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C
Changsha
2025 年 10 月 27 日 15 时 10 分 55 秒
基金财讯

超 300 只债基披露 2025 年三季报 投资操作各有不同

文章来源:天天财经

  公募基金 2025 年三季度报告进入密集披露期。Wind 资讯数据显示,截至 10 月 26 日 《证券日报》 记者发稿时,已有超 300 只债券型基金披露三季报,其中有 157 只基金在三季度实现净值增长。

  在上述实现净值增长的 157 只产品中,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泰信汇盈债券 A 以 28.01% 的净值增长率暂时领跑,但其 C 份额同期净值增长率仅为 7.99%,两者表现差异显著。值得关注的是,该基金 A 份额在报告期内赎回份额较多,这一情况或对两类份额的净值增长率差异产生了影响。

  今年三季度,债市出现了明显调整。泰信汇盈债券基金经理在三季报中分析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权益市场及商品市场赚钱效应较好、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部分资金从债市流出;二是三季度宏观及贸易环境相对稳定,货币政策未进一步宽松,债市整体利好有限;三是债券利率已在低位维持较长时间,固收类产品的绝对收益率吸引力明显下降,票息对价格波动的保护不足,也使得固收类产品的持有体验不如之前,债市增量资金较少。

  多只可转债基金在三季度斩获较高净值增长率,在净值增长排名前 7 的基金中,可转债基金占据 5 席。融通可转债债券 A、建信转债增强债券 A、长盛可转债 A、万家可转债债券 A 以及平安可转债 A 分别实现 14.41%、13.20%、11.49%、11.31% 和 9.72% 的净值增长。

  融通可转债债券基金经理樊鑫表示,今年三季度以来,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股债呈现明显的 「跷跷板效应」。股票市场进入趋势性上涨行情,结构上科技板块涨幅大幅领先。可转债市场跟随正股上涨,但由于自身估值转股溢价率处于高位,波动性明显加大,结构上股性强的高价转债表现较好。

  不同可转债基金管理人在投资操作上各有不同。樊鑫表示:「融通可转债债券在三季度积极把握转债市场的机会,季度的前期,考虑到转债估值并不高,组合的仓位和弹性均提升至较高水平,且结构上重点配置了 AI(人工智能)、创新药等板块转债标的,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明显。」

  长盛可转债三季报显示,报告期内,结合权益市场行情,长盛可转债动态优化了行业配置,并通过波段交易积极增厚收益。整体来看,减持了部分高价、高溢价率转债,并规避部分缺少基本面支撑的题材品种,阶段性增持了部分底仓品种,整体转债仓位水平保持稳定。

  万家可转债债券基金经理董一平在管理人报告中表示,万家可转债债券在今年 5 月份转为 「双低转债 (低价、低溢价率)+量化择时策略」 进行配置,同时辅以部分主动择券策略。目前该基金转债仓位中枢维持在 85% 至 90%。若后续转债市场回调至合适位置,将会择机加强仓位配置。

  在资产配置中,债券型基金是低风险偏好资金的重要选择,债市走向也因此受到更多投资者关注。东海基金相关人士对 《证券日报》 记者表示:「近期债市逐渐表现为修复行情。随着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中枢稳定,超长端的配置盘也逐步进场,目前 30 年期国债与 10 年期国债的利差仍维持在近一年的高点,性价比凸显。」

  「后续债市表现取决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组合,预计货币政策的增量措施更多,利率具备向下修复空间。」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 《证券日报》 记者表示。

  谈及细分投资机会,明明认为,一方面,超长债目前的期限利差水平较高,后续或存在压缩期限利差的机会,带来一定的资本利得收益;另一方面,科创债、绿色债券等品种具备投资收益和战略导向双重优势,预计需求端将持续扩容,相应品种的利差也有继续压缩的空间。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超 300 只债基披露 2025 年三季报 投资操作各有不同)

(责任编辑: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