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 10 月 15 日讯 (编辑 王蔚 实习生 李煊)银行理财发行近期环比回升。
财联社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上周 (10 月 6-12 日) 全市场银行理财发行量环比回升,共新发 273 款理财产品,环比增加 34 款。理财公司仍为主导,上周新发 172 款产品,环比增加 11 款,占全市场 63.00%。
伴随发行量的小幅回升,尽管近期新发产品业绩基准整体持稳,但开放式产品仍处低位,封闭式产品则略有上探。其中开放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 2.12%,环比持平;封闭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 2.41%,环比上涨 0.01 个百分点。
近期固收类产品兑付收益涨跌互现,整体表现仍现疲态。上周全市场到期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平均兑付收益率 2.20%,环比上涨 0.1 个百分点,落后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 0.5 个百分点;到期封闭式固收类理财产品平均兑付收益率 2.69%,环比下跌 0.03 个百分点,落后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 0.14 个百分点。
此外,华宝证券的相关研报显示,理财行业掀起增资补血浪潮,主要驱动在于夯实资本以应对监管,并为业务拓展预备空间。
市场发行放量难掩收益偏低,固收产品兑付格局生变
根据普益标准数据显示,上周全市场共新发理财产品 273 款,整体成 「量升价稳」 态势。开放式产品新发 41 款,平均业绩比较基准 2.12%,环比持平;封闭式产品新发 232 款,平均业绩比较基准 2.41%,环比上涨 0.01 个百分点,资产端收益欠佳持续制约产品表现。
从发行主体看,理财公司仍是主力。上周理财公司新发 172 款产品,占全市场 63.00%。
从产品结构看,低风险、固收类产品仍是市场主流。投资性质方面,全市场新发固收类产品占比 97.44%;风险等级方面,R2(中低风险) 产品占比 88.64%,投资者风险偏好依旧稳健。
截至上周末,理财市场总量企稳,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在售与存续产品数量均环比回升。在售产品方面,据普益标准数据显示,全市场共 13497 款理财产品在售,环比增加 390 款。理财公司在售产品 11096 款,占比 82.21%,仍是市场主导。
存续产品方面,财联社据中国理财网的数据统计,截至 10 月 15 日,全市场共存续理财产品 38082 款。从投资性质看,固收类产品 35173 款,占比 92.36%;理财公司存续产品 25568 款,占比 67.14%。
另据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上周末,理财公司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 (不含现管) 近 1 个月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 2%,环比上涨 0.06 个百分点,环比微升不改低位运行态势,收益承压难言根本性扭转。
具体信息如下图所示:
据普益标准数据显示,上周全市场共 6399 款理财产品到期,环比增加 897 款;理财公司到期产品 5623 款,环比增加 498 款,占比 87.87%,主导到期市场。兑付收益呈现 「开放式承压,封闭式持稳」 分化态势。全市场到期开放式固收类产品平均兑付年化收益率 2.20%,环比上涨 0.1 个百分点,落后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 0.5 个百分点;理财公司全市场持平,未达基准。封闭式固收类产品表现略优,平均兑付年化收益率 2.69%,环比下跌 0.03 个百分点,落后比较基准 0.14 个百分点;理财公司该类产品平均兑付年化收益率 2.67%,环比下跌 0.01 个百分点,落后比较基准 0.1 个百分点。
增资补血双轮驱动,资本夯实与业务拓展并举
财联社注意到,为夯实资本基础,理财公司资本补充路径呈现明确分野:向内以利润转增,实现资本 「自我造血」;向外引股东资金,完成资本 「外部输血」。
据华宝证券相关研报数据显示,10 月 10 日,兴银理财获监管批准,以未分配利润转增注册资本 50 亿元,注册资本大幅提升至 100 亿元。与此同时,行业 「补血」 浪潮同步涌动, 杭银理财、高盛工银理财等多家机构也相继启动增资程序。
产品创新方面,理财公司以解决投资者痛点为导向优化产品体验。10 月 15 日, 徽银理财推出的 「惠盈存款存单 (多次申购)」 产品即将上线,该产品通过设置近一个月的集中申购期,允许投资者在窗口期内多次申购、分批投入资金,并统一于下一交易日起息,有效解决了投资者 「资金分批到账」 与 「希望参与封闭式理财」 之间的匹配难题。
华宝证券分析指出,理财公司密集 「补血」 背后,是多重现实需求与战略考量的驱动。一方面需满足 《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 的硬性监管要求,确保净资本与风险资本的比例达标;另一方面则为业务创新与规模扩张提供资本支撑,尤其在权益资产配置、产品矩阵完善等方面构筑更厚 「安全垫」。通过未分配利润转增等内部融资方式,既能规避股权稀释风险,又能将利润定向投入投研体系建设与数字化能力提升,为持续发展储备动能。同时,针对流动性痛点的产品优化,是理财公司在提升资金利用效率、增强客户黏性方面的积极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