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动态

汽车产销历史同期首超 300 万辆背后:三成车企年销目标完成率超 70%、年终 「冲刺战」 已打响

文章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 10 月 14 日讯 (记者 张屹鹏)10 月 14 日,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9 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327.6 万辆和 322.6 万辆,环比分别增长 16.4% 和 12.9%,同比分别增长 17.1% 和 14.9%。汽车产销历史同期首次超过 300 万辆,月度同比增速已连续 5 个月保持 10% 以上;1-9 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433.3 万辆和 2436.3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3.3% 和 12.9%,产销量增速较 1-8 月分别扩大 0.6 和 0.3 个百分点。

据财联社记者统计的 13 家主要/上市车企 2025 年度销量目标完成率,有 4 家车企在 70% 以上,占比为三成。其中,小鹏汽车、小米汽车完成率最高,分别为 82.42% 和 76.21%,全额完成年销目标几无悬念;与之相对应的,理想汽车、蔚来汽车及东风汽车三家最低,三个季度过后完成率不足五成。

进入到全年最后一个季度,车市年终 「冲刺战」 正式打响。

新势力车企:小米汽车 Q3 增速最快

今年前 9 个月,小鹏汽车成为唯一年度目标完成率 80% 以上的车企,同比增幅更是超 200%。近日工信部发布的最新一批 《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 新产品公示中,小鹏 P7+、小鹏 G6 两款车型的增程版本赫然在列,能否借助增程车型触及年销天花板新高,将成为小鹏汽车接下来的一大看点。

年度目标达成率排名第二的小米汽车,是近期销量增速最快的品牌。

今年上半年,小米汽车完成年度销量目标 45.12%,三个月后这一数字蹿升至 76.21%,超越吉利汽车、上汽集团、中国一汽及长安汽车,升至次席。「小米 YU7 自 7 月 6 日开启交付以来,已交付超 4 万辆。」 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在近期的年度演讲上表示。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小米汽车单月交付量接连跨过 3 万、4 万辆大关,其中 9 月交付首次超过 4 万辆,同环比分别增长 209.37% 和 15.25%。

同样势头正盛的零跑汽车在上月完成第 100 万辆整车下线,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在将 2025 全年销量目标上调至 「58 万-65 万辆」 的同时,给出了 「2026 年挑战 100 万辆」 的新目标。

相较而言,理想汽车无疑是今年截止目前 「最失意」 的新势力车企。理想汽车于 9 月完成交付 33,951 辆,同比下降 36.76%,连续 4 个月出现同比下降。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曾表示,到 2025 年年底,理想 i6 的销量目标是稳定后单月实现 9000 至 10000 辆,理想 i8 为每月 6000 辆,再加上理想 MEGA,理想纯电车型整体销量将稳定在每月 1.8 万至 2 万辆,以支撑理想汽车在高端纯电赛道 「保五争三」。

传统车企:比亚迪出现持续 「降速」

国内传统车企阵营中,头部车企比亚迪自二季度以来市场表现一直未达预期。今年 5 月、6 月,比亚迪在国内市场出现了罕见的同比下跌,且连续 3 个月出现环比下跌。「金九」 车市背景下,比亚迪上月销量 396,270 辆,同比下降 5.52%。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除市场竞争因素外,旗下插混车型销量明显下滑是比亚迪 「降速」 的主因之一。

相比国内市场,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依旧相对突出。今年 9 月,比亚迪旗下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售 70,851 辆,同比增长 107%;1-9 月累计出口近 70 万辆,同比大涨 134%。

吉利汽车、上汽集团是今年 1-9 月销量表现最好的传统国内车企,年度目标完成率均在七成以上。终端市场热度持续上扬的同时,两家车企亦在全新细分市场或领域实现突破——吉利汽车旗下极氪品牌首次触及 50 万级且市场反应强烈,上市发布会后 13 分钟极氪 9X 斩获一万台大定订单;上汽集团与华为合作的 「第五界」 尚界于上月推出首款车型 「尚界 H5」,上市一小时完成大定破万。

9 月 25 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 2025 年迄今港股规模最大车企 IPO 的奇瑞汽车,1-9 月销量接近 190 万辆,年销目标完成率为 62.66%。

展望四季度车市 「冲刺战」,叠加政策、市场、趋势等因素,中汽协给出了乐观预期。「近期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继续显效,部分暂停的地区开始恢复,行业综合治理 『内卷』 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地方车展火热进行,企业新品密集上市,汽车市场整体延续良好态势,产销月度同比增速已连续 5 个月保持 10% 以上,且新动能加快释放,对外贸易呈现韧性。」 中汽协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 《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2025—2026 年)》,从着力扩大国内消费、 持续提升供给质量、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提升国际开放合作水平 4 个维度,提出了 15 条工作举措,为汽车行业的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为汽车市场持续向好提供了措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