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天天财经
财联社 10 月 16 日讯 (记者吴雨其)在 A 股市场震荡加剧、海外变量扰动持续的背景下,私募机构的策略应对与前瞻判断正成为市场参与者高度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百亿级私募阵营中,既有坚定持有核心资产、强调长期价值的稳健派,也有根据板块轮动及时调整结构的灵活派,风格分化显著,策略路径各异。
数据显示,进入 9 月以来,多家百亿私募已在不同程度上完成持仓结构的调整,并密集发布市场观点。在不同宏观预期与行业判断的交织下,有机构继续加码 AI 主线,有机构适度降低科技仓位、转向资源与制造,也有机构强调政策节奏与三季报窗口下的结构优化需求。
如何在当前环境中维持组合平衡、寻找超额收益,再度成为机构博弈的重点。
「慢牛」 预期与结构性乐观,龙头与蓝筹仍是底仓核心
不少私募在整体仓位结构上依旧维持高配或中高仓状态,背后是对市场中长期趋势的温和乐观预期。例如复胜资产明确表示对后续整体市场相对乐观,判断依据是经济后续持续复苏的趋势正在逐渐展开,并指出经济结构仍在换挡期,真正经济体感的全面好转可能是复苏中后期的事。
在此背景下,复胜资产强调继续关注 「反内卷」 行业中龙头企业的盈利趋势与边际改善机会,代表行业包括工程机械、化工等传统制造方向。他们表示:「希望在合理估值下,享受企业盈利不断上升带来的股价上行。」
望正资产则更加明确地延续 「优质蓝筹+创新成长」 的组合思路。其一是自下而上精选 「明显低估的优质公司」,行业覆盖互联网、电子、汽车等;其二则是加仓 「AI 算力、AI 应用、智能驾驶」 等高景气成长方向。
星石投资也提出供需重塑、盈利修复将是下一阶段市场关注核心,并从宏观配置角度指出,「居民超额储蓄的多元化配置在逐步展开,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有望带动全球资金再平衡,国内市场将持续受益于大类资产配置的迁移」。在操作层面,星石重点看好五条主线,包括服务消费、医药、人工智能、周期龙头和消费品。
收益表现上,复胜资产旗下 7 只产品 9 月收益均值高达 13.69%,今年来平均收益更是达到 72.54%。其中陆航管理的复胜正能量二号年内收益高达 82.32%。望正资产方面,旗下 4 只产品 9 月收益均值为 4.93%,年内均值高达 67.04%,其中望正共赢 3 号收益已达 90.21%。
科技、AI 与资源,进击者与退守者各执一词
尽管 AI 主题在年内屡次引发市场热潮,但不同私募对其未来演绎节奏的态度已开始出现分歧。
作为长期重仓 AI 龙头美股的代表,东方港湾依旧坚定表示:「当前 AI 算力泡沫还处于早期阶段,估值适中,没理由不选择积极拥抱。」 其强调 AI 相关企业 「融资结构相对健康、收入增速翻倍」,在此基础上坚定看好该赛道的成长性,呼吁 「投资不能因噎废食,在充分理解风险的同时要有选择性地承担和承受」。
稳博投资则持偏谨慎的结构性乐观,维持分散持仓、适度超配电子等科技板块的策略,并指出:「AI 相关公司涨幅显著,市场或将进一步挖掘 AI+延伸方向」,但同时也警示 「未来结构性行情仍可能反复,对当前 Alpha 策略构成一定挑战。」
源乐晟资产则是在 9 月主动适度降低科技股占比,加仓制造业板块,并指出当前 「不少优质公司已获利较大,后续波动在所难免」。他们更倾向于从底层产业角度挖掘长期价值,认为当前市场的牛市本质是全球资金对中国优质资产的纠偏。
资源与周期板块则成为新晋黑马。聚鸣投资指出 9 月 「基本面最强的是资源板块」,金价已站上 3800 美元/盎司,铜价超过 1 万美元/吨。他们认为:「全球矿产国觉醒,资源的不可再生属性及其抗通胀价值越来越被重估,这个趋势越发明显,值得深刻思考。」
收益数据上,东方港湾 9 月旗下 75 只产品平均收益达 9.07%,其中宁泰 1 号收益为 17.51%;稳博投资则在 8 只产品中斩获平均 1.49% 的 9 月收益,今年来收益均值为 45.19%,稳博小盘激进择时指增 1 号收益高达 65.43%。
调仓博弈与风险提示,慢牛预期下的节奏把控
在市场整体震荡加剧的 9 月,不少私募机构也对当前的短期波动、局部高估风险及政策节奏表达出一定警觉,尤其是在季度切换与重要会议窗口期临近的背景下,策略上的收缩与再平衡动作日益频繁。
宁水资本指出,尽管市场获得三重支撑 (政策、流动性、产业趋势),但估值分化加剧带来短期波动压力,部分题材股估值已明显偏离基本面;同时指出 8 月消费、生产与投资数据偏冷,若后续稳增长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市场信心,提醒投资者关注三季报验证与政策落地节奏。
洛书投资则判断 「股市初步体现出私人部门中长期信心的扭转」,A 股或维持慢牛格局,但需警惕 10 月重要会议或成为波动契机。他们还强调港股补涨尚未结束,大宗商品大概率震荡,而债市逐渐与股市解耦,但真正企稳仍待央行政策支持。
仁桥资产从风格轮动视角出发,认为重估中国科技的逻辑仍在强化,当前资金追逐高增长确定性,忽视估值与市值,呈现出典型牛市思维,但这一逻辑也可能快速演变,「相信被严重低估的品种最终会得到修正」,他们指出。
星石投资则在宏观与微观间寻找连接点,认为 「估值驱动是过去一年股市上涨的主导力量,后续需回归盈利变化」,同时也提示 「反内卷政策短期影响经济增长,长期重塑供求关系」。
而源乐晟资产的策略则更为灵活,强调轮动明显,内部已进行结构优化,当前组合以科技、有色金属、制造业、创新药为主,仍在积极寻找个股机会。
收益方面,宁水资本旗下多只产品年内收益告负,仁桥资产、源乐晟资产等机构未披露具体产品数据;洛书投资旗下 9 只产品 9 月平均收益为 4.25%,年内达 25.18%,其中洛书裕和嘉泰达到 42.33%。
(文章来源:财联社)
(原标题:A 股震荡,重量级私募们如何看?)
(责任编辑: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