐,不仅会让孩子快乐的阈值不断被拉高,导致需求膨胀,家长也因为提供消费型快乐更方便,而选择一再为商品买单 。

 

表面上,儿童指纹水杯爆单是商家利用家长的育儿焦虑,将一个不算新的产品重新打造成了爆款,但问题的根源在于当下的家长群体在育儿这件事情上缺乏科学指导,从而迷失于各种利益相关方编织的育儿焦虑的罗网。这或许也是这届年轻人成为父母之后,依旧不可避免的 「成长的代价」。

推荐阅读

为求生存,燃油车悄然降价简配

admin

车与出行

admin

3.6 万亿重磅,中国股市彻底爆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