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动态

持仓宇树科技 0.51% 股权的这家房企 连收 6 个涨停板

文章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 9 月 11 日讯 (记者 李洁)一家深陷亏损的房地产上市企业,在短短 7 个交易日内,股价却暴涨九成。

自 2025 年 9 月 3 日起,首开股份 (600376.SH) 股价开启连续涨停模式,截至 9 月 11 日,已连续收获六个涨停板,累计涨幅高达 89.77%。

这家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的公司,股价为何大幅飙升?业内人士认为,或因间接持有人形机器人企业宇树科技部分股权,首开股份由此被市场热捧为 「概念股」。

然而,首开股份股价狂欢的另一面,是公司持续亏损的基本面、185.71 亿元的短期债务,以及 4.72 亿元的法律纠纷。该公司基本面并无明显改善的情况下,这种股价飙升因明显脱离同行业和上证指数表现,从而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首开股份点燃 「股价狂欢」

9 月 11 日,首开股份股价再次出现涨停,一度涨至 5.15 元/股,这已经是首开股份自 9 月 3 日以来,第 7 个涨停板。截至今日收盘,其报收 5.01 元/股,而 9 月 2 日收盘时,其股价仅为 2.64 元/股。

对于股价异常表现,首开股份四次发布公告表示,并无影响公司股票交易的重大事项。

「股票涨幅明显偏离同行业及上证指数,但公司主营业务、生产经营情况以及经营环境与前期披露的信息相比未发生重大变化。」 首开股份方面表示。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告诉记者,首开股份此轮股价暴涨的核心驱动因素,与宇树科技 IPO 以及机器人概念,有不小关系。

其指出,引发该公司股价暴涨一个重要原因,是 9 月 2 日宇树科技宣布预计四季度提交 IPO,首开股份因间接持股 0.51%,从而被贴上了 「宇树影子股」 标签。

9 月 2 日,人形机器人企业宇树科技在社交媒体账号宣布,正积极推进首次公开募股 (IPO) 的准备工作,并计划在 2025 年四季度提交 IPO 申请。

这一消息瞬间点燃资本市场热情,宇树科技作为全球领先的足式/人形机器人研发企业,本身就自带流量,其市场定位、春晚亮相的高光时刻以及被看好的市场前景,让其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公开资料显示,首开股份通过旗下子公司间接持有宇树科技部分股权。具体路径为:首开股份持有北京首开盈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62.74% 股权,首开盈信持有金石成长股权投资 (杭州) 合伙企业 18.29% 股权;据天眼查信息,金石成长为宇树科技股东之一,持有后者 4.7683% 股权。经股权穿透,Wind 数据显示,首开股份最终间接持有宇树科技股权比例约 0.51%。

从投资布局情况看,首开盈信此次投资属于财务投资,并未参与宇树科技的日常经营管理。公开信息显示,首开股份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与宇树科技的机器人研发业务并无直接协同。

「即使对宇树的持股比例很低,且不参与实际运营,但如果热门概念股得到市场追捧,与其相关的公司股票也可能在二级市场的股价波动上有所反映。」 一位私募人士向记者表示。

「首开股份股价异常上涨,有三方面因素。」 柏文喜表示,一方面,目前 A 股市场中直接参股宇树的上市公司极为稀缺,首开股份成为投资者最容易买入的相关标的;另一方面,首开股份长期股价低于净资产,流通盘适中,这为游资拉抬股价提供了便利条件。此外,当下机器人板块整体活跃,加之宇树科技又处于上市准备阶段,多重因素叠加,使得首开股份成为资金追逐的对象。

「然而,这种情绪驱动的行情,缺少基本面改善的长期支撑。」 上述私募人士向记者表示,一旦热点转移、情绪冷却,支撑资金就可能离场。

柏文喜也告诉记者,倘若宇树上市延迟,或出现利好兑现+持股比例极低,首开股份股价将快速回归行业及企业基本面,仅依靠与之相关的概念恐怕难以持续。

其指出,从实际价值贡献来看,宇树科技 IPO 对首开股份的市值,实际上影响有限。据其测算,宇树最新估值约 120 亿元;首开间接持股 0.51%,对应市值约 0.61 亿元;首开当前市值约 120 亿元 (六连板后),该部分股权价值占比仅 0.5%;即使宇树上市后估值翻倍,对首开股份的净资产增厚不超过 1%,几乎可忽略。

上半年营收翻倍但仍亏损 18 亿

与火爆的股价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首开股份的基本面并不乐观。

根据首开股份 2025 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虽然达到 180.39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105.19%,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亏损 18.39 亿元。

对于营收增长的原因,国泰海通证券分析师涂力磊表示,2025 年上半年首开股份房屋交付项目体量增加,公司房产销售结算收入为 175.8 亿元,同比上涨 111.9%。

为何首开股份会出现增收不增利,期内仍然亏损的现象?

就此,该公司称,净利润仍然亏损的主要原因包括,毛利润仍处低位;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较高;对联合营企业的投资大幅亏损 13.3 亿元。

「这种营收增长利润却亏损的现象,反映的是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收入确认依赖于项目交付时间,而利润则受到土地成本、资金成本和市场价格的综合影响。」 一位房地产行业分析师称。

从销售数据看,2025 年 1 至 8 月,首开股份共实现签约面积 85.23 万平方米,签约金额 131.52 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公司共实现签约面积 103.31 万平方米;签约金额 209.4 亿元,今年前 8 个月公司实现的签约面积及金额较去年同期均出现明显下滑。

与此同时,首开股份面临的财务压力不容小觑。

2025 年 9 月 10 日,首开股份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审议通过向控股股东北京首都开发控股 (集团) 有限公司进行永续债融资金额不超过 30 亿元,年化利率确定为 5 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LPR)+40BP。融资将用于置换有息负债、补充流动资金,以及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用途。

这笔融资背后,是首开股份沉重的债务负担。根据公司 2025 年中报数据,截至 6 月底,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余额达 185.71 亿元。

「融资议案规模不能完全覆盖近期的到期债务,永续债的融资对于解决公司债务问题,没有根本性影响。」 首开股份在公告中坦言。

此外,其还面临法律纠纷。首开股份子公司苏州平泰置业有限公司与金科集团苏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借款纠纷案仍在进行中,涉案金额高达 4.72 亿元 (不含律师费、滞纳金)。

首开股份方面表示,该案件近日已进入二审阶段,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已立案受理。由于二审审理情况尚未明确,诉讼结果和执行情况存在不确定性,目前尚无法判断该案件对公司的利润影响。

首开股份的狂欢还能持续多久?当概念热度退潮,其股价是否会回归基本面,市场将拭目以待。

推荐阅读

欧洲偷子围猎中国旅游团背后

admin

当今的欧盟已是晚期的大清

admin

「港交所的锣不够用了」 史上首次,5 家公司同一天在香港上市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