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

澳元多头警惕!收益率曲线信号:市场对 RBA 降息预期快速蒸发

文章来源:一期货

在 2025 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市场一直预期澳洲联储 (RBA) 官方现金利率将呈现渐进式下降趋势。市场普遍认为,随着通胀回落至澳洲联储 2%-3% 的目标区间,澳大利亚借贷成本将逐步降低,但最新公布的超预期强劲经济数据,使这种预期开始动摇。

收益率曲线发出关键信号

现金利率期货隐含收益率曲线 (通常简称 「隐含收益率曲线」) 清晰展现了这一变化,这些合约为投资者提供了对未来数月官方利率走势进行投机或对冲的工具,下图展示了本年度不同回溯日期对应的隐含收益率曲线形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中较短的曲线是 2025 年初隐含收益率曲线的一部分,其长度短于其他曲线,因为该曲线数据仅提供未来 18 个月的利率预期,而自 1 月以来已有 8 个月时间过去,自然比其他新近曲线的起始时间更早。

从 1 月隐含收益率曲线可见,年初时市场预测本月官方现金利率应为 3.68%,但继 8 月 12 日澳洲联储最后一次降息 25 个基点后,当前利率实际维持在 3.60%。考虑到 2025 年初面临的诸多变量——通胀前景仍存较大不确定性且国内经济放缓,市场对九个月后利率水平的预测基本准确

但这种准确性仅维持到 9 月左右,若观察 1 月曲线剩余部分,可见市场当时预测官方现金利率最低将降至 3.50%。隐含收益率曲线触底并趋于平稳的节点被称为 「终端利率」。

鉴于年初终端利率为 3.50%,可以说市场当时对澳洲联储降息至 3.35% 的概率定价为 40%,这一推断基于澳洲联储通常以 25 个基点为幅度调整利率,因此当隐含收益率曲线显示 3.50%——即从 3.60% 向 3.35% 移动了 10 个基点时,意味着降息至较低值的概率为 40%(10 基点/25 基点=0.4)。

呈现这条历史曲线旨在说明两个关键点:其一,市场对短期利率走势的预测通常相当准确,毕竟这正是大型经纪公司分析师们获得高薪的底气所在。其二,这也表明环境变化会引发市场预期调整,且变化越显著,预期修正幅度就越大

自一月份以来,澳大利亚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 衡量的通胀率下降速度远超最初预期,这使得澳洲联储能够以比市场年初预期更激进的节奏降息,这也解释了为何当前对 2026 年中的利率预测 (墨绿色曲线) 与一月份预期会出现如此显著的分歧。

当前市场预期显示,到明年七月官方现金利率还将经历两次 25 个基点的降息,最终降至 3.10%。更精确地说,鉴于当前隐含收益率曲线最低点触及 3.11%,这实际上意味着市场预测 2026 年 7 月实施第二次降息至 3.35% 的概率高达 96%。需要说明的是,下一次降息 25 个基点至 3.35% 预计发生在今年 12 月,因为当前隐含收益率曲线首次完全跌破 3.35% 的水平正对应该月份。

当前隐含收益率曲线较一周前明显上移,更显著高于三周前澳洲联储 8 月议息会议宣布降息后的水平。若以会后曲线低谷——2026 年 7 月 2.98% 的利率预期 (没错,是 「2」 字开头) 为参照,可见市场已削减了 13 个基点的降息预期,这相当于常规降息幅度的一半以上。

市场预期不仅可能变化,而且确实在持续变动——自年初以来累计调整达 50 个基点。那么究竟是何因素引发近期终端利率预期的跳升?这是否预示着更大趋势转折的开端?若出现与年初以来趋势相反的逆转行情,是否意味着后续降息可能彻底落空?

与降息说再见?

如果终端利率在未来八个月内上升 50 个基点,那么不仅将完全抹平澳洲联储此前的降息幅度,甚至可能逆转政策方向。这对投资者和房贷持有者而言都是令人担忧的前景。让我们探究自澳洲联储 8 月议息会议以来,市场终端利率预期急剧攀升的根源,并尝试研判这是否会危及当前已被市场定价的另外两次 25 基点降息 (准确地说,96% 的概率将会进行第二次降息)。

超预期 GDP 与消费动能复苏

市场终端利率预期重估的主要催化剂是六月季度 GDP 数据的发布。澳大利亚当季经济增长 0.6%,年率增长 1.8%——若维持这一增速,年化增长率将达 2.4%。这一数据远超经济学家预期,而普遍经验表明,经济增速加快通常推高通胀。这正是进一步降息前景面临的威胁:澳洲联储绝不希望看到通胀再度飙升,若真如此,他们必然不愿继续下调现金利率

经济学家尤为关注的是家庭支出的强劲表现 (这是 GDP 构成中占比最大的部分)。投行瑞银在针对 GDP 数据的研究报告中指出:「2025 年第二季度实际 GDP 数据印证了我们关于经济正温和复苏的判断」,且这一复苏 「很可能持续获得澳洲联储降息政策与家庭财富增长的双重支撑,进而推动消费回暖」。

加拿大皇家银行经济学家 Su-Lin Ong 则强调,实际家庭收入年增 5%(这是疫情和全球金融危机时期之外的最快增速) 正在为消费复苏提供动力。实际收入增长意味着随着通胀回落,澳大利亚居民财富感提升,可支配收入增加——而他们正在将这些收入转化为实际消费!

