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动态

107 家券商分类评价结果即将出炉,经纪业务一项指标调整受关注

文章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 9 月 11 日讯 (记者 林坚)2025 年券商分类评价结果即将出炉。据记者了解,今年券商自评工作底稿报送工作均已完成,共有 107 家券商参评。今年 9 月初,财联社已报道分类评价工作中,北交所业务专项评价结果以及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能力两项已经一对一发布给券商,评价工作稳步进行中。业内人士预测结果将在九月中下旬发布。

监管会根据分类结果,在风险控制指标标准、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比例、监管资源分配、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频率等方面,对不同类别的券商实施差异化的监管政策,发挥其 「奖优罚劣」 和监管 「指挥棒」 的重要作用。

相较于 2024 年,2025 年自评工作底稿有不少相应调整,至少有六个方面,这也与今年 8 月 22 日时,证监会修订发布 《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 有关。具体的新变化,财联社已在 《证券业大事件!分类评价办法新修订,亮出高质量发展 「指挥棒」》 报道中有过梳理。修订后的 《规定》 未对既有评价体系进行重大调整。

这次底稿变化中,有一项指标口径有所调整,受到行业热议。2024 年底稿为 「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为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当年股基 (A/B 股及基金) 交易额*万分之一点五,本项按孰高分值加分。」 到了 2025 年,这一部分有所调整,变为万一。

这意味着,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直接以净收入为基础加分,这个规则变动,将对低高佣金的券商带来排名变化,但也仅限于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行业前 5 名、前 10 名、前 20 名、前 30 名的券商。

图为 2024 年底稿内容。

聚焦 2025 年底稿所呈现的指标要求,五大变化值得关注。

一是取消了营业总收入的加分指标,同时提升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加分力度,最高加分由 1 分提高至 2 分,同时扩大加分分位至前 30 名。

这一变化由新 《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 所规定,旨在引导坚持集约型的发展方向、提升经营效率。有观点认为,健康发展的证券行业,不仅需要一定数量的优质头部机构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态势,也需要有活力的中小机构差异化发展、特色化经营,结合区域、人才等资源禀赋和专业能力做精做细、优化供给、创造价值,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

根据要求,净资产收益率数据以中证协所发为准,但 Wind 数据,ROE 在 2024 年居前的就有华泰证券、招商证券、银河证券、国信证券、中信建投、国泰海通、中信证券、首创证券、广发证券、信达证券等等。

二是经纪、投行、资管等主要业务收入加分由前 20 名提升到前 30 名,按名次加 0.25 分到 2 分不等,其中以下业务收入排名加分的名次范围有所扩大。

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2024 年是位于行业前 5 名、前 10 名、前 20 名有加分,2025 年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前 30 名。即 2025 年上一年度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位于行业前 5 名、前 10 名、前 20 名、前 30 名,或者上一年度营业部平均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位于行业前 5 名、前 10 名、前 20 名、前 30 名可加分。

承销与保荐业务收入:2024 年是上一年度承销与保荐业务收入位于行业前 5 名、前 10 名、前 20 名有加分,2025 年变为上一年度证券公司承销与保荐业务收入位于行业前 5 名、前 10 名、前 20 名、前 30 名可加分。

自营投资权益类资产相关:2025 年新增了 「上一年度自营投资权益类资产规模占自营投资总规模的比例位于是否行业中位数以上,且自营投资权益类资产规模位于行业前 10 名、前 20 名、前 30 名」 这一业务指标作为加分依据,而 2024 年无此项。

资管业务收入:2024 年是上一年度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位于行业前 5 名、前 10 名、前 20 名有加分,2025 年变为上一年度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位于行业前 5 名、前 10 名、前 20 名、前 30 名,或者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位于行业中位数以上,且投资权益类资产的规模占其资产管理业务规模的比例达到 40%、30%、20% 可加分。

这番指标调整旨在引导中小机构立足自身禀赋探索差异化发展道路,在相关细分业务领域的加分项中能够"跳一跳、够得着"。

三是增设自营投资权益类资产、基金投顾发展、权益类基金销售保有规模、权益类资管产品管理规模等专项指标。对于专项指标的增设,监管提到,这是旨在鼓励券商在引入中长期资金、服务居民财富管理等领域加力发展、特色化发展,优化自营投资结构,提升投资者服务能力。

关于这一指标的情况,财联社近期在 《这四大指标首次写进券商分类评价!基金投顾、权益类投资比重在列,扩围到前 30》 有过初步统计,其中,上市券商自营投资权益类资产规模占自营投资总规模的比例中位数为 7.17%,在中位数之上的上市券商再按权益类资产规模排序,可以发现,排名靠前的主要还是以头部券商为主,方正证券挤进前十,东吴证券、国联民生、红塔证券等中小券商也可以获得 0.5 分的加分。

图为 2024 年末自营权益类证券及证券衍生品投资情况。

四是新增文化建设实践评估结果加分项。

券商 2024 年文化建设评级结果已于今年 7 月发布,由于是一对一披露,因此实际加分情况并不能预测。整体来看,评估结果为 A 类公司共计 14 家,其中 AA 级 6 家,A 级 8 家;B 类公司共计 36 家,其中 BB 级 9 家,B 级 27 家;C 类公司共计 55 家,其中 CC 级 37 家,C 级 18 家。

图为 2025 年券商分类评价工作底稿目录。

五是公司治理、合规管理、风控部分逐一细化。

公司治理与合规管理维度:

2025 年新增了对公司股东及其实际控制人依法行使股东权利、履行股东义务的相关规定,若存在违规干预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等情形,公司需及时报告并防范风险。

从业人员违规处理细化:对于从业人员、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因违法违规行为的扣分情况,2025 年明确了通过外部渠道发现的案件不属于主动发现案件,若公司研判属于主动发现、主动处理、有效整改的需提供证明文件。

廉洁从业细化:2025 年明确了没有发生主要负责人、高级管理人员等因廉洁从业问题被采取留置措施或受到刑事处罚的情形,且主动发现、主动处理、有效整改的情形减轻扣分或免于扣分,同样需提供证明文件。

全面风险管理方面也有不少调整:

债券交易风险管控:2025 年对债券交易风险管控机制进行了细化,增加了 「现券交易偏离比较基准超过 2% 的交易金额占比 (评价期内月度平均数)」 这一风险指标。

自有资金出资风险指标:2025 年新增 「新增待追索债权 (融资融券信用账户担保物价值小于其债务的金额) 占融资融券业务规模 (评价期内月度平均数)」 这一风险指标。

私募资产管理业务风险:2025 年新增了对私募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管控的规定,如持有低等级信用债比例超 40% 且杠杆率超过 140% 的涉众私募资产管理计划产品规模 (评价期内月度平均数) 的相关要求。

公司债券承销和受托管理业务风险:2025 年将主承销或受托管理公司债券违约的衡量指标从项目数量占比改为项目金额占比。

此外,2025 年在信息技术治理架构方面增加了 「首席信息官能够有效履责」 的要求,在数据管理方面增加了 「数据跨境流动符合要求」。

推荐阅读

阿里领投爱诗科技 4.3 亿新融资,今年阿里已投资超 7 个 AI 初创项目

admin

基金经理 「晒实盘」 背后:投资陪伴还是营销新招?合规边界在哪?

admin

美团启动骑手养老保险试点:满足条件即可补贴 50%,可自主选择参保地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