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8 月 26 日讯 (记者 林坚)锦龙股份最新公告披露,公司控股股东新世纪公司所持有的公司 3500 万股二拍结果。与一拍 「流拍」 不同,这次 6 名自然人竞买拿下 3500 万股。从过程来看,这场被拆分为 17 个标的的拍卖,吸引 88 人次报名、531 次出价,最终由 6 名自然人以合计 4.3 亿元竞得。
图为锦龙股份披露 3500 万股二拍结果。
回溯此次拍卖全程,激烈程度远超市场预期。根据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信息及锦龙股份所发布公告,此次拍卖原定于 8 月 26 日 10 时结束,但因竞买人在倒计时阶段持续加价,17 个标的先后触发延时机制,最终在 3 小时后的 13:03 才全部完成竞价并结束。
6 名竞买人 「精准分食」3500 万股
结果来看,6 名自然人竞买人的出手动作算得上 「精准分食」。根据锦龙股份公告及拍卖平台信息,6 名竞买人分别竞得不同数量的标的,其中王梓旭以近 1.11 亿元的成交金额成为 「最大买家」,张寿春、陈学庚、魏巍、顾斌、盛伟丽则分别竞得 800 万股至 200 万股不等的股份。
各竞买人的受让情况如下:
王梓旭:通过 4 个竞买号 (A7009、N9284、C1842、D3200) 分别竞得 「包 14」「包 15」「包 16」「包 17」,合计受让 900 万股 (200 万+200 万+200 万+300 万),成交金额合计 10967.85 万元,折合每股成本约 12.30 元;
张寿春:以 4 个竞买号 (F6136、Y4896、A8883、M7941) 拿下 「包 10」 至 「包 13」,合计受让 800 万股 (4 个 200 万标的),成交金额 9859.2 万元,每股成本约 12.32 元;
陈学庚:通过 3 个竞买号 (I8094、M2316、A3470) 竞得 「包 4」 至 「包 6」,合计 600 万股 (3 个 200 万标的),成交金额 7641.9 万元,每股成本约 12.74 元;
魏巍:以 3 个竞买号 (Q8338、A2054、Y0597) 拿下 「包 1」 至 「包 3」,合计 600 万股 (3 个 200 万标的),成交金额 7161.9 万元,每股成本约 11.94 元,为所有竞买人中每股成本最低者;
顾斌:通过 2 个竞买号 (F0622、W9162) 竞得 「包 8」「包 9」,合计 400 万股 (2 个 200 万标的),成交金额 4924.6 万元,每股成本约 12.31 元;
盛伟丽:以竞买号 G0332 单独竞得 「包 7」,受让 200 万股,成交金额 2767.3 万元,每股成本 13.8365 元,为所有竞买人中每股成本最高者。
17 个标的均实现溢价成交,且单标的最高出价次数超 30 轮。其中,自然人盛伟丽竞得的 「包 7」(200 万股) 以 2767.3 万元成交,为所有 200 万股标的中成交价最高者,折合每股成本 13.8365 元;自然人王梓旭竞得的 「包 17」(300 万股) 以 3755.95 万元成交,折合每股成本 12.5198 元。从整体成交均价看,3500 万股合计成交 4.342275 亿元,折合每股约 12.4065 元,较锦龙股份 8 月 25 日 12.15 元的收盘价溢价约 2.11%,若对比二拍合计超 3 亿元的起拍价,整体溢价率则高达 44.74%。
图为 6 名自然人竞得明细 (按竞买人分组)。
控股股东债务压力待解
这番景象与第一次拍卖完全不同。财联社曾在今年 7 月时在 《锦龙股份又遭 「下架」,拆分 17 个标的也无人出价,背后何原因?》报道过一拍的情况,彼时,24 小时的拍卖时限因无人出价,这 3500 万股全部流拍,最终从拍卖平台下架。
这并非新世纪公司所持有锦龙股份的股权今年首次拍卖,且上次拍卖是顺利卖出。今年 2 月 18 日至 2 月 19 日,锦龙股份共计 6230 万股在司法拍卖网上拍卖,起拍价合计超过 7.5 亿元,而在这 6230 万股中,新世纪公司持有的锦龙股份 200 万股被个人拍下,以 2439.72 万元的底价成交,但这 200 万股比例非常少,仅有 0.8%。新世纪公司持股比例从 50.05% 下降至 49.82%。
为何多次拍卖?又为何多次流拍?一方面,此次拍卖源于新世纪公司与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的融资协议违约。2024 年 7 月,因未能按期偿还债务,新世纪公司及杨志茂作为连带保证人,被法院强制执行。从这一维度来看,是控股股东债务压力已传导至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治理。新世纪公司和杨志茂面临着数起执行案件。
目前来看,这 3500 万股有两大关注点:
一是在本轮司法拍卖中,起因是新世纪公司与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就相关融资协议办理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因未能在约定时间期限内偿还融资债务,中信金融资产申请强制执行,股权已在 2024 年 10 月被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冻结。
二是这部分股权是新世纪公司持有的锦龙股份部分股权,占所持股份比例 16.59%、占锦龙股份总股本比例 3.91%,且为非限售股。如果拍卖成功,也不会改变新世纪公司的股东地位,新世纪公司仍为公司控股股东,杨志茂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会发生变化。锦龙股份称,本次成交的拍卖股份预计不会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
锦龙股份称,本次在网络拍卖中竞买成功的用户,必须依照标的物相关要求,按时交付标的物网拍成交余款、办理相关手续。标的物最终成交以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出具拍卖成交裁定为准,尚存在不确定性。本次成交的拍卖股份如完成股权变更过户,过户后六个月内不得减持其本次所受让的股份。有观点认为,这一限制进一步避免了短期股权流通对市场的冲击。
不过,新世纪公司股份被司法拍卖的背后,其自身债务问题仍需关注。根据前述,此次二拍虽成功成交,但新世纪公司是否存在其他未披露的债务风险,仍需后续观察。更长远来看,仍有两大不确定性需关注,一是成交余款的交付与法院裁定的出具;二是新股东的后续动作。
展望未来,随着券商行业景气度的持续回升,锦龙股份的业绩表现仍值得期待,公司将于 8 月 28 日发布 2025 年上半年度业绩情况,也需要看到 2021 年至 2024 年,公司已连续四年业绩亏损。2021 年、2022 年和 20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连续出现亏损,分别为-1.31 亿元、-3.92 亿元和-3.84 亿元。锦龙股份 2024 年全年净亏损 8923.01 万元,亏损有所收窄。
锦龙股份自身的债务压力也是一个关注项目。截至 2025 年 3 月末,锦龙股份资产负债率达到 81.25%。而此前出售所持一半的东莞证券股权,意在降低债务压力。目前东莞国资已取得东莞证券 75.4% 股份,而锦龙股份仅持有东莞证券 3 亿股股份,占东莞证券总股本的 20%。
目前,锦龙股份还持有中山证券的券商牌照,持股比例为 67.78%。今年上半年,中山证券预计营收 2.31 亿元,同比骤降 52%;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 2811.77 万元。此前 2021 年至 2024 年,中山证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10.51 亿元、4.14 亿元、4.6 亿元、8.11 亿元,净利润-4920.88 万元、-1.79 亿元、-1.11 亿元、1.53 亿元,直至 2024 年扭亏为盈。
债务问题、后续股权拍卖的可能性,以及新股东的动作,将成为影响股价及股权结构的关键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