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 10 月 24 日讯 (记者 邹俊涛)随着金价持续高位震荡,银行积极调整策略应对市场波动潜在风险。
10 月 24 日,交通银行在官网发布公告称,自 2025 年 10 月 27 日 9 时 30 分起,该行 「贵金属钱包」 积存计划的起点金额将不再固定,而是调整为 「随金价浮动」 的模式。具体而言,客户设置的积存金额需大于等于实时金价,并满足交易递增单位为 100 元整数倍的要求。

财联社记者梳理发现,跟其他银行做法一样,交通银行此前也多次对贵金属积存业务门槛进行调整。例如,2025 年 4 月 10 日,交通银行公告,将贵金属业务积存计划起点金额从 700 元上调至 800 元。
今日晚间,财联社记者就此事电话联系交通银行进行采访,但未获回应。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改为 「浮动起点」 机制后,实际上是将价格风险更直接地传导给投资者,会比上调起购点金额的做法更为灵活。
交行更换策略防范金价波动风险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交通银行此前多次采用上调起点金额的方式进行防范贵金属市场波动风险。例如 2025 年 4 月 10 日公布的上调将贵金属业务积存计划起点金额从 700 元上调至 800 元。
除了调整交易规则,交通银行也在近期密集发布风险提示。10 月 23 日,该行在官网发布公告称,近期国内外贵金属价格波动加剧,投资交易风险加大,建议客户 「关注市场变化,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关注持仓情况和保证金余额变化,合理控制仓位」。
此次策略调整,有业内人士认为,或与继续防范金价波动有关。「随着黄金价格屡创新高,市场波动率明显上升,银行作为渠道方,必须提前做好风险管控。」 某期货公司贵金属交易分析师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交行此次改为 『浮动起点』,实际上是将价格风险更直接地传导给投资者,同时也避免了因金价快速上涨导致原有固定起点失去意义的情况。
业内针对金价风险监测与防范日趋精细化
从开信息来看,交通银行并非首家采用 「浮动起点」 机制的银行。2024 年 9 月 18 日,农业银行在官网发文称,该行存金通 2 号的购买起点将调整为随金价 (闭市期间的存金通买入价参考最近一个有效报价) 浮动方式,交易递增单位维持 10 元不变。
「今年以来,受地缘政治、美元走势、央行购金等多重因素影响,金价波动显著放大。银行通过提高起点、设置浮动机制等方式,既是在保护投资者,也是在防范自身因客户 『非理性投资』 引发的潜在纠纷。」 上述贵金属分析师对财联社记者指出,交通银行作为近期首家公开采用该策略的大型国有银行,其风向标意义不容忽视。
市场数据显示,近期国际黄金价格波动明显加剧。Wind 数据显示,伦敦现货黄金的价格在过去一周内经历了过山车般行情,先是极速攀升到每盎司 4300 美元之上,又快速下坠并跌破 4100 美元。截止记者今日发稿,伦敦现货黄金的价格已降至每盎司 4066 美元。
财联社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目前包括工行、建行、中行等在内的多家大型银行也已加强贵金属业务的风险监测与客户提示。「随着黄金投资属性增强,银行在产品设计、风险提示、投资者教育等方面都必须更加精细化。」 上述人士表示,「随行就市」 机制或将会是更加有效防范风险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