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16 日 23 时 42 分 07 秒
前沿科技

招股书失效后 创始人被曝辞职 丰巢上市路再添新考验

文章来源:techweb

【旭才科技】10 月 16 日消息,在冲刺港股上市的关键节点,被称为 「快递柜一哥」 的丰巢发生管理层变动,灵魂人物被曝离场。

据 《南方都市报》 等媒体报道,丰巢创始人兼 CEO 徐育斌已于近期正式离职。丰巢方面对此暂未做公开回应,有知情人士称,徐育斌因身体原因辞职,公司日常运营保持正常。

今年 2 月,丰巢在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因超期失效,「快递柜第一股」 的梦想被迫搁浅,如今再叠加创始人出走一事,丰巢未来何去何从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从快递小哥到独角兽企业创始人

徐育斌的创业生涯始于顺丰的一名普通快递员。

根据公开报道,徐育斌出生于 1981 年,在高中毕业后赴广深谋生,20 多岁时成为顺丰深圳的快递员,因表现突出,从快递员提拔为大区总仓管,后续又轮岗分拣中心总经理、全国首席运营官、航空枢纽项目总监等关键岗位。

在顺丰一线工作中,他敏锐地发现了末端配送的 「供需错配」,即快递员的业务高峰与消费者的取件偏好存在时间差,这成为他后来创业的核心切入点。

2009 年赴韩国考察时,徐育斌看到国际快递巨头 DHL 用智能快递柜与学校、机构合作,大幅提升收派效率,他当即意识到 「快递柜能解决国内供需错配」。回国后即向顺丰创始人王卫提出构想,并获得认可。

不过,早期研发的快递柜仅是 「超市储物柜翻版」,操作麻烦遭快递员拒绝。后续改进的智能柜虽联动物流系统,因单台造价成本较高、资金不足,相关计划被迫搁置。

关键转折点发生在 2015 年,彼时国内电商快递量迎来大爆发,王卫重启该项目,联合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共同出资 5 亿元成立丰巢,徐育斌被任命为董事长兼 CEO,正式开启创业之路。

在徐育斌的带领下,丰巢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设快递柜网络。2017 年,丰巢收购了同类品牌 「e 栈」,进一步扩大规模,三年后又收购了竞争对手中邮速递易,使得丰巢的市占率一度达到 70%,位列行业第一。

丰巢不断壮大,顺利完成多轮融资,市场估值也跟着一路上涨。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 《2024 全球独角兽榜》 显示,丰巢估值达到 250 亿元,2017 年其估值为 55 亿元。

从一名普通快递员到独角兽企业创始人,徐育斌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但伴随着辞职传闻,其创业故事似乎也走到了终局。

「快递柜第一股」 梦想搁浅?

丰巢当前正值上市关键期,它的烦恼,可能不止掌舵者的离开。

2024 年 8 月 30 日,丰巢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主板挂牌上市,冲刺 「快递柜第一股」。因 6 个月内未通过聆讯,其招股书已于 2025 年 2 月正式失效。

根据公开报道,当时丰巢曾对外表示,赴港上市工作仍在推进中。如今 8 个月时间过去了,丰巢尚未二次递交招股书。

有业内人士指出,丰巢近期确实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创始人徐育斌的离场和港股上市计划搁浅,是公司内部管理和外部资本道路上的双重变动。这些变动短期内对运营影响有限,但中长期的发展挑战和不确定性在增加。

首先丰巢的盈利模式面临政策和市场压力。丰巢的核心收入来源是向快递员收取的投递费用,但 2024 年 3 月实施的快递新规明确规定,未经用户同意擅自将快递投递入柜属于违规行为,这直接冲击了其业务根基。同时备受用户争议的包裹滞留费 (超时保管费) 也受到监管问询。

2024 年 9 月,证监会曾就丰巢控股协议控制架构、业务经营合规性,以及规范运作与数据安全等提出问询,但丰巢方面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补充披露。

招股书显示,2021 年至 2023 年,丰巢营收分别为 25.26 亿元、28.91 亿元、38.12 亿元,净亏损分别为 20.71 亿元、11.66 亿元和 5.41 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近 38 亿元。2024 年 1 至 5 月开始扭亏为盈,净利润为 7160 万元。由于智能快递柜的硬件成本、场地租金、运维费用高昂,丰巢后续能否持续盈利仍是未知数。

为了突破增长瓶颈,丰巢已经尝试拓展衣物洗护、储物业务和广告业务等多元化业务,并积极出海。2023 年其 「增值服务及其他」 业务板块贡献了四分之一的营收。这些探索带来了新的收入,但能否成长为支撑公司长远发展的新支柱,仍需市场检验。

截至发稿,丰巢方面暂未就创始人辞职一事做出公开回应,亦未明确公布继任者。新 CEO 会带领丰巢走向何方,公司何时会重新递交上市申请,我们将持续跟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