通胀瓶颈与生产率困境

消费者需求增强看似积极,却正如上文所述,为政策制定者敲响了警钟。瑞银指出,生产率增长仍近乎停滞,而单位劳动力成本 (即企业支付工资与产出的相对比值) 仍保持在每年 4% 以上的增速。该机构警告称,这种水平 「可能使 CPI 难以持续维持在澳洲联储目标区间附近」(澳洲联储年通胀目标区间为 2%-3%)。

加拿大皇家银行也持类似观点。Su-Lin Ong 强调,雇员薪酬年增长率仍达 6.7%,公共部门工资增速更是高达 7.5%,她写道:「这两项数据都与中期通胀目标中值不相容」。

以瑞银的一项预测收束本部分讨论:生产率停滞将制约澳大利亚经济在不引发高通胀前提下的产出能力。「我们仍预期 2026 年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提升至 2.1%(年化 GDP 增长率),这已接近因生产率停滞而下滑至约 2% 的潜在增长率水平」。换言之:瑞银认为澳大利亚经济增速将超越其免于刺激通胀的承受极限

生产率困境的核心在于企业不愿投资于提升全国生产效率的工具、系统和基础设施。瑞银与加拿大皇家银行均注意到,企业投资占 GDP 比重停滞在 9% 出头,创 2023 年初以来新低,这使得本土经济尤为脆弱: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而企业未能扩大产能——通胀瓶颈可能迅速显现

澳洲联储绝非通胀冤大头!

澳洲联储多次警告,将对任何通胀回升迹象作出果断回应,其八月货币政策声明明确表示:尽管基准预测是通胀将逐步回归 2%-3% 目标区间的中值,但风险仍倾向于上行

债券市场正在放大这一信号,Su-Lin Ong 也敏锐捕捉到这一动向,她指出:「9 月降息概率已降至约 17%,终端利率预期则升至五月中旬以来最高水平。」

再降息一次,或两次?远无定数

尽管最新数据显示通胀风险攀升,但澳洲联储并未关闭进一步宽松的大门。瑞银仍预测 11 月将再次降息 25 个基点至 3.35%,而加拿大皇家银行的基准情景则是 11 月和次年 2 月各降息一次,其理由是经济结构面仍支持适度宽松。

核心论点在于:所谓中性利率 (即既不刺激也不抑制经济运行的利率水平) 可能低于当前设定。在生产率停滞与企业投资疲软的背景下,通缩压力仍在持续发酵。此外,全球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及中国经济增长乏力等宏观经济因素,也可能在 2026 年反向影响澳大利亚国内经济增长。

正如加拿大皇家银行所言:「澳洲联储对消费和 GDP 的基准预测风险正趋于平衡」,这种平衡态势或许能为再降息 25 个基点创造条件,但实现两次降息的门槛显然已大幅提高。

澳元兑美元或迎趋势转折

随着终端利率预期自年初累计上修 50 个基点,澳元兑美元的货币政策差优势正在重构。若终端利率在未来八个月再升 50 个基点,将完全抹平本轮降息幅度并可能触发政策转向,这将为澳元提供结构性支撑。目前期权市场显示,澳元看跌期权成本已较 9 月初下降 17%,反映空头押注正在退潮。

技术面与资金流共振

CFTC 持仓数据显示,澳元非商业净空头头寸已减少 1.2 万手,创 6 月以来最大降幅。

澳元兑美元周一 (9 月 8 日) 亚市时段守住前一交易日涨幅,于 0.6545-0.6558 区间窄幅震荡,200 日均线 (MA)(0.6386) 呈现初步微弱向上趋势,MACD 金叉态势延续。

上行方面,前一交易日高点 (0.6588) 构成初步阻力,关键阻力位关注 0.6624(8 月高点)。

下行方面,支撑位锚定 0.6483(9 月低点)。

若突破 0.6700 关口,或开启新一轮趋势周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澳元兑美元日线图,来源:易汇通)

北京时间 9:38,澳元兑美元交投于 0.6555/56。

推荐阅读

美元走弱与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下,黄金攀升至两个半月高点

admin

收益率抬升引燃美元需求,美元/加元能否指向 1.39 轴线?

admin

历史高点再冲锋:降息与避险双驱动,黄金的估值重定价还没完?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