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天天财经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2025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表彰量子计算的工程化应用,预示着量子信息商业化竞赛将进入新的加速阶段。海外市场在技术路线上呈现分化,量子通信、测量商业化加速。国内前沿科研验证领先,应用场景驱动场景落地。以 「祖冲之三号」 为代表的科研成果保持世界领先,同时国盾量子等企业在产业化应用、核心硬件取得关键进展。全球量子竞赛加速,「十五五」 政策支持有望加大。建议关注量子信息领域相关投资机会。
全文如下
计算机|量子信息落地加速,政策有望持续支持
量子通信、测量商业化加速。国内前沿科研验证领先,应用场景驱动场景落地。以 「祖冲之三号」 为代表的科研成果保持世界领先,同时国盾量子等企业在产业化应用、核心硬件取得关键进展。全球量子竞赛加速,「十五五」 政策支持有望加大。建议关注量子信息领域相关投资机会。
▍事件:
2025 年 10 月 7 日,约翰·克拉克、米歇尔·德沃雷、约翰·马蒂尼斯由于 「发现电路中的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和能量量子化」 获得 2025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根据诺贝尔官网,他们的发现直接证明了利用人造的、可设计的宏观电路来构建量子比特是可行的,为量子计算从理论走向工程化开辟了最重要、也是目前最主流的技术路径。
与以往奖励纯粹理论或基础现象不同,2025 年的奖项直接表彰了 「在一块芯片上揭示了量子物理学的实际应用」,而且获奖的科学家任职于谷歌量子 AI 团队,长期引领量子信息行业发展,为资本市场指明了一个经过验证的、有领导者正在全力冲刺的、可投资的工程化方向。我们认为,量子信息的商业化竞赛有望进入新的加速阶段。
▍海外:量子计算路线分化,量子通信、测量商业化加速。
量子计算方面,谷歌和 IBM 专注超导路线,根据 Google Quantum AI,2024 年 12 月,谷歌发布的 Willow 处理器拥有 105 个量子比特,首次证明量子纠错能力的指数级增长,25 年 9 月,首次实验性地证明了 「生成式量子优势」,为量子机器学习开辟了新的可能性。根据 IBM 官网,2025 年 6 月,IBM 推出 Loon 处理器,其先进的 qLDPC 纠错码技术的比特开销降低 90%;IonQ 专注离子阱,声称在某些特定应用上已经能够展现出 「商业优势」,根据证券时报,2025 年 5 月和 9 月,英伟达分别完成对 Quantinuum(离子阱) 和 PsiQuantum(光量子技术子) 的投资。
量子通信方面,根据 IDQ 官网,2025 年 2 月,IDQ 与电信巨头 Turkcell 合作完成了全球首次陆地洲际 QKD 传输;根据量科网,2025 年 4 月,东芝成功在现有商用光纤网络上实现了相干量子通信,无需复杂的低温冷却设备,极大降低部署成本。6 月,在法国推出首个商用量子安全网络服务。
量子测量方面,根据量科网,2025 年 10 月,博世量子传感展示磁力计原型机,根据 Infleqtion 官网,2025 年 6 月,Infleqtion 获 1 亿美元 C 轮融资,并与 SAIC 建立合作,共同将量子测量技术 (包括原子钟、惯性传感等技术) 应用于国防和航空航天领域。
▍国内:前沿科研验证领先,应用场景驱动场景落地。
根据中国科学院官网,中科大潘建伟院士团队研制的超导量子计算机 「祖冲之三号」,拥有目前超导体系公开发表的最强量子计算优越性 (求解随机线路采样任务的速度比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 1015 倍)。
应用场景上,量子计算与核心硬件方面,作为唯一企业单位参与研发 「祖冲之三号」,根据新华社,2024 年,国盾量子推出了国内首款可商用、可量产的稀释制冷机,2025 年 9 月中标 6000 万计算订单;量子通信网络建设与运营方面,根据国资委官网,中国电信全球首发 QKD 与 PQC 的分布式密码体系,旗下 「天衍」 超量融合云平台 2024 年底接入 504 比特的 「天衍 504」,2025 年 9 月新增 280+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根据运营商财经网,2025 年 10 月,中国移动发布 「四层五融入」 量子通信技术体系,旨在降低量子网络的部署和运维成本,部分成果已商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根据中安在线,2025 年 10 月,由国盾量子主导研发的全球首款 「四通道超低噪声半导体单光子探测器」 宣布实现量产,在探测效率和噪声控制等多项关键指标上刷新了世界纪录。我们认为,技术与应用双轮驱动,量子信息产业化有望进一步提速。
▍全球量子竞赛加速,「十五五」 政策支持有望加大。
根据中国政府网,2025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 「量子科技」 直接定义为需要培育的 「未来产业」,工信部将量子科技纳入 「揭榜挂帅」 重点领域,对量子企业执行 15% 所得税税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 150%;细分方向上,根据第二代量子体系的构筑和操控重大研究计划 2025 年度项目指南,明确将 「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的纠缠制备、量子模拟与纠错」 作为核心集成项目之一,直接支持国盾量子等企业所在的产业化轨道,同时积极对标前沿技术,为半导体自旋量子比特、马约拉纳/拓扑体系和新型量子材料设立了资助方向。
我们认为,量子信息作为 「十五五」 科技前沿领域规划方向,有望首次以独立章节纳入规划,定位从 「十四五」 的 「强化基础研究」 升级为 「技术突破与场景应用并重」,预计专项研发资金规模不低于 300 亿元,重点投向量子计算整机、量子通信网络等工程化项目。
▍风险因素:
技术路线研发不及预期;产业推进不及预期;政策支持不及预期。
▍投资策略:
国内前沿科研验证领先,应用场景驱动场景落地。以 「祖冲之三号」 为代表的科研成果保持世界领先,同时国盾量子等企业在产业化应用、核心硬件取得关键进展。全球量子竞赛加速,2024 年以来,量子信息作为新质生产力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 「量子科技」 直接定义为需要培育的 「未来产业」,我们预计后续会有一系列更加具体的政策跟进。国内外来看,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及量子精密测量的商业化均有所加速,建议关注量子信息领域相关投资机会:
1) 量子计算领域,建议关注布局量子计算整机及零部件的公司。
2) 量子通信领域,建议关注布局量子及抗量子密码算法的公司。
3) 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建议关注布局量子软件及量子传感器的公司。
(文章来源:财联社)
(责任编辑: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