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 10 月 30 日讯 (记者 郭子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 10 月 30 日发布 《关于促进养老理财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宣告自即日起将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试点期限为三年。
本次新规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幅提高了单家理财公司的募资规模上限:从以往的固定限额改为与机构资本挂钩,上限提升至该机构上年末净资本扣除风险资本后余额的五倍。
这一变化意味着各家理财公司的养老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规模上限将获得显著提升。例如,农银理财、工银理财、招银理财的上限分别达到 947.39 亿元、946.40 亿元和 936.44 亿元,较此前 100 亿或 500 亿的固定限额大幅提高。
18 家理财公司迎来申领机遇
《通知》 明确,理财公司参与试点的准入条件,需符合开业满三年、经营管理审慎、具备较强长期投资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等审慎监管要求。据不完全统计,这意味着除已获试点资格的 11 家理财公司外,当前还有 18 家理财公司符合要求,包括 9 家城农商行旗下理财公司、6 家股份行理财子公司以及 3 家合资理财公司。
财联社记者从华东、华南多家理财公司了解到,多家公司正在积极申请试点牌照资格。
本次 《通知》 标志着养老理财试点进入新阶段。与 2021 年启动的 「四地四机构」 试点相比,此次改革实现了从区域到全国的根本性转变。2021 年 9 月,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最初仅在武汉、成都、青岛和深圳四地展开,首批试点机构仅工银理财、建信理财、招银理财和光大理财四家理财公司,单家募集资金上限为 100 亿元。2022 年 3 月 1 日,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曾扩大至十个城市,试点机构扩至十一家。
存量试点机构金额上限扩容
将规模上限与理财公司资本实力直接挂钩,为业务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额度空间。
具体来看,除农银理财、工银理财、招银理财外,其他主要理财公司的上限均有大幅提升:建信理财为 871.03 亿元,中银理财为 791.16 亿元,兴银理财为 594.35 亿元,中邮理财为 546.41 亿元,光大理财为 439.06 亿元,信银理财为 285.19 亿元。多家理财公司发展养老理财业务的空间得到拓展。
以农银理财为例,其规模上限从 100 亿元跃升至 947.38 亿元,增幅接近 10 倍。
除扩大试点范围外,《通知》 还在产品设计和流动性方面推出多项创新举措。在产品期限上,鼓励发行 10 年期以上或最短持有 5 年以上的长期限产品,并明确对 10 年期以上产品规模占比较高的理财公司,在监管评级中予以适当加分。在流动性方面,新规支持建立养老理财产品转让、质押等服务机制,以满足投资者罹患重大疾病等特殊情况下的流动性需求。
在投资端,新规支持理财公司投资与养老特征相匹配的长期优质资产,通过适当方式参与投资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以债券、股票、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和衍生品等多种方式投资养老领域资产,加大对健康产业、养老产业和银发经济的支持力度。
51 支养老理财产品处于存续状态
养老理财试点自启动以来,市场反响积极。财联社记者查询中国理财网发现,当前共 51 支养老理财产品处于 「存续」 状态。
养老理财市场实际运行情况良好,收益表现符合投资者预期。一位资深理财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监管政策明确鼓励发展养老理财和长期限产品,这在评级体系中会有相应加分。
该人士进一步分析指出:「试点初期,五年期产品发行规模较大,当时业绩比较基准设定相对较高,部分达到 5.8% 左右。随着市场环境变化,目前产品年化收益率多在 3%-4% 区间,但投资者对此满意度仍然较高。」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固收类产品能够实现 3%—4% 的稳定收益已属不错,较好地满足了老百姓的养老资金保值增值需求。」 该人士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