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风云

上市车企三季报:上汽集团净利润猛涨六倍 广汽、江淮、北汽蓝谷待靠华为 「翻身」

文章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 10 月 31 日讯 (记者 徐昊)今年前三季度,汽车行业呈现出显著分化态势,新能源汽车销量、海外市场表现及研发投入,成为影响各车企业绩走向的核心因素。

截至 10 月 31 日,财联社记者统计了 10 家 A/H 股上市整车企业 2025 年第三季度财报,其中上汽集团和长安汽车实现营收和净利的双增长;9 月刚刚登陆港股的奇瑞汽车,在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比亚迪、长城汽车和赛力斯现 「增收不增利」;广汽集团、江淮汽车、北汽蓝谷和众泰汽车则持续呈现亏损状态。

image

上汽、长安营收、净利 「双增长」

上汽集团第三季度实现总营收 1694.03 亿元,同比增长 16.19%;归母净利润 20.83 亿元,同比增长 644.88%。前三季度, 上汽集团实现总营收 4689.9 亿元,同比增长 8.95%;归母净利润 81.01 亿元,同比增长 17.28%。

对于利润水平的大幅提升,上汽集团表示,「公司通过全力开拓市场,销量实现较快增长;同时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提高运营效能,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并进一步加强了资金管理。」

今年以来,上汽集团汽车销量持续回升。1-9 月上汽集团累计销量 319.3 万辆,同比增长 20.53%。「自主品牌、新能源、海外市场」 成为拉动上汽集团销量增长的 「新三驾马车」。其中,1-9 月,上汽自主品牌累计销量 204.4 万辆,同比增长 29.2%,占公司销量比重达 64%,较去年同期提升 4.3 个百分点。

新能源领域,上汽新能源前三季度累计销量 108.3 万辆,同比增长 44.8%,其中 9 月单月销售 19 万辆,创下历史新高。海外市场上,累计销量 76.5 万辆,同比增长 3.5%。其中上汽 MG 在欧洲市场终端交付超过 22 万辆,保持两位数增长。

三季度净利增长的长安汽车,当季实现营收 422.36 亿元,同比增长 23.36%;归母净利润 7.64 亿元,同比增长 2.13%。前三季度,长安汽车实现营收 1149.27 亿元,同比增长 3.58%;归母净利润 30.55 亿元,同比下降 14.66%。

营收增长的核心支撑同样来自销量。1-9 月,长安汽车累计销量 206.61 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72.4 万辆,同比增长 59.72%;9 月单月新能源销量更是突破 10 万辆大关,同比增长 87%,创年内单月新高。

不过,在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同时,长安汽车为抢占市场份额不得不加大营销投入。前三季度,长安汽车销售费用同比激增 56.25%,远超营收与销量增长幅度。公司表示,费用上涨主要因新能源销量提升带来的销售服务费增加,以及新品上市推广、品牌宣传等广告费用增长。

三家车企身陷 「增收不增利」

比亚迪、长城汽车和赛力斯在三季度共同面临 「增收不增利」 的情况,则是市场激烈竞争的另一个侧写。

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 「龙头」,比亚迪第三季度实现营收 1949.85 亿元,同比下降 3.05%;归母净利润 78.23 亿元,同比下降 32.60%。从销量看,比亚迪 1-9 月累计销量 326 万辆,同比增长 18.64%。相比去年的一路高歌猛进,比亚迪单月销量增长明显放缓,直至 9 月销量同比下降 5.52%;自 2024 年 3 月以来则首现单月同比下降,终结了连续 18 个月的增长态势。

三季报显示,比亚迪前三季度研发费用高达 437.5 亿元,同比增长 31.3%,成为直接拖累利润下滑的原因之一。不过,国金证券在研报中提到,「公司现有技术仍有较大储备。如天神之眼 B,二代刀片电池,兆瓦闪充,云辇等存在下放可能,DM-i 技术也存在迭代可能,2026 年仍有机会。」

「公司海外才是未来的核心增长点,公司目前海外势能依旧较强。」 上述研报认为。数据表明,1-9 月,比亚迪海外销量达 70.16 万辆,同比增长 132%,已超 2024 年全年海外销量总和。在日前开幕的东京车展上,比亚迪全球首发为日本市场量身定制的 K-EV BYD RACCO,并同步推出 「纯电+混动」 双线策略,正式引入其在日本市场的首款插电式混动车型海狮 06DM-i。

长城汽车第三季度实现营收 612.47 亿元,同比增长 20.51%;归母净利润为 22.98 亿元,同样出现了三成左右的同比下跌。对于净利润下降的原因,长城汽车解释称,「因加速构建直连用户的新渠道模式,以及加大新车型、新技术的上市宣传及品牌提升,投入增加导致收益波动。」 从成本上来看,前三季度长城汽车的销售费用为 79.5 亿元,研发费用为 66.36 亿元,均较去年同期有所上涨。

三家 「增收不增利」 的车企中,赛力斯第三季度实现营收 481.33 亿元,同比增长 15.75%;归母净利润 23.71 亿元,同样出现了同比 1.74% 的小幅下降。销量方面,赛力斯 1-9 月累计销量为 34.07 万辆,同比下滑 7.79%;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 30.46 万辆,同比下滑 3.82%。

华为或成扭亏 「关键先生」

在前述主要乘用车上市 10 家车企中,广汽集团三季度净亏损额最大,到达 17.74 亿元,亏损额同比扩大 27.02%。广汽集团表示,业绩变动是综合因素所致,包括国内汽车行业竞争激烈、需求结构快速升级导致汽车销量与盈利下滑,上年同期如祺出行港股上市估值溢价等。

数据显示,1-9 月,广汽集团累计销量 118.4 万辆,同比下滑 11.34%。在至关重要的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广汽集团前三季度累计销量 26.83 万辆,同比下降 4.99%。以往作为 「利润奶牛」 的合资品牌,广汽丰田累计销量 54.32 万辆,同比微增 4.89%;广汽本田则持续降至至 22.39 万辆,同比下降 27.58%,为集团内销量下滑最显著的品牌。

面对颓势,广汽集团从 2024 年底启动 「番禺行动」,官宣 「进入战时状态」。与华为加强合作成为广汽集团破局的关键。10 月,广汽集团和华为乾崑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 「启境」 成立。根据双方规划,启境汽车将全系搭载华为乾崑最先进的智能技术,由华为在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用户生态和品牌营销方面的实力,结合广汽在三电技术与整车制造领域的专长。

另一家选择与华为合作的江淮汽车,目前尚未度过 「阵痛期」。江淮汽车三季度营收 115.13 亿元,同比增长 5.54%;归母净利润亏损 6.61 亿元,亏损同比扩大 303.95%。江淮汽车解释称,公司高端智能新能源乘用车项目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尚未实现规模效益。光大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尊界 S800 订单表现验证产品力,看好产能爬坡+后续新车型推出带动边际改善,静待与华为合作的高附加值产品放量修复主业盈利能力。」

同样选择与华为合作的北汽蓝谷第三季度实现营收 58.67 亿元,同比下降 3.45%;归母净利润亏损为 11.18 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收窄。

北汽蓝谷目前已明确了 「极狐+享界」 的双品牌战略——享界上攻高端,极狐覆盖主流。享界品牌由北汽蓝谷与华为联合打造,「北汽 all in 享界,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 北汽新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国富此前在 2024 年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北汽蓝谷要在组织架构、资源投入、研发投入、渠道布局、品牌共建等方面,全面发力打造享界品牌,以确保商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