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财讯

超十家公募出手!FOF 新品种扩容 行情回暖是助推手

文章来源:天天财经

  时隔三年后,ETF-FOF 迎来大扩容。

  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截至 9 月 5 日,一共有 12 家机构申报了 17 只 ETF-FOF,其中 16 只在 2025 年内申报。包括 9 月 4 日和 9 月 1 日申报的 2 只产品在内,平安基金等公募旗下的 ETF-FOF 已不少于 4 只,招商基金、鹏扬基金等申报的 ETF-FOF 不少于 2 只。

  基金公司对 ETF-FOF 的本轮布局,得益于市场行情回暖、ETF 规模突破 5 万亿元等因素。但由于 ETF 品种日趋多样复杂,这对基金经理的资产配置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

  十多家基金公司布局 ETF-FOF

  从产品分类上看,ETF-FOF 不是 ETF 产品,而是一种将 80% 以上非现金底层资产配置 ETF 的公募 FOF 产品。在此之前,FOF 以主动管理型基金为配置对象,较少聚焦被动指数基金。在基金公司大力布局之下,ETF-FOF 逐渐成为 FOF 中的创新型产品。

  根据 Wind 统计,9 月 5 日正在发行的 ETF-FOF 有兴证全球盈丰多元配置三个月持有 (ETF-FOF) 等产品。从招募说明书来看,这是一只权益型 FOF,投资于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为基金资产的 60%-95%,投资公募基金的资产比例不低于 80%,其中投资于 ETF 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 80%。二季度以来,已有中欧积极多元配置 3 个月持有、平安盈轩 90 天持有期两只 ETF-FOF 成立,成立规模均在 5 亿元以上,合计有效认购户数接近 1 万户。其中,平安盈轩 90 天持有期是一只债券型 FOF。

  和成立产品相比,申报 ETF-FOF 的产品和基金公司更为可观。根据证监会官网,截至 9 月 5 日,全市场一共有来自 12 家机构的 17 只 ETF-FOF 申报,其中 16 只产品是在 2025 年申报。9 月 4 日和 9 月 1 日,平安基金先后申报平安盈顺和平安盈安两只产品,加上此前申报的平安盈达和平安盈轩,平安基金旗下的 ETF-FOF 已不少于 4 只。

  9 月以来,还有华富基金、富国基金、招商基金三家公募申报了 ETF-FOF。8 月和 7 月,鹏扬基金上报两只 ETF-FOF,浦银安盛基金、招商基金、博时基金均有 ETF-FOF 上报。而在今年上半年,则有大成基金、上银基金、中欧基金、兴证全球基金等公募上报 ETF-FOF。

  上述 ETF-FOF 在获批后,将陆续进入发行、成立、运作环节。截至 9 月 5 日,17 只产品中仅有 2 只成立。

  行情回暖和 ETF 蓬勃发展是助推手

  实际上,基金业内很早之前就已提出 ETF-FOF 设想,以此作为 FOF 创新的细分方向。2021 年在交易所推动下,来自工银瑞信、富国、华夏、万家等公募旗下的 ETF-FOF 成立,成为最早一批 「吃螃蟹者」。

  以华夏优选配置 (FOF-LOF) 为例,该基金成立于 2021 年 12 月,募集规模 5.35 亿元。该基金发行时的招募说明书显示,该基金投资于股票型 ETF 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的 80%。从该基金最新发布的 2025 年中报来看,其基金资产的仓位高达 93.61%,前十大重仓的 ETF 包括了富国中证 800 银行ETF、华夏恒生 ETF、鹏扬中证数字经济ETF、博时上证超大盘 ETF 等。

  成立于 2021 年 11 月的工银睿智进取一年封闭 (FOF-LOF),投资于股票型 ETF 的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 80%—95%,截至 2025 年上半年末基金资产的持仓仓位同样在 90% 以上,前十大重仓基金有港股通互联网 ETF、港股创新药ETF、科创芯片 ETF 等。

  由于 2021 年以来 FOF 整体发展情况颇为平淡,早期的 ETF-FOF 试点并没有进一步扩大。直到 2025 年,在市场行情回暖和 ETF 整体规模突破 5 万亿元等有利条件下,基金公司重启动 ETF-FOF 布局。中信证券统计显示,截至 2025 年二季度,FOF 重仓持有 ETF 的占比约为 9.2%,上半年主要增持短融 ETF 和港股 ETF。

  「国内 ETF 产品体系日益完善,数量超过 1200 只,规模超 5 万亿元,涵盖宽基、行业主题、商品、跨境等多元产品线,为 FOF 提供了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和更强透明度的底层资产。」 工银瑞信基金 FOF 投资部基金经理周崟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相较传统主动基金,ETF 在费率、流动性、透明度、风格持续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有助于提升 FOF 产品的可解释度与可管理度。

  对资产配置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 ETF-FOF 兴起,业内人士对 FOF 发展前景寄予厚望。但由于 ETF 品种日趋多样复杂,这对基金经理的资产配置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

  「FOF 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不止于专业选股,而更在于多元配置。」 兴证全球基金的基金经理刘水清表示,相较于单类别投资工具,FOF 能在权益、固收、商品、黄金、海外等多元资产中寻找更优组合。这种 「配置工具箱」 式的管理,是普通投资者甚至单一策略基金难以独立实现的。

  但这也需具备相应的资产配置能力。刘水清认为,首先需要的是基准框架搭建能力,其次是在这基础上做出超额收益的能力。此外,捕捉各类套利和定价失真机会的能力也很重要,包括利用 QDII 折溢价的情况进行套利,或参与网下 IPO 的机会,或者大宗交易来取得超额收益。

  晨星(中国) 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吴粤宁表示,FOF 配置 ETF 考验的是管理人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基金经理不仅需要扎实的宏观经济分析和市场洞察力,还需要具备灵活调仓能力和回撤控制功底。此外,ETF 产品范围广泛,基金经理需深入研究行业和主题配置策略,优化投资组合的收益风险比。

  面临的挑战方面,周崟表示,当前市场环境下做资产轮动的难度较大,尤其是近几年市场频繁受到各种冲击因素影响,资产配置方法和模型容易失效;部分 ETF 工具流动性不足、跟踪误差大等。后续随着 ETF-FOF 产品数量增加,可能会趋于同质化,需在策略创新与差异化竞争中形成核心优势。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原标题:超十家公募出手!FOF 新品种扩容……)

(责任编辑:6)

推荐阅读

从毛绒特效到粘土滤镜,AI 特效难逃 「月抛」 魔咒?

admin

车企账期承诺:薛定谔的 「60 天」

admin

国际金价创下历史新高 黄金股 ETF 年内大赚超 60%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