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 C
Changsha
2025 年 10 月 13 日 18 时 57 分 24 秒
商业动态

一周流动性观察 | 节后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释放积极信号 资金利率或低位运行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 10 月 13 日电 (刘润榕) 人民银行 13 日开展 1378 亿元 7 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 1.40%,与此前持平;鉴于当日无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 1378 亿元。

国庆假期前后 (9 月 28 日-10 月 11 日) 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净回笼 13304 亿元,央行宣布 10 月 9 日开展 1.1 万亿 3M 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相较于其本月到期净投放 3000 亿元。节前央行逆回购净投放逐日缩减,跨季当日已转为净回笼,但或受财政投放等因素影响,资金维持平稳,机构平稳跨季;节后首日逆回购到期超 2 万亿元,央行 1.1 万亿 3M 买断式逆回购落地,叠加月初资金需求有限,DR001 重回 1.3% 附近。

节后尽管面临大规模逆回购集中到期,资金价格依然逐步回归跨季前水平。截至 10 日,隔夜资金利率下探至 OMO 利率之下,R001 较节前下行 21BP 至 1.33%,R007 也下行 13BP 至 1.49%。

本周 (10 月 13 日-17 日) 逆回购到期规模下降至 10210 亿元,其中周四到期 6120 亿元,周五到期 4090 亿元;周二将有 8000 亿 3M 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周三有 1500 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政府债净缴款规模将下降至 1252 亿元,主要集中在周一;此外,15 日为中旬缴准日。尽管央行公开市场到期压力仍然较大,但考虑税期延迟,且政府债净缴款规模有限,外生扰动对资金面的影响相对可控,而节后央行提前超量续作 3M 买断式逆回购也释放了积极信号,因此预计资金面或仍维持宽松状态。

在华西证券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肖金川看来,6 月以来,央行惯例是在每月 15 日 (遇周末递延至 16 日) 续作 6 个月买断式逆回购。若本月如期投放,资金利率大概率维持低位运行,隔夜利率摆布在 OMO-5BP 附近,7 天资金利率维持在 1.50% 以下。

往后看,税期前资金面有望维持平稳,10 月流动性的考验或集中在月末。受国庆假期影响,本月税期申报截止日延迟至 27 日,28-29 日为走款日。这也意味着,税期和跨月周重合,且 10 月为季初大税期,跨月前的流动性压力更为突出。而在此之前,资金面基本处于利空因素真空期。参考往年经验,10 月税期之前,资金利率基本保持低位平稳运行。

消息面上,中国人民银行公布 2025 年 9 月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其中短期逆回购操作规模最为显著,投放量达 73396 亿元,回笼 69494 亿元,合计实现净投放 3902 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和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分别实现净投放 3000 亿元和 300 亿元。

展望后续,中信证券认为,10 月流动性缺口或弱于季节性,考虑到央行货币政策态度仍偏宽松,流动性收紧的风险有限,资金面大概率维持平稳。

财通证券指出,下周资金扰动增加,但央行或仍提供呵护,这与资金最后的表现和央行呵护使用的工具方式、数量和节奏有关。其中若是通过逆回购滚续进行资金投放,资金波动或增加,但资金利率中枢仍然会向 OMO 以下回归;若是有二次买断式逆回购投放、甚至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或降准等操作,资金面可以更加乐观,波动也会偏低。

信达证券分析称,一方面,随着外生扰动的持续增加和影响时间拉长,三季度以来央行的操作工具向期限更长的 MLF 与买断式回购倾斜,通过高频操作 OMO 平抑短期波动的必要性下降;另一方面,季末外生扰动增大,尤其是财政投放可能加速,这可能也会影响央行日常操作规模。在此背景下,资金面的现实状况对判断资金态度就更加重要。尽管节后逆回购到期规模大幅增加,但只要央行态度未变影响就相对有限,三季度以来央行一直在工具大量到期的基础上延续大额净投放。10 月 3M 买断式回购提前超量续作就已反映了央行的态度,因此对此无需过度担忧,月初资金需求偏低状态下宽松状态有望延续。

 

编辑:尹杨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