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义 SUV?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答案。像欧洲市场,SUV 更多地贴着性能和操控的标签;北美市场,SUV 更多地以大尺寸、大排量的形式出现。但中国市场有些不同,SUV 往往以 「彩电冰箱大沙发」 的形态呈现。因地制宜的造车方式,存在即合理,只要满足当地消费者需求即可。
但细看国内如日中天的 SUV 市场,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车重视 「表面」 的花哨,而忽视 「地基」 的牢固。他们把超大的空间、漂亮装修以及丰富的娱乐系统,当做车的卖点讲给你听。但却不会主动提及,在安全上的冗余、底盘上的用料等等的细节。甚至,还有车企在产品上引入 「消费级」 零部件。
哪怕以后得汽车真的变为了 「四个轮子加沙发」,但其最基本的安全可靠标准,只会升高,不会降低。
从四条轮胎,看造电车的 「良心」
在车辆与地面唯一的接触部位——轮胎,有些车企都敢玩 「减配」。
像常见套路之一,就是给 SUV「穿小鞋」。因为新能源汽车追求更长的续航,所以最粗暴的方式就是用窄胎,因为窄胎与地面接触面积小,滚动阻力小,有助于提升续航。但换作是百年造车经验的企业,这样的产品根本进入不了量产阶段。
同样的是中大型纯电 SUV,一汽奥迪 Q6L e-tron 原厂标配了前 255mm,后 285mm 的轮胎——宽后胎能增加接地面积,提高侧向抓地力,增强过弯稳定性。在急加速的时或者遇到湿滑路面时,也许就是一副宽胎救了你。
在安全上,奥迪或许不会把它当营销噱头,但当你真遇到的时候,你才知道没有忽悠你。比如,奥迪 Q6L e-tron 的半隐藏式门把手,内置 「微动开关」 半隐藏门把手,兼顾美观设计和便捷开门,优化风阻,不惧冰冻。「一拉两用」 集成式门把手,电子锁和机械锁集成设计,两段式开启,安全便捷。轻拉即可触发电子锁即可开启车门;严重交通事故,3s 内两次拉门把手到底,即可机械开启车门。
在你看不到、摸不着的地方,奥迪更下成本。比如,Q6L e-tron 的电池用了 Stop TP 电池阻燃放扩散技术:提前满足电池安全新国标 「不起火、不爆炸」 的严苛要求,通过底置电芯泄压阀、电芯间气凝胶隔热、电池底部冷却系统、专属的底部通路设计,降低电池热失控风险,实现 「永不自燃」 动力电池组。
即便是在产品迭代超出常规之快的当下,一汽奥迪对 Q6L e-tron 仍保持了严苛的安全开发标准,甚至高于欧洲本土项目。经历了 76 次碰撞,301 次保护,16 次静态强度实验等,包含 C-NCAP 没有的后排人员柱碰、C-NCAP 和 E-NCAP 均无的防翻滚测试。成熟可靠测试验证体系,覆盖真实用车常见及极端各类场景。
从车身结构、安全细节到碰撞后的关怀,再到耐久安全,奥迪 Q6L e-tron 在被动技术方面拥有全维且入微的优势。 安全是最大的豪华,这句话不是口号,而是刻在骨子里的 DNA。
德国精工+中国智慧,开车变成 「享受」
市面上那些家电化 SUV,除了 「冰箱沙发大彩电」 之外,其核心卖点之一还是智能。而如今的行情变了,随着车企自研和供应商方案的不断演化,智能化不再是差异化卖点,而是变为一种基础能力。
但基础能力的根本,还是安全。奥迪对于驾驶辅助系统,有着自己坚守的安全底线:传感器在恶劣天气可用性更高;方向盘感应与摄像头眼神监测更敏锐;功能启动防误触,决策更贴近奥迪用户驾驶习惯,出行更加安全。
作为一款即将在今年 8 月上市的新车,如果没有足够多的安全冗余,都不好意思拿出手。一汽奥迪 Q6L e-tron 深度定制的华为乾崑智驾®技术,全车共配备包括 2 个激光雷达、13 个摄像头、5 个毫米波雷达和 12 个超声波雷达在内的 32 个传感器。双激光雷达还带自动清洗加热功能,布局美观,盲区更小,规避暴晒飞虫,寿命更长。
而在软件上,一汽奥迪 Q6L e-tron 具备无图 L2 级驾驶辅助能力,且采用成熟的华为解决方案。车辆能按导航路线自动行驶,智能变道,转向,限速,通过十字路口,识别 「鬼探头」 和障碍物,识别专用车道。
驾驶辅助系统,已经从过去的" 凑合 「能用」,发展到如今的 「好用」,但距离 「爱用」 还差了一段距离。奥迪则希望缩短这一距离,在一汽奥迪 Q6L e-tron 实现人人都 「爱用」 的驾驶辅助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一汽奥迪 Q6L e-tron 采用了 E3 1.2 电子电气架构由五台高性能域控计算机 (HCP) 组成,它打通了中央车辆动力学域和驾驶辅助域,能够让驾驶辅助与整车操控性进行深度融合。而底盘控制器由保时捷设计,驾控体验完全越级。
这套系统中内置了驾驶意图预测模型,通过分析踏板行程变化率、车速波动及道路坡度等参数,提前预控动力输出。采用人机共驾路线,不唐突不冒进,沉稳且丝滑,驾驶过程中接管衔接流畅。它重新界定人介入的边界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机协作,驾驶更安全、更有保障。
之所以,奥迪能拉高智能化的上限,核心还在于 「底子」 稳。一汽奥迪 Q6L e-tron 的底盘调校出自于具有 30 年以上工作经验、总人数不超过 10 人的德国资深工程师团队。新车采用前后五连杆悬架结构,通过全面的车轮倾角和束角变化的控制,实现对车轮运动精准导向,大大提升了极限操控的上限。
对于纯电用户最头疼的 「晕车」 问题,奥迪在 Q6L e-tron 上引入了算法精准调节电机扭矩,电池管理系统根据实时工况调整放电曲线,确保了丝滑流畅的动力输出。此外,它还通过降低因非主动刹车式减速带来的身体前倾、重心突变等不适,减少眩晕感。标配多级能量回收系统,用户可依据不同使用场景自由选择。
当然,如果你希望更激烈地驾驶它,一汽奥迪 Q6L e-tron 也能给足你情绪价值。它搭载了 e-tron GT 同款运动声浪,由奥迪调音团队创作。采用全工况算法自调节,奥迪专业工程师涵盖全工况的模拟算法,速度,加速度,不同扭矩都参与声浪的拟合。无论是人驾还是智驾,都能给你 「人车合一」 的体验感。
对新势力而言,新三大件或许是 「冰箱沙发大彩电」,这些浮于表面的参数配置。但对于百年豪华品牌—奥迪而言,新三大件应该是 「安全、科技和驾控」,由内而外的豪华体验。当一汽奥迪 Q6L e-tron 给出 35.3 万元的预售价时,其背后锚定的用户群体,想必也是认可这一观念的高价值人群。
毕竟,无论时代如何演变,造车的第一要素,是安全。
下载专栏报道 APP,第一时间获取深度独到的商业科技资讯,连接更多创新人群与线下活动
#家电化不是造 SUV 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