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 11 月 6 日讯 (记者 刘阳)汽车行业正掀起赴港上市热潮。
11 月 6 日,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文远知行 WeRide、小马智行,及智能汽车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均胜电子同日在港敲钟。加上此前一日登陆香港的赛力斯,二天之内已有至少四家主机厂和核心供应链企业完成香港上市,合计募资金额约 273 亿港元。
自动驾驶赛道 「相爱相杀」 的文远知行与小马智行,在此前先后赴美上市后,再次双双回归港股,完成了 「美股+港股」 双重主要上市的资本格局。其中,文远知行全球发售股份总数 (绿鞋前) 为 8825 万股,触发回拨机制后公开发售股份为 1765 万股,国际配售股份 7060 万股,每股定价 27.1 港元,募资总额 (绿鞋前) 达 23.9 亿港元。而悉数行使发售量调整权的小马智行,本次港股 IPO 共计发行约 4825 万股。若承销商的超额配售权悉数行使 (绿鞋后),集资额可达 77 亿港元,成为 2025 年全球自动驾驶行业规模最大 IPO,同时是 2025 年港股 AI 领域募资额最高的新股。
文远知行表示,此次登陆港股,不仅为公司的全球化战略注入了更强劲的资本动力,也凸显了国际资本市场对公司技术路径、商业模式及长期价值的高度认可。
于同日登陆港交所的均胜电子,坐拥 「汽车+机器人 Tier1」 标签,已于 2011 年在 A 股主板上市,此次港股全球共发行股份总数为绿鞋前约 1.55 亿 H 股,发行价格为每股 22 港元,募资金额约 34.1 亿港元。
创造港股 IPO 记录的,还有此前一日实现 A+H 上市的赛力斯。11 月 5 日,赛力斯在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交易,总募资约 140 亿港元,成为年内规模最大的车企 IPO。当日开盘价 128.9 港元/股,截至收盘,报收 131.5 港元/股,与发行价持平,上市首日盘中一度跌幅曾超 6%。
赛力斯方面表示,此次港股顺利上市,不仅开辟了全新国际融资平台为公司注入长期发展动能,也为未来全球化战略布局奠定坚实基础,更将为中国整车企业出海提供」 技术+资本」 双轮驱动的全新范式。
「赛力斯此次港股上市主要目的是融资,其次是提升企业和品牌的国际知名度。」 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梅松林表示,A+H 布局能让赛力斯获得更多的资金和更高的国内国际知名度,这是做大做强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必备条件。
港股市场已成为国内汽车行业的 「输血中心」。9 月 25 日,奇瑞汽车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10 月 2 日、10 月 16 日,岚图汽车、重庆千里科技分别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此外,阿维塔科技亦被曝计划于年内递交港股上市申请。
不仅是整车企业,作为核心供应链公司博泰车联 9 月 30 日正式登陆港交所,开盘报 135 港元/股,盘中一度大涨近 50%。据保时捷中国研发高层 11 月 5 日透露,基于与博泰互联合作的保时捷中国市场专属座舱娱乐系统,将于明年年中搭载于保时捷车型。而更早前的 9 月 16 日,禾赛科技于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首家实现 「美股+港股」 双重主要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
「港股市场允许尚未盈利甚至没有收入的企业上市,这是众多企业选择赴港 IPO 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 在业内人士看来,A 股市场对企业盈利能力的严格要求,这对于研发投入巨大、尚未实现稳定盈利的新能源车企而言,的确是设置了较高门槛;而港股市场不仅以其相对的规则包容性,为企业上市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时间窗口,企业还可以获得美元、港元等外汇资金,直接用于海外建厂、渠道拓展、市场营销等,降低跨境资本运作的成本和复杂度,且由此打造海外资本运作平台,为后续的国际并购、合作等提供便利。「这一波港股上市潮,就体现了中国汽车产业向新能源转型过程中对资本的巨